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进大学 复试 真题 去水印
解,商业银行当时的贷款利率为6.5%
1800(6.5%—X)*2/12—1800*6/360*X—1800*3/10000*2>0
X<5.56%
所以,保本拆借利率为5.56%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计12分)
主银行制度与主办银行制度的内容及区别。
答:主银行制度是指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产权、人事和资金关系的总和。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选定一家银行作为自己的主要的往来银行,开立基本帐
户,并主要从这家银行取得贷款;2、银行蚩尤企业的股份,并派员参与企业的
经营管理;3、若干家以同一银行为主银行的企业常常以该银行为中心,形成企
业集团;4、如果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甚至破产清算,则由其主银行牵头负责。
主办银行制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银企关系,是指在企业需要资金帮助时,由主
银行出面,以牵头行的身份为企业组织贷款,重要的是当市场形势不利于企业时,
主银行主动为企业提供信贷和其他的优惠政策;平时,主银行有对企业实行审慎
监督的权利,当企业出现较严重的内部人事 问题或因企业领导管理不善而出现
亏损时,主银行有权撤换企业的领导的银企制度。
2、如何理解“银行经营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银行业在面临激烈的竞争时,确实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尤其是我国经济正处
于转型期,融入全球市场进程不断加快,使得传统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不论是理念、
方法、技术都不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经营决策者已经意识到,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8分)
试论西方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答:与种类繁多可替换性强的普通商品比较,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包括服务长期
以来都是紧俏的。这种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所改变,银行经营管理者开
始意识到应该通过媒体或自己的努力让社会认识银行,了解银行的产品,从此开
始了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
纵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营销在商业银行初期并不被重视。
“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有些银行开始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个别竞争较
为激烈的业务如存款上采用广告和促销手段。随后,许多银行被迫仿效,从而开
始了商业银行的“广告和促销”阶段。
第二阶段:“友好服务”阶段。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银行发现自己靠广告
和促销带来的优势很快因为同行的仿效而抵消,同时还感到吸引一批顾客并不
难,难的是要使他们成为忠诚的顾客。因此,这些银行开始推行微笑服务,给人
创造一种温暖、友好的氛围,整个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金融创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已面临买方市场,
许多银行开始意识到自己所经营的业务本质上是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金
融需求。于是,许多银行纷纷通过创新,推出新的有价值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
顾客的“眼球”。
第四阶段:“金融服务定位”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现实中一家银行不可
能向顾客提供所需的全部金融服务,因此,每家银行都在选择,寻找自己能发挥
特殊优势的位子。银行在市场定位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第五阶段:现代金融企业营销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营销已进入一个“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历年复试真题(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