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巴西与其他发展中大国的关系
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大国的关系是巴西“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月27日,卢拉总统在新德里出席巴西—印度企业界主办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时,对巴西为何要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解释:“21世纪应当成为像印度、俄罗斯、巴西、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世纪。这些国家曾经被大型贸易集团视为二等公民。??发达国家不会伸手来救我们,我们也不能继续哭泣下去。??我们要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拯救自己。”(注: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ável: Perspectivas e Possibilidades\:
//www.mre.gov.br/portugues/politica-externa/discursos/)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巴西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得到了巩固、深化和拓展。 (一)巴西与中国的关系
1993年,巴西同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也是巴西加强与发展中大国关系的第一步。对于中国在巴西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兰普雷亚外长在1996年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20年,是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时期。他认为,这个时期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即欧洲可能最终走向一体化和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他把这个时期称为“巩固全球化”时期。(注:Luiz Felipe Lampreia, \Diplomacia Brasileira: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 1999, p.59.)可见,巴西对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仅是着眼于开拓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从国际战略角度来考虑的。因此,卡多佐政府对发展巴中关系持积极的态度,两国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4~2003年,中巴两国贸易额从14.21亿美元增至79.88亿美元。两国在航天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两国在国际事务和多边机构中密切配合,加强协商,
共同维护两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004年,在庆祝中巴建交30周年之际,巴西总统卢拉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互访,双方签署了许多重要的双边合作协议。双方都表示,要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机制,加强两国的经贸往来、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卢拉总统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巴联合公报》和其他9个合作文件。两国决定成立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指导和协调两国关系的发展,中方主席为吴仪副总理,巴方主席为阿伦卡尔副总统。双方同意继续开展遥感应用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现有合作成果,并开展为第三方提供遥感卫星项目的有关服务。两国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巴西支持中国继续与拉美国家和拉美地区组织开展互利合作,支持中国成为美洲国家组织观察员和美洲开发银行成员。中国表示重视巴西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支持巴西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巴西更多地参与亚洲发展进程,支持巴西加入亚洲开发银行。 胡锦涛主席访问巴西期间,两国签署了包括中巴引渡条约、关于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合作协议、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的补充议定书、工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检疫和卫生条件议定书以及中国旅游团队赴巴西旅游谅解备忘录在内的多项协议,特别是两国还签署了关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提出进一步改善和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巴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方表示将推动中国企业到巴西投资,参与巴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协议的签署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巴贸易额已达12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8%,其中巴西取得外贸顺差约50亿美元。
(二)巴西与印度的关系
2004年1月25~28日,卢拉总统访问印度,随同卢拉访问的还有100多位企业家。期间,两国签署了航天合作、文化交流、旅游、食品安全和农村发展领域等5项双边合作协定。此外,两国领导人还谈到了如何发挥“3国集团”和“20
国集团”的作用。
巴西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热带国家。巴西报纸指出,葡萄牙航海家正是在前往印度的海路上偶然发现巴西的。在随后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人将印度的椰子和芒果带到了巴西,将巴西的腰果带到了印度,这已成为16世纪世界史上的佳话。然而,印巴两国的接近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和巴西的GDP大致相当,但印度有10亿人口,巴西人均收入是印度的6倍。在巴西人眼里,印度是一个贫穷的大国。巴西经济学家巴赫曾在20世纪70年代称巴西是“印度+比利时”式的国家,意为巴西穷人如同印度那么多,而富人却如比利时那么少。然而,最近20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约5%,信息产业发展更是引人注目。现在,巴西人改变了对印度的看法,认为印度中产阶级有3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03年年底,巴西和印度在WTO坎昆会议上发起了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要求发达国家开放农产品市场。2004年1月16~21日,由巴西劳工党主办的“世界社会论坛”从巴西移到印度孟买举行。巴西还与印度、德国和日本组成“4国集团”,共同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在改善两国政治关系的同时,巴西还积极开拓印度市场,推动两国贸易发展。据巴西统计,2003年巴印双边贸易额达10.38亿美元。两国政府还表示,争取在2008年将两国贸易额提高到50亿美元。目前,印度向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柴油、药品和化工产品,巴西向印度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石油、豆油、发动机和铁矿石等。巴西还积极推动南共市与印度从2003年6月起进行关税优惠的谈判。2004年12月,南共市正式批准了同印度达成的关税优惠协定。根据协定,双方800多种产品获得减免关税优惠,这将更加有利于印巴双边贸易的发展。
巴西《经济价值报》发表评论说,“卢拉总统对印度的访问是(巴西)在建立同各大洲新兴大国联盟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尽管同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接近的政策早在几年前就由外交部制定了,但现任政府对此给予了格外的
重视,特别是共和国总统亲自出国访问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注:Editorial, \Lula Pode Fazer Negócios e Aprender Lies na ndia\, Valor Econmico do Brasil, 2004-01-27.)巴西《商业消息报》也发表社论说:“卢拉总统对印度的访问再次为巩固巴西外交政策前进了一步。这一政策是建立在多极化原则基础上的,是面向市场多样化的,是为了在新兴国家之间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即人们所称的‘南南合作’。”(注:Editorial, \Passo Decisivo para a Cooperao Sul-Sul\, Gazeta Mercantil, 2004-01-27.) (三)巴西与俄罗斯的关系
2004年是巴西同俄罗斯关系得到快速发展的一年。2004年1月,巴西工商贸易部长和农业部长访问俄罗斯,商谈巴西向俄罗斯出口肉产品的问题。2月,俄罗斯副总理鲍里斯率领的代表团访问巴西,旨在加强俄罗斯巴西在经贸、航天等领域的合作。10月,巴西副总统阿伦卡尔访问俄罗斯。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访问巴西,这是巴俄建交176年以来第一位访问巴西的俄罗斯国家元首。两国领导人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在经贸、航天和军事领域合作的问题进行了交谈,并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在经贸领域,巴西希望俄罗斯增加巴西鸡肉、牛肉和猪肉的进口配额,俄罗斯则希望巴西采购俄罗斯先进的歼击机。据俄罗斯海关统计,1995~2003年,俄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80%。2003年,两国贸易额达近20亿美元,其中巴西对俄罗斯出口14亿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是蔗糖、猪肉、牛肉、鸡肉、烟草和咖啡,从俄罗斯进口5.55亿美元,主要是化工产品和化肥等。巴西外交部贸易促进司司长罗德里格斯说:“肉类产品的出口占巴西对俄出口的40%,食糖占45%。实现两国贸易的多样化是两国面临的一个挑战。”为此,巴俄两国设立了经贸合作高层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和巴西副总统阿伦卡尔担任主席。巴西和俄罗斯还建立了政府间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据巴西海关统计,2004年前9个月,巴俄双边贸易额达17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出口5.75亿美元,进口
11.6亿美元。
俄罗斯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巴西成为联合国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巴西则表示支持俄罗斯加入WTO。现在,巴西和印度、南非组成了“3国集团”,但巴西还希望俄罗斯和中国也能加入,形成一个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5国集团”。对此,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在我们两国之间建立一个长期、互利和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今天我们需要将双边关系带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即实际的伙伴。??巴西和俄罗斯在当前国际问题上有许多相似的看法和立场。我们两国还为同一个理想而联合起来,为建立一个新的更加公正的国际关系而斗争。”(注:Serguei Lavrov, \Em Via de uma Parceria Prática\, Jornal do Brasil, 2004-11-22.)
笔者以为,巴西加快发展同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具有双重的战略意义。从国际政治角度看,这些国家在支持巴西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与这些国家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巴西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巴西在国际多边机制下的谈判能力。从经济角度看,这几个发展中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的大市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原料性产品的供应,开拓这些市场可以拉动巴西经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的海外投资将逐年增多,巴西应当利用现在的有利时机,吸引这些国家的投资。这些新兴发展中大国近年来确实对巴西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巴西工商贸易部2003年1月的外贸统计表明,1998~2003年,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38%,对印度为31%,对俄罗斯为18.3%。而同期巴西外贸年均增长率只有7.4%。
四、对巴西“大国外交”战略的评价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特别是卢拉政府为实施大国外交战略而作出的积极努力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4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相互关系的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