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B 3.A 4.C 5.C
6.A 7.D 8.A 9.A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16.D 17.A 18.B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DE 3.ABCDE 4.ABCD 5.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
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2.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
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
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3.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
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4.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
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5.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
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
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
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
律。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答: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而个
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
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招教试题及答案(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