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进大学 复试 真题 去水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为什么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促进资金流向政府希望发展的部门或产业。
2、比较分析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劣。
3、简述我国的货币层次和M2包含的内容。
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5、简述马克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
三、论述题(12分)
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研究生考试 金融学(货币方向)试题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货币金融学试题
【答卷请于6月1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出】
1. 联系实际谈谈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经济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40分)
2. 比较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异同。(30分)
3. 试述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0分)
第二部分 上述试题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西南财经大学1999年研究生考试 金融学(金融方向)
课程名称:金融学 适用专业:金融学 考试时间:1月31日下午
一、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小题6分,计30分)
1、在融资领域中,直接融资所占比率越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好。
错,直接融资的效率虽然更高,但它具有盲目性和分散性,直接融资比例过大可
能会存在引发金融资产失控的潜在危机。
2、货币数量越多,说明一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
错,如果一国货币数量超过了生产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将导致通货膨
胀,货币贬值。
3、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不能真实地反映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变化。
对,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受利率的升降,其他金融产品的开发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所以它不能真实反映家庭个人剩余收入的变化。
4、融创新的过程就是金融风险增加的过程
错,虽然金融创新可能使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也使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高风
险的创新产品,但有的金融产品同时也为投资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比如:期权
的套期保值的功能。
5、银行信用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创造资源。
错,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本质只是增加流通工具,而不会创造物质财富本身。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计30分)
1、试分析“1:8”经验公式的内容、意义及缺陷。
答:“1:8”经验公式是指:如果现金流通量与社会零售总额保持1:8的比例,
货币流通就是正常的。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调整期”,
总结“一五”计划及随后几年的工作经验教训得出的,用来判断当时的货币流通
量是否适度,指导宏观调空。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它的缺陷
也暴露出来:一、现金流通已不再反映整个货币流通的全貌,二、货币流通的速
度处于变动之中,三、我国的经济体制已转入市场化,历史经验也就不在有价值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历年复试真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