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那里记载着悠久的历史。一步一步向前走,第三开启了北京之旅——探索故宫。
绕过午门,就是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中国的木建筑,高35米,面积2377平米。外面的几根红漆柱子,长12米。这座建筑供大型活动用。
大型活动时需要休息的场合就是——中和殿,它坐落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参观完中和殿,就来到科举考试考场——保和殿。所有些状元,都是从这里考出来的。当年科举考试,从保和殿走出来的可都是有学问的才子。
来到乾清宫,大门紧闭。导游器里介绍说,这里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再向前走,就到了灵沼轩——它是清朝末年最后的建筑。还未完工,战争的铃声就被敲响。走出灵沼轩,来到了御景亭。御景亭,是皇帝赏析风景的亭子,很多石头堆的山是堆秀山。
走出御景亭,来到了九龙壁。九龙壁由墙壁上九条龙组成,和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这九条龙没哪两条是相同的。它们有些凝视天空,仿佛马上飞上蓝天;有些手里拿着珍珠;还有些瞪大双眼看着大家,仿佛在展示我们的威风。
珍宝馆门口水泄不通,今天所展出的400件文物,在皇极殿两侧四个展厅陈列。走出珍宝馆后,来到了畅音阁。畅音阁通高20。71米,共三层:一层福台、二层禄台、三层寿台。
故宫的窗户富有特点,中国古时候的窗有着漫长的进步历史,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具特点的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审美意蕴和空间美感。为历史悠久的故宫画上了“点睛”之笔。
走进故宫,被雄伟壮观的太和殿所震惊,为精美绝伦的文物展品而驻足,在精巧古雅的御花园里赞叹古人打造技艺……
以上是我首次走进故宫,之前听过故宫老师讲课。首次走进来后发现跟故宫老师讲的完全相同,因为时间缘由首次也没能全部游完。下次游记故宫后再更新……
今日,阳光灿烂,天气晴朗,空气清爽,大家来到雄伟壮观的故宫。
大家先来到天安门,这儿有四座桥,中间一道,以前是皇帝走的,目前是总统等高级人物走的,天天升国旗也走这条路。于是大家只能从以前大臣走的路,到天安门楼下。
城楼下,是主席的画,它有1、5吨重,差不多是一个小象的重量。长6米,宽4·6米,真被人惊叹。
进了门里,买了票,大家正式进入故宫。
大家第一来到太和门,门前有两个青铜狮,公狮威严地蹲着,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他下面有一个缩成团的,被公狮踩到脚下。
大家然后来到太和殿,此殿房屋上有不少纹络,都是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龙,宫殿的屋檐是三角形,由柱子支撑。屋内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顶,居然都是用金子做的。皇帝上朝时坐的椅子上面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正大光明”提醒大家做事要光明磊落。
大家又来到外面,这个时候,两只大水缸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将我的问题问了出来,父亲说,那是防失火用的,里面以前有水。我说:“这个时候皇帝住的地方,不可能这么容易失火”导游叔叔立马回答道;“当时,故宫是北京最高的建筑物,所以每逢下雨打雷就有很大的几率失火,”随后他又指指一座宫殿上面的一个“小圆球”说,“这个是当时避雷用的。”
听完,我恍然大悟。之后,大家一块去另外一个宫殿,这宫殿有很多藏品。
进宫殿里面,大家就看了起来,第一吸引我的是一幅碗具,它蓝红相间,花纹漂亮,做工精美,很好。然后大家看到的是皇太后用的权杖,是用玉石雕刻而成。还有很多奇石、名画等。
随后大家来到御花园,这里是皇帝退朝后修养身心的后花园,这里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真是一片宝地呀!
随后大家又去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走出了故宫,已是中午,大家该回家了,可皇帝的奢华和故宫的壮观还是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故宫为什么如此美?由于它一年四季有迷人的风景,壮观宏伟的建筑,还有那蕴藏着古人心血跟智慧的古物。大家为这已经六百多岁的中国北京故宫而感到自豪。那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有组织性又富有图画美的建筑风格,让大家一块去领会一下吧!
故宫的春季好似一个大花园,美得让人神清气爽。故宫的夏季是柳树的季节,枝头微风轻拂柳,断虹桥前伊人来。夏日的故宫不冷不热,非常凉快。阳光下撒了五彩斑斓的色彩。秋季的故宫是银杏的季节,金黄色的树叶撒了一地。金撒银杏映日灿,斗拱重檐巧天工。说到秋季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东西六宫的柿子,红彤彤的果实含义每件事如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冬季的故宫是雪的季节白茫茫的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
故宫的建筑也别具特点。红墙黄瓦,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到了要紧的节假日晚上大灯开启照在角楼好不漂亮!说道建筑就不能不说到太和殿了,它是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全国最大的。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这个殿建于16已有3了。故宫全局站在景山高处一看便知,重重殿宇,道道宫墙,错综相连。我不能不感慨古人的建筑智慧。
故宫中最著名的古物是清明上河图。图中每个人的神态不一,每一个细则都细绘生动,有疏有密,此图长528。78cm,高24。8cm。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故宫中的文物馆分为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很多的古时候艺术珍品,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时候文化艺术博物馆。有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些无价之宝。大伙可以去看一看,观一观。
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故宫,它在北京正中心,它静静的美了六百年,也肯定会继续美下去。我爱故宫,我爱北京。我爱中国!
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城内之城”,那就是故宫。
首先是故宫的建筑美。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在山上俯视故宫,你会发现故宫和旁边的居民区相比,显得异常明亮。红色和黄色的颜色块反映了皇帝的尊严。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黄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贵的颜色,而红色则象征着庄严和财富。明清两朝明文规定,只有按照政令修建的皇宫、陵墓建筑、寺庙才允许使用黄色。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普通人的房子不可能是黄色的。
故宫的建筑美也体现在大殿内外。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感到惊讶。原来,正殿屋顶的瓷砖都刻有复杂而美丽的图案。固定屋顶的每块木头的顶部都刻有相同的图案。大厅的每根横梁和立柱尺寸基本相同,汉白玉平台的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匠心。
走进紫禁城的深处,你会发现许多鲜花。初春时节,故宫的香花还在等着春风,玉兰悄悄开了。虽然没有绿叶,但淡白色无暇的花瓣足以让你一见钟情。随后,杏花开始绽放,紧随木兰花的脚步。这座花园洁白而优雅。迷离的背景里,青衣袖宽,春意凄凉。
走进精神修炼馆,金碧辉煌。走进去,你会看到几个独特而珍贵的陶瓷器皿。它们有大有小,但尽管历史变迁,它们仍然保存完好。它们都是彩色的,有些画有龙的图案,像龙在天在空中飞翔。有些画着鲜艳的黄色和红色,像紫禁城,像熊熊的大火,燃烧着历史的激情。有的只有蓝色,但图案复杂,像大海,波涛汹涌,风雨交加。
宏伟的建筑和无数精致的细节,这些美景构成了我们眼前的紫禁城。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今年暑假,我来到北京,亲自爬长城,绵延千里;参观了小沈阳的豪宅,龚亲王的豪宅——;我参观了圆明园,尽管被战争摧残,它仍然顽强地屹立着;我品尝了酥脆的北京烤鸭和各种小吃.回过头来品味北京的美丽,我发现故宫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北接景山,南接金水河,面积约72公顷。在导游“翟达仁”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朱红色墙壁和黄色琉璃瓦的墙壁走过天安门广场、端门和武门,眼前的景象让我们震惊:高大的.宫殿稳稳地坐落在我们面前,寺庙反射的阳光像成千上万盏金色的灯一样穿透了我们周围的一切,墙壁和城镇向四面八方矗立。再往里走,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太和殿是古代举行宫廷考试的地方。寒窗苦读十年,多少学者想终于踏入这个殿堂!远远望去,殿顶有两层,都是金黄色的。中间是蓝底金边的“太和殿”三个字。走进殿前的石阶,抬头望去,屋檐微倾,开头有仙女骑凤,后面是亲吻的动物,看动物的动物,流畅的线条配上明快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完美的苏画色卷。门前有两只威武的青石狮子,一雌一雄,雌的踩着小狮子,雄的踩着金球。正殿中,威严与尊贵在观赏柱间得到体现,地板铺着二龙戏珠场景的“金砖”。我仿佛看到了数百年前的皇帝坐在大殿中央,接受着候选人的膜拜,那双干渴的眼睛。经过几轮选拔,状元、二品、探花应运而生,脸上都流露出骄傲和喜悦!
后来我们又去了九龙壁、包和殿、宁寿宫、养兴堂等景点饱览。站在故宫的过道上,我仿佛看到了鱼贯而出的前清老人们,看到了一个永不衰竭的文明。仔细想想,故宫为什么这么雄伟?一定是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今天的行程目的地是故宫,我心里不免有的激动,这是中国地标性建筑,是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宫殿,又称紫禁城。几年前过去去过一次,但那时候我还小,没留下什么记忆,今天终于又有机会饱览那里的风光了。
故宫,方圆七十多公顷,里面装备着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先从门说起,最大的门洞是用来供皇帝、皇后和古时候考试前三名的考生通过的;2、大门洞是大臣门进出的门洞;边上的三个门洞是平民百姓、皇帝的仆人等进出的。可这部分门洞从外看是三个,从里看却是五个,令大家十分费解。
过了午门,往左就是几口大缸,缸底下有个类似灶台的低台。大缸是救火时盛水的工具,而地下的灶台则是预防冬季缸里的水冻成冰,用来给大缸加热的。
往前看,有三座雄伟的建筑呈于眼前。中间那座最大的就是皇帝处置国家大事或举行宴会的地方,里边有皇帝的“宝座”。这座宫殿看着只有一层地板砖但皇帝为了预防刺客入侵,横七竖八地在宫殿下面设计制造了十五层石砖。
宫殿两侧的建筑是皇帝的住处,分成东西两阁,一共有二十七间卧室、二十七张床,如此一来,刺客即使是飞过十米高的城墙、五十米长的护城河,也没办法知晓皇帝到底住在东阁还是西阁。当导游介绍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为之一阵,皇帝的生活真可谓奢华,也可谓行踪不定,既满足了他一个人奢华的生活又能有效的预防刺客,真可谓用心良苦。
故宫里有不少宝藏,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抢走了不少,也破坏了不少,建筑物大多数都依据历史记载根据原样修旧如旧了,但被抢走的不少宝物再也找不回来了,想到这里,感觉很惋惜!
故宫实在是太大了,大家这次游览的时间有限,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肯定好好的把这里游览彻底。
去台湾,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天去的故宫。哪儿最吸引我的并不是什么稀世珍宝,而是那儿的人。有人看到这里,不禁要问:那里的人有什么与大陆的人不一样?让我来告诉你吧,那儿人的人品比大陆的人要好,那儿人的素质也比大陆的人要高。
因为去过了北京的故宫,还记得那儿的讲解员都拿着扩音器大声地给游客介绍,里面就显得闹哄哄的,我觉得台湾的故宫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但当我走进台湾故宫的那一瞬间时,我惊呆了,因为里面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喧哗,而是十分安静。那儿的导游都让我们带着耳机,自己对着耳机的麦克风讲,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噪音,每个人都只听着自己的导游的讲解,非常安静有序。也不会这里再讲,发出了很大的声音,那儿也在讲,也发出了很大的声音,着一团的人也听不清楚,那一团的人也听不清楚。
台湾那儿的展馆里面听不到一丁点儿声音,欣赏宝物也是井井有条。你问那儿的人问题,他们都会耐心详细地替你解答,即使自己不知道,也会非常友善地帮你问一问自己的朋友或工作人员,知道了答案便会第一时间跑来告诉你。
来到故宫,欣赏故宫中的宝贝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为精致的要数玉屏风和多宝盒了。它们的雕刻是那么的细致到位;它们的材料是那么的稀世罕见;它们的创意是那么的别出心裁……
来到故宫,不管是人是物,都会给你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紫禁城的房屋传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只比天帝的一万间少半间,据现代古建筑物专家的科学统计,故宫大小宫、殿、堂、楼、阁等共有房屋8700多间。
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称金銮殿,现在人们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广场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的地方。举行盛典时,文武官、仪仗队近千人在此整齐地排列等待谒见皇帝,由于过于宽广,大臣们可以说完全看不到在殿内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銮殿越发显得神秘莫测。
向太和殿延伸的台阶,雕凿着云和龙的纹样,这样的台阶只能允许皇帝一人通过。上面就是中国民间所说的金銮宝座。宝座正上方有“盘龙藻井”。藻井上雕刻着一条龙,龙嘴下面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据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凯登基时,因为心虚害怕轩辕镜会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龙椅往后移了若干寸。
永乐帝在营建紫禁城时,将处理各种政务公事的场所外朝和皇帝的个人生活场所内廷分开了,在保和殿的北侧是内廷,也就是皇帝的住处。内廷的进出口乾清门前,放置着雌雄各一只金狮。
尽管当时的永乐帝把宫殿造得异常高大,戒备十分森严,甚至想用这些铜铸石雕猛兽慑服他的臣民,但公元19辛亥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宣统皇帝溥仪成为了在紫禁城的最后一个皇帝,也被称为末代皇帝。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之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河水环绕;接着是周长 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有4个门,南有午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缜密布局举世无双,堪称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处处体现中国文化。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高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状元的场所。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就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活动的场所。清朝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皇帝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紫禁城”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或 “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二十八宿,其中紫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垣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紫”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的地名,都有 “仁”、“和”、“中”、“安”等字,如_、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
说到我去过的地方,有珠海、北京、香港……可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因为那里有美丽的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叫紫禁城。故宫是过去皇帝生活和办公的地方,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故宫很大,里面有很多价值连城的物品。钟表馆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里面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有1500件呢,有的会放八音盒的音乐;有的有四面,可以同时显示四个地方的时间;有的带着一驾马车,马车一边跑钟表一边走……钟表馆里最有名的就是“写字人钟”了。这个表很有意思,钟表一走,一个外国小人拿着毛笔就开始写中国字,写的是“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我在皇极殿的门口看见了九龙壁,壁上九条龙的形状、颜色、动作各不相同,每条龙就像活的一样。
故宫很大,我们在里面整整参观了一天。不过,故宫真的很美啊!
去年暑假,爸爸和我去参观闻名世界的北京故宫。
我们到达故宫的后门,买好票,请了一个导游,就进了雄伟的故宫后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大槐树。导游说:“当年崇桢皇帝就是吊死在这棵树上的”。我们随着导游继续走,到了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妃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有许多枝繁叶茂的树木。这些房子大约有三米高,皇后就住在靠南方向的屋子里。对面是嫔妃住的西六宫,那里的屋子很暗,也很小。穿过书斋,就到了乾清宫,这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乾清宫的正前方摆着一张镀金做的精美的龙椅。龙椅上刻有许多龙,有的龙双龙戏珠,有的龙互相缠绕,真是维妙维肖。我抬头往上一看,墙上有一块大大的匾,匾上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每当上朝时,“正大光明”这块匾就面对着各位大臣,仿佛告诫这些大臣们:“凡是做事,都要正大光明的做。”我站在乾清宫中间,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皇上和众位大臣商议朝政时的气势。随后,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达了故宫的正门。
走出正门,我再一次回首遥望着这座古老的宫殿,心里默默的祝愿着: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一代更比一代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学设计高中故宫日记作文(精选9篇)(故宫游览日记100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