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登记表(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据测算,全县渔业增收总量中有45%以上来自海水养殖业。文蛤、青蛤、紫菜等品种为全县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贡献。

3、水产品加工业:全县现有海产品加工企业142家,年实现产值4.2亿元。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是美国FDA在中国首批“HACCP计划”注册的企业,1998年又在欧盟注册,产品直接出口欧美各国,出口的龙虾仁、甲壳素等产量达30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以连云港神仙紫菜有限公司为首的紫菜加工企业有16家,其中“十五”新上企业10家,拥有紫菜一次加工机组29台套,二次加工机组6台套,年加工干品紫菜4亿张,创产值11600万元,上交税款3000万元。连云港中大海藻、达柯拉海藻加工企业生产的褐藻酸纳、碘、甘露醇等化工产品出口国外。2005年,榆城集团投资1.2亿元的海产品加工厂已建成投产。 二、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部署,结合赣榆县海洋开发现状,今后一段时期赣榆县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融入“两个率先”大局,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方向,积极引进“三资”,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海洋产业体系,全力提升海洋产业优势与竞争力,使赣榆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跨越发展。 (二)规划原则

21

1、坚持科技兴海,加强科技进步对星火支柱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臵,加大与海洋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培养海水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科技对支柱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2、坚持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星火支柱产业。努力扩大并提高海水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力争在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高效养殖、海产品加工等领域有重大突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和保障。 3、坚持市场导向,调整支柱产业结构。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调整和改造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对支柱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深化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省、市规划指导下,调整主要支柱产业布局。沿海镇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

4、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统一,提高支柱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县支柱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应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增加海产品总量,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增长质量,提升支柱产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的地位。

5、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保障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支柱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走产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三、总体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1、近期(到2007年):全县支柱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左右,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8万吨,占海产品总量65%以上;海产品加工产值达6亿元。支柱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以上;

2、目标期(到2010年):全县支柱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左右,海水养殖产量达到24万吨,占海产品总量70%以上;海产品加工产值达10亿元。支柱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使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 (二)产业建设目标 1、海水养殖业

重点加强养殖新品种的引进、驯化和推广,做好病害防治和增养技术开发。至2010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24万吨,增养殖面积达到40万亩。发展贝类,巩固提高藻类,恢复和稳步发展对虾,积极开拓鱼蟹和海珍品养殖。潮上带重点是拓展海蛰、大菱鲆、梭子蟹、日本对虾等养殖品种,发展工厂化养殖,提高养殖的集约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潮间带重点发展贝类养殖,调整贝类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浅海域重点发展底播贝类养殖、扇贝、鲍鱼等品种的养殖、鱼类网箱养殖和藻类浮筏养殖,推广紫菜、海带、裙带菜与经济鱼类、扇贝、底栖贝类等立体养殖模式。

23

在网箱养殖方面,经过试验和攻关,通过深水网箱和沉箱养殖等技术解决远岸水域防风养殖问题,使海水养殖业由港湾向深水推进。 蟹类:围绕优化品质、提高效益的要求,以榆城集团为龙头,建设河蟹原良种场及河蟹种质资源库,突破河蟹选育和提纯复壮技术,培育2-5个名牌和优势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积极推广梭子蟹、锯缘青蟹等海水蟹类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重点以沿海公路两侧为主,建设河蟹原种保存及良种繁育基地,2010年全县优质河蟹苗年产量争取达16万公斤以上。

虾类:围绕提高品质,拓展加工,增加出口的要求,加大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更新、选育及提纯复壮力度,推广混养、多茬虾等先进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美国、欧盟市场。重点在沿海5个镇和海洋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养殖3万亩。

经济贝类:加强苗种基地建设,通过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突破杂色蛤、青蛤、缢蛏等经济贝类的育苗及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加快经济贝类无公害生产基地及出口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优质、出口经济贝类的精养比重,创建优质出口品牌。大力发展贝类精深加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重点柘汪、石桥等镇建立青蛤、四角蛤养殖加工基地,在海头等镇建立杂色蛤养殖加工基地,在海洋经济开发区等建设杂色蛤、牡蛎等养殖加工基地,在宋庄等镇建设缢蛏等养殖加工基地。通过五年时间,力争建成贝类养殖出口基地5万亩以上,总产值7.8亿元,并力争建成3个万亩贝类养殖加工出口基地。

24

藻类: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紫菜产业链,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扩大良种覆盖率,推广紫菜冷藏网技术,发挥紫菜协会的作用,大力开拓国内和日本、欧盟、美国等国际市场。2010年,全县优质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达2.8万亩以上,其中:以柘汪、石桥、海头镇为重点,发展滩涂半浮式紫菜养殖基地0.8万亩以上;以青口、海洋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在秦山岛周围海域发展全浮流紫菜养殖面积2万亩以上。全县紫菜养殖产量达到1.2万吨,总产值达到2.4亿元。 特色鱼类:加强大菱鲆、半滑舌鳎、鲑鳟等品种的育苗技术攻关与推广,研究工厂化高效养殖数字精准生产技术,研发保鲜保活技术,开辟加工新领域,拓展国内外新市场。以海水工厂化高效养殖为重点,在海洋经济开发区和海头、宋庄等镇发展大菱鲆、半滑舌鳎、石斑鱼、牙鲆鱼等海珍品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 2、水产品深加工业

大力发展和推广海产品的保鲜、深加工技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向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生产体系。以富裕、海王公司、榆城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开发小包装方便产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建成一批在海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大型企业集团。开发新型水产加工制品20—30个,实现海产品加工产值达10亿元。以榆嘉药业、瑞邦药业为龙头,采用生物技术、先进的分离和提取技术、生物反应技术,重点引进在抗肿瘤、心血管疾病、抗感染、免疫调节等领域筛选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藻药物特别是微藻的开发技

2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连云港市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登记表(5)在线全文阅读。

连云港市企业技术需求项目登记表(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1862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