3.3.2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能力的措施
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网络信息的基本能力,我们按照要求把计算机文化和技术基础课程列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还开设网络技术、网络工程的全院跨专选修课程可供英语专业学生选修。同时,明确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或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并把过级情况作为学生毕业条件;在专业实习时,要求学生制作教学课件,并组织多媒体课件比赛;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并用计算机打印全文。另外,我们还和湖南电信合作把网络架入学生宿舍、要求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对学生开放,为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力提供便利。
3.4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3.4.1外教聘用
近三年来,先后共聘请了8名外籍教师为英语专业教学服务,工作期限在半年到两年之间。他们先后担任过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英语口语、写作、泛读、英美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籍教师的数量能够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所聘外籍教师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外籍教师Gale具有博士学位,欧宏星(Ian Ostrom)获得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04年度“潇湘友谊奖”。
3.4.2 与国(境)内外院校合作项目
(1)与国(境)外院校合作项目。我院与美国太平洋大学和Redlands大学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已选派3名教师到两校访学归来;还与英国佩斯利大学签定友好校际协议,建立了包括学生互派、教师交流、学术交流以及双方教学课程联合开发等内容的合作关系;还与加拿大博学学院签定了友好合作意向书,双方表示将加强信息交流,共同促进双方教师的培训。对外友好校际合作的开展,对于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与国内院校合作项目。为营造科研氛围,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英语专业近年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寻求校外学术资源。近三
年来,英语专业与中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了研究生班,有14人获得硕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有20余人次外出参加了在国内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聘请了何其莘、王逢鑫、杨仁敬等10余位国内知名的英语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另外,还聘请了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白解红教授为客座教授,李诗平教授被中南大学聘请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表17 近年来外语系邀请校外专家学者讲学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专家 姓名 职称 专家工作单位 序号 7 8 9 专家 姓名 区金共 职称 专家工作单位 何其莘 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逢鑫 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仁敬 教授 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一凡 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 王逢振 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 刘 军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徐 君 教授 大连外国语学院 肖明翰 教授 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 10 黄健人 教授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11 屠国元 教授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12 黄振定 教授 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 四 教学内容与管理
4.1 教学计划
4.1.1 专业教学总体计划
英语专业遵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并对课程开设、学时分配、学分计量以及教学进度作了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严格执行。
首先,我们根据《大纲》“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确定了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
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方面接受全面训练,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研究和英语语言应用基本能力。
其次,我们根据《大纲》课程设置要求和我院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计了反映自身定位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三类;按照课程性质分为必修、限选、任选三种。另外,英语专业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条件,为加强学生师范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度增加了教育类基础课程、任选类创新学分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目前,英语专业专业课程总时数只设定为1600课时。
在实践中,我们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编制出每学期的分班课表,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确保教学计划分期落实,并强化教学运行管理,确保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二是下达教师教学任务书,制定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建立班务日志登记制度,确保教学计划落实到每个人和每个环节。三是严格执行变更审批程序,规范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执行过程中,少量确需调整的,要按学校要求填写变更审批表,得到许可,方可变动执行。做到“开课有计划,调整有报告,过程有监控,质量有保证”。
4.1.2 课程大纲
英语专业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和完善了专业课《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对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选用、考核方式和参考书目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4.2 课程建设
4.2.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们以国家要求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指导,认真研究人
才培养方案,确定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拟定了具体实施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严格执行,成效显著。英语专业逐步形成了以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为核心,以着力培养英语教师教育人才为重点、向语言学和经贸英语拓展的,以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是:根据“一个适应,两种素养,多项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合格-重点-精品”逐层递进的金字塔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加强课程与课程间在逻辑与结构上的联系,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综合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和深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一是制定《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规划》,推进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二是开展专业改革和建设专项调研,了解人才市场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吸取外校先进经验,优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三是加大建设力度,培育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四是通过校级课题立项资助、省部国家课题配套资助、教材著作专项资助,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奖励,把教学内容改革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等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几年的努力,英语专业现有4门院级重点和重点建设课程,英语专业教师近三年主编出版教材4部,24人主持或参加教改研究与实践,教师参与教改人数比例达到了46.2%。
4.2.2 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严格以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南合理设置课程。目前,英语专业开设了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高级口译、翻译、视听说、报刊选读等专业技能课程;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化入门、英语国家概况、学术论文写作、英语诗歌选读等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外贸翻译、外贸洽谈、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英语口译、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等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构成整个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课程性质有必修、限选、任选三种。另外,英语专业还设有学生自选素质拓展项目,按照学院《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管理条例》予以学分认定。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基本框架为:
专业必修课
专业技能课 专业知识课 相关专业知识公共基础必修课
公 共 基础课 集 中 实 践 环 节 专业方向限选课
公共基础、专业任选课
课 素质拓展自选项目
第二课堂 4.2.3 教材选用
英语专业按照学院《教材工作规程》的要求,确定了以下教材选用原则:①优先选用国家教育部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优秀教材及获奖教材或省级统编教材,②鼓励一纲多本,③鼓励从互联网下载最新学习资料,随时补充自编材料,④及时采用最新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时代性。同时,英语专业按照“教研室选定、系部审定、学院审批”的教材选用和征订程序,把教材选用作为专业教学评估和检查的重要内容。
目前,英语专业必修课程100%使用了公认的优秀教材。
表18 外语系英语专业主干课教材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教材名称 新编英语教程1—4册 基础英语(1-4) 必修 新编英语教程 高级英语(1-2) 听 力(1-4) 口 语(1-4) 必修 必修 必修 高级英语(1、2册) 英语初、中、高级听力 英语初、中、高级口语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备注 “九五”国家重点教材 “九五”国家重点教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南文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