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矩阵的秩
定义1 在一个m?n矩阵A中,任意选定k行和k列(k?min?m,n?),位于这些选定的行和列的交点上的k2个元素按原来的次序所组成的k?k矩阵的行列式,称为A的一个k阶子式。 例1 在矩阵
?1??0A??0??0?132?100001??4? ?5?0??中,选第1,3行和第3,4列,它们交点上的元素所成的2阶行列式
3105?15
就是一个2阶子式。又如选第1,2,3行和第1,2,4列,相应的3阶子式就是
111024?10.
005定义2 非零矩阵的不为零的子式的最高阶数称为该矩阵的秩,零矩阵的秩规定为0。矩阵A的秩记为rank?A?。
例2 证明:矩阵A与其转置矩阵AT有相同的秩。
例3 证明:阶梯形矩阵的秩等于它的非零行的个数。
证 设A是一个阶梯形矩阵,不为零的行数是r。选取这r个非零行以及各非零行第一个非零元素所在的列,由这些行和列交点上的元素所成的r阶子式是一个上三角行列式,并且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不为零,因此它不等于零。而A的所有阶数大于r的子式都至少有一行的元素全为零,因而子式为零。所以
ran?kA??r。
由于矩阵的子式的阶数不超过矩阵的行数及列数,所以m?n矩阵A的秩
rank?A??min?m,n?。而如果rank?A??m,就称A是行满秩的;如果rank?A??n,就称A是列满秩的。此外,如果A的所有r?1阶子式全为零,由行列式的定义可知,A的r?2阶子式也一定为零,从而A的所有阶数大于r的子式全都为零。因此秩有下面等价的定义:
定理1 m?n矩阵A的秩为r充分必要条件是:在A中存在一个r阶子式不为零,且在rank?A??min?m,n?时,矩阵A的所有r?1子阶式都为零。
定理2 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换句话说,等价的矩阵具有相同的秩。 证 设Am?n经初等行变换变为Bm?n,且ran?kA??r1,ran?Bk??r2。当对A施以交换两行或以某非零数乘某一行的变换时,矩阵B中的任何r1?1阶子式等于某非零数c与A的某个r1?1阶子式的乘积,其中c??1或其他非零数。因为A的任何r1?1阶子式皆为零,故B的任何r1?1阶子式也都为零。
当对A施以第i行的k倍加到第j行的变换时,矩阵B的任何一个r1?1阶子式B1,若它不含B的第j行或既含第j行又含第i行,则它等于A的一个r1?1阶子式;若B1含B的第j行但不含第i行,则B1?A1?kA2,其中A1,A2是A的两个r1?1阶子式,由A的任何r1?1阶子式均为零,知B的任何r1?1阶子式也全为零。
根据以上分析,若对A施以一次初等行变换得到B,则r2?r1?1,即r2?r1。由于B可经一次适当的行变换变回A,同样地就有r1?r2。所以r1?r2。 显然,上述结论对列变换也成立。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怎样计算一个矩阵的秩。因为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而阶梯形矩阵的秩就等于它的非零行的个数。所以,为了计算一个矩阵的秩,只要用初等变换把它变成阶梯形(根据第一节定理1,仅用行的初等变换就可以做到),这个阶梯形矩阵中非零行的个数就是原来矩阵的秩。
例4 设
?16?4?14???6?1??3?23, A???2015?3???32050???求矩阵A的秩,并求A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解 对A作初等行变换,使之变成阶梯形:
?16?4?14??16?4?14?????r?2rr2?r4031?431?1?1?1???0?43 A??????r?3r2015?3410?1297?11?????32???050???0?16128?12??16?4?14??16?4?14?????r3?3r20r?r?431?1?43?0?431?1??, ??????r4?4r20004?80004?8?????00??04?8??00000???因为上式右端阶梯形矩阵的非零行数是3,所以rank?A??3。
再求A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由rank?A??3知,A的最高阶非零子式是333阶的,A的3阶子式共有C4 C5?40个,要从中找出一个非零子式是比较麻烦的。
如果B是矩阵A仅用行的初等变换变成的阶梯形矩阵,用B的各非零行第一个非零元素所在的列按在B中的次序构成矩阵B1,把A中相应列按在A中的次序构成的矩阵记作A1。那么B1也是阶梯形的,它的非零行个数与B的相同,并且就等于B1的列数。因此,B1是一个与B有相同秩的列满秩矩阵。同时,用那些将A变成B的行变换可将A1变成B1,这说明A1是与A有相同秩的列满秩矩阵。考虑到A1是由A的某些列按在A中的次序构成的矩阵,A1的子式必是A的子式,
A1的最高阶非零子式必是A的最高阶非零子式。
在本例中,
?16?4?14??16?1??16?1???????0?431?10?413?26??????,,。 B??B?A?11?00?200004?8?4?5????????00????000?0?5???00?32?3A1的三阶子式只有C4?4个,其中必有不为零的,如子式
16?16??32
53?220就不为零,那么它也是A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
例5 设
?1?112???A??3??12?,
?53?6???已知rank?A??2,求?与?的值。
12?1?1??1?1?12c?c??24??A?0??3?4?4?0?4?4??3解 ???? r3?5r1?0?0?4??58??5?4?8?????r2?3r1r3?r21?1??12????0?4?4??3?, ?00??15?????因rank?A??2,故??1?0,5???0,从而??1,??5。
例6 证明:矩阵添加一列(或一行),则秩或不变,或增加1。 证 设矩阵A?aij??的秩为r。在A中任意添加一列B??b1,b2,?,bm?,m?nT~通过一些列的交换,总可以使所得矩阵变成A??A,B?,而秩不变。因此我们只
~需研究A的秩与A的秩之间的关系。
~~~用初等行变换将A化成阶梯形矩阵A1,相应地,A的子矩阵A也化成了
~并且A1也是阶梯形的,其非零行都在矩阵的上A1??A1,B1?的m?n阶子矩阵A1,
~部。因为rank?A??r,所以A1恰好有r个非零行。这样,A1的前r行也都是非零~~~行。如果A1只有这r个非零行,则rankA?r。要不然,A1的第r?1行也是非零~行。这时,因为A1只有r个非零行,所以A1的第r?1行的前n个元素必定都是零,~~只有最后那个元素不为零,由于A1是阶梯形矩阵,A1的第r?1行之后的各行(如~果还有的话)必定都是零行,因此,rankA?r?1。
这就证明了添加一列的情形,类似地可证明添加行的情形。 定理2还说明,在m?n矩阵A的标准形
?Er??0?m?r,r0r,n?r??
0m?r,n?r??????中,r?rank?A?。从而,n阶方阵A非退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rank?A?。
二、 逆方阵
定义3 对于方阵A,如果存在同阶方阵B,使得
AB?BA?E
则称A可逆,B就称为A逆矩阵,记为A。
?1若方阵A可逆,那么A的逆矩阵是唯一的。事实上,如果A还有一个逆矩阵C,则由定义AC?CA?E,所以
C?EC?A?1AC?A?1?AC??A?1E?A?1
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方阵A是可逆的?如果A可逆,怎样求A? 定义4 设Aij是方阵
?1???a11??a21A?????a?n1中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矩阵
a12a22?an2?a1n???a2n? ????ann???A11??A12*A?????A?1n称为A的伴随矩阵。
由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立即得出
A21A22?A2n???An1??An2??? ?Ann?????AA*?A*A?????如果A?0,那么
A0?00?A??0?0??0??AE ???A???1*??1*????A?
?AA???AA?A?E (11—3—1)????定理 矩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非退化,而
A?1?1*A A?1证明 当A?0,由(11—3—1)可知,A可逆,且A?1?1?1*A。 A反过来,如果A可逆,那么有A,使AA?1?E,两边取行列式,得AA?E?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线性代数 秩和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