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4.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铁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5.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锌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6.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法测定铜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7.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8.双硫腙比色法测定汞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中性溶液C.碱性溶液D.任意溶液2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分析线波长为()
A.213. 8 nm B.248.3nm C.285.0nm D.279.5 nm 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的分析线波长为()
A.213.8nm B.248.3nm C.285.Onm D.279.5nm
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镁的分析线波长为()。
A.213.8nm B.248.3nm C.285.Onm D.279.5nm 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的分析线波长为()
A.213.8nm B.248.3nm C.285.Onm D.279.5nm 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分析线波长为()
A.213. 8 nm B.248. 3 nm C.285. Onm D.283. 3 nm
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钠的分析线波长为()
A.589nm B.766.5nm C.422.7nm D.324.8nm 3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钾的分析线波长为()
A.589nm B.766.5nm C.422.7nm D.324.8nm 3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的分析线波长为()
A.589nm B.766.5nm C.422.7nm D.324.8nm 3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锡的分析线波长为()
A.589nm B.766.5nm C.422.7nm D.324.8nm 38.下列细菌引起菌痢症状最严重的是()
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 C.鲍氏志贺氏菌D.宋内氏志贺氏菌
39.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为()
A.抗酸染色B.革兰氏染色C.单染色D.鞭毛染色40.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价溶血环现象()
A.肺炎链球菌B.军团菌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支原体41.最快速的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是()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血清学试验D.动物试验
42.可用于分型分析的方法是()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血清学试验D.动物试验
43.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壁B.细胞膜C.鞭毛D.细胞质44.属于副溶血弧菌主要致病物质的毒素是()
A.耐热肠毒素B.不耐热肠毒素C.溶血素D.耐热直接溶血素45.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肠道的()
A.强致病菌B.正常菌群C.弱致病菌D.以上都是
46.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平板划线法B.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倾注平板法
C.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液体培养基接种法D.纯种细菌接种法包括斜面培养基接种法47.下列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巴氏消毒法属于干热灭菌法B.流动蒸气消毒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D.加压蒸汽灭菌法属于温热灭菌法48.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依次为()
A.对数期、迟缓期、稳定期和衰亡期B.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C.稳定期、对数期、迟缓期和衰亡期D.对数期、稳定期、迟缓期和衰亡期49.有关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哪项是不正确的()
A.G+菌细胞壁致密,乙醇不易透人B.G一菌细胞有肽聚糖层很厚
C.胞内结晶紫一碘复合物可因乙醇溶解析出而脱色D.G+菌所带负电荷比G一菌多50.微生物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
A.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B.经验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C.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和现代微生物学时期D.经验时期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51.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D.无菌为不含活菌的意思52.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常会出现溶血环,其特征为()。
A.草绿色B.褐色C.暗红色D.砖红色
53.志贺氏菌感染中,哪一项不正确()。
A.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B.宋内氏志贺氏菌多引起轻型感染C.福氏志贺氏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D.感染后免疫期长且巩固
54.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急性患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
A.I相B.II相C.I相或II相D.I相和II相55.有关消毒剂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蛋白变性和凝固
B..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代谢
C.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体积分数)异丙醇
D.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体积分数)乙醇
56志贺氏菌属包括福氏志贺氏菌等()个群。
A.4 B.5 C.6 D.8
57.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慢性患者或带菌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
A.I相B.II相C.I相或II相D.I相和11相58.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A.菌毛B.鞭毛C.核质D..荚膜
59.可以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C..鲍氏志贺氏菌D.宋内氏志贺氏菌
60.下列细菌中,H2S阴性的是()。
A.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B.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C.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D.伤寒沙门氏菌
61.志贺氏菌随饮食进人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B.1~3天C.5~7天D.7~8天62..志贺氏菌属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K抗原为型特异型抗原B.O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
C.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D.分解乳糖,产酸产气63.下列细菌中,不属于肠杆菌科的是()。
A.伤寒沙门氏菌B.空肠弯曲菌C.奇异变形杆菌D.痢疾志贺氏菌64.有关细菌培养基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类B.SS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血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D.蛋白陈水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65.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
A.福氏志贺氏菌B.副溶血弧菌C.葡萄球菌D.肉毒杆菌66.急性中毒性菌痢()。
A.以成人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B.以成人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C.以小儿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D.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67.最早采用的检测方法为()。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血清学试验D.动物试验
68.根据0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A群为()。
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C.鲍氏志贺氏菌D.宋内志贺氏菌69.根据O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B群为()。
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C..鲍氏志贺氏菌D.宋内志贺氏菌70根据O抗原,志贺氏菌属分为多个群,其中C群为()
A.痢疾志贺氏菌B.福氏志贺氏菌C.鲍氏志贺氏菌D.宋内志贺氏菌
71.常用琼脂扩散试验的琼脂浓度为()。
A.0.3%~0.5% B.1%~2% C.3%~4% D.5%~6% 72.宋内氏志贺氏菌()。
A.快速发酵乳糖B.为B群C.为A群D.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73.下列哪一项是痢疾志贺氏菌的特性()。
A.可产生志贺毒素B.只有1型C.迟缓发酵乳糖D.有15个型74.沙门氏菌属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为()。
A.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B.针尖状小菌落,不透明
C.中等大小,粘液型D.针尖状小菌落,粘液型
75.沙门氏菌属()。
A.不发酵乳糖或蔗糖B.不发酵葡萄糖C.不发酵麦芽糖D.不发酵甘露醇76.伤寒沙门氏菌()。
A.发酵乳糖,产酸产气B.发酵乳糖,产酸不产气
C.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D.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77.沙门氏菌属中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菌种为()。
A.鼠伤寒沙门氏菌B.肠炎沙门氏菌C.鸭沙门氏菌D.猪沙门氏菌
78.正常菌群又寸构成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其生理学意义及特征中不包括()。\
A.生物拮抗B.成年后肠道中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的比例明显增加
C.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D.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79.正常人体内及体表多处有葡萄球菌存在而不引起人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A.咽喉B.皮肤C.鼻腔D.肠道
80.志贺氏菌所致疾病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
B.急性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C..痢疾志贺氏菌感染患者病情较重D.福氏志贺氏菌感染者易转变为慢性
81.样品发生气化并解离成基态原子是在预混合型原子化器的()中进行的A.雾化器B.预混合室C..燃烧器D.毛细管82.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易挥发或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时应选择()火焰。
A.空气-乙炔B.氧化亚氮-乙炔C.氧气-乙炔D.氧屏蔽空气-乙炔83.具有强还原性,能使许多难解离元素氧化物原子化,且可消除其他火焰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化学干扰的是()火焰。
A.空气-乙炔B.氧化亚氮-乙炔C.氧气-乙炔D.氧屏蔽空气-乙炔84.火焰温度较高且具有氧化性的火焰是()。
A.富燃性火焰B.化学计量火焰C.贫燃性火焰D.以上都不是85.火焰温度较低且具有还原性的火焰是()
A.富燃性火焰B.化学计量火焰C.贫燃性火焰D.以上都不是86.样品在转移、蒸发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而引起的干扰是()
A.光谱干扰B.基体干扰C.化学干扰D.背景吸收
87.由于非原子性吸收对待测元素产生的干扰是()。
A.光谱干扰B.基体干扰C.化学干扰D.背景吸收88.由待测元素与其他组分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是()。
A.光谱干扰B.基体干扰C.化学干扰D.背景吸收89.电离属于()。
A.光谱干扰B.基体干扰C.化学干扰D.以上都不是90.背景吸收属于()。
A.光谱干扰B.基体干扰C.化学干扰D.以上都不是91.火焰中基态原子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在燃烧器狭缝口上方()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范文高级食品检验工理论考核复习题2(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