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玉米的需求曲线发生了左移,其合理解释是:由于自然灾害,玉米的产量减少。( × ) 2.SMC开始时递减是因为生产中的边际收益开始时递增引起的。( √ ) 3.固定成本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AFC也不随产出的变化而变化。( × )
4.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一定在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
5.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 )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出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 )
7.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也不是施肥越多越好。( √ )
8.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 ) 9、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参加工作,他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支付的学杂费。( × )
10、如果产量减少到零,短期内总成本也将为零。( × )
11.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 )
12.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各项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
13.管理经济学广泛采用微观经济学经常采用的边际分析法,分析解决企业在有关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方面的经济决策问题。( √ )
14.某企业原计划产销产品A 1 000件,单位价格2元,现有新客户只愿以1.3元价格订购400件。经确认,这一决策问题的沉没成本500元、增量成本400元、增量收入520元。应该认为,这一特殊定货无利可图,不能接受。(× )
15.某生产系统总固定成本为10 000元,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2元,产品原价3元。现有人愿按2.5元的价格订货5 000件。应该认为,这一定货的单位产品贡献为0.5元,大于0,可以接受。(√ )
16.当某种商品处于单元弹性需求时,不管价格上升还是下降,其销售收入均保持不变。( √)
17.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导致需求量沿商品的需求曲线变动。(× ) 18.企业的生产安排在第二阶段是合理的。( √)
19.生产函数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所能产生的平均产量。(× )
20.如果企业的边际利润为负,增加单位产量反而会使总利润减少。(√ ) 21.产品的价格上升,销售收入一定增加。(× )
22.如果Ed>1,则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 )
1、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例如,花3元钱吃一个苹果,有人认为很值得,而有些人宁愿花同样的钱吃一斤香蕉。这是指效用的元 。
2、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
增 ;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减 。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水平 线;在各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 线。 4、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5、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 平均成本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 6、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电子 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供给曲线 的移动。
7、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再下降,这种变化特征反映了 边际产量递减 规律。
8、如果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许多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9、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反 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同 方向变动。
10、在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需求曲线 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需求曲线上点子 的移动。
11、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优、佳)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 生产扩展线 。
12、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一、填空题
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平均产量 曲线的最高点。
2.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增 ;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不变 ;产量增加的百分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百分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减 。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水平 线;在各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 线。
4.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子 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供给曲线 的移动。
5.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再下降,这种变化特征反映了 边际产量递减 规律。
6.如果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许多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者均衡) 。 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 平均成本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
8.在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 整条需求曲线 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子 的移动。
9、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优、佳)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 生产扩展线(或生产扩张线) 线。
10、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反 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呈 同 方向变动。
11、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 有 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缺 乏 弹性。
单项选择题
1、在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时,要达到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出水平,应该( A )。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或A或B 。 2、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B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 D、上述都正确。
3、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 C )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 4、等产量曲线( A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
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明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 5、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C )。
A、一定数量的要素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一定数量的要素投入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D、以上都对。
6.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A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
B、生产技术既定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A和B 。
7、假定两个人一天可以生产60单位产品,4个人一天可以生产100单位产品,那么( B )。
A、AVC是下降的;B、AVC是上升的;C、MPL>APL ;D、MPL是40单位 8、( D )没有终值,只有现值。
A、递延年金 B、即付年金 C、后付年金 D、永续年金 9、当某方案的净现值为零时,现值指数为( C )。 A、0 B、大于1 C、1 D、大于0小于1
10、某农场实验表明,当每亩施肥量分别为30、40、50、60时,其边际收入分别为7.5、4.5、3、1.5,而其边际成本恒等于3,则该农场最适的每亩施肥量为( C )。 A.30 B.40
11、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它的供给量( B )。 A、增加(或不变);B、增加(或减少);C、减少(或增加);D、 减少(或不变)。
12、如果一种投入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 D )。 A、 供给曲线左移; B、 需求曲线右移; C、 需求曲线左移; D、 供给曲线右移。
13、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 A、供给富有弹性 ; B、收入缺乏弹性 ; C、需求缺乏弹性 ; D、需求富有弹性。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 A、总产量减少时,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边际产量减少时,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在增加,边际产量就一定大于平均产量。
15、若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交,表明要生产该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 A )。
A、还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B、不能再减少成本支出; C、应该再增加成本支出; D、上述都不正确。
16、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这意味着( C )。
A、产量增加,劳动的数量减少;B、随着劳动的增加,产量减少; C、随着劳动的增加,新增劳动的平均产量减少; D、随着劳动的增加,劳动的平均产量减少。
17、当AV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哪一条是正确的( C )。 A、AVC=FC; B、MC=AC; C、MC =AVC; D、MC=AFC、 18、下列各因素中哪一项不是可变成本?( C ) A、原材料;B、短期贷款的利息;
C、高层管理者的薪金;D、可以无偿解雇的雇佣工人的工资。
19、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C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21.可用于企业决策的基础是( B )
A.会计利润 B.经济利润 C.正常利润 D.最大利润 22.管理经济学是( D )
A.一门研究企业一般规律的理论科学 B.一门研究企业决策实践的应用科学 C.以企业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
D.其经济分析方法和原理与经济学截然不同 23.对劣等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是( C )。
A.E<1 B.E=0 C.E<0 D.E>0
24.交叉弹性为( C )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
25. 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150万件,则该企业生产是( B )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递减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26. 收入和偏好是( B ) A. 影响供给的因素
B. 影响需求的因素 D. 上述都不准确
C.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忽略
27.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28.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 C )
A.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 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 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29. 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的是( D ) ...A. 买者和卖者很多
C. 企业和顾客对市场信息灵通 30 边际成本是指( D )
A.总成本除以产量 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31.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提高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32.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C ) A.MR-MC等于边际利润 C.MR-MC=0
33.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C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B.MR-MC等于最大值 D.MR-MC等于最小值 B. 产品同质
D. 生产者出入行业受限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管理经济学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