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历史)(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基础:①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②思想:(最初)法家思想,(后来)儒家思想

(3)发展历程:战国(萌芽) → 秦朝(开创) → 汉、唐、元(发展和完善) → 明清(顶峰)

(4)两大矛盾: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脉络:

(1)中央行政制度:秦朝三公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行政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特点:

(1)中央: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2)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加强和完善。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解读】

(1)时间、侵略国:1840—1842年 英国

(2)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挑起国:1856—1860年 英国、法国(“英法联军”)

(2)原因: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列强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3)主要事件:英法联军攻陷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

C.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原因: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增强,积极对外扩张。(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直接:(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3)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4)结果:清政府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5)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

(2)原因:①根本: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4)过程:八国联军从天津→北京进犯→廊坊阻击战→被迫退回天津→占领天津→攻陷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设司令部于北京(★注意:这是西方列强第二次侵入北京)。

(1)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偿2100万银元;

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中国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2)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马关条约》(1895年)

(1)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政治要求)瓜分中国,(经济要求)资本输出。

(3)影响: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注意:《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相同点: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

★注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分别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

C.《辛丑条约》

(1)内容:

①赔: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设: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③拆: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④惩: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组织。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影响:

5

6 ①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使馆界就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⑥总体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知识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次大规模战役。在战役中,致远舰中弹受损,在弹药将尽时,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

冲敌舰,最终致远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壮士壮烈殉国。

(2)结果:北洋水师失利,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其退入威海卫港,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被迫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1895年5月至10月,刘永福(黑旗军首领)、邱逢甲和徐骧(义军首领)等,率领台湾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台湾。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3)意义: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热情。

①原因:a 、1929—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b 、中国内战的局势给日本造成了可乘之机。

②概况: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轰东北驻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③影响:标志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①概况:1937年7

月7日,日本进攻卢沟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30万。其罪行罄竹难书!

(2

)“731”部队:日本在东北地区成立的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

(2)建立标志:1937年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后进行)

时间:1937年8~10月 意义: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进行)

重要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林彪领导)。

意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时间、指挥者:1938年春李宗仁

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的最大胜利,歼敌1万多人。

(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5)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原因: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

★注意: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但正面战场的英勇抵抗,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 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5.7)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1942年—1945年,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作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主要史实

(1)概况: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百团大战:

①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进行百团大战。

②意义:它是相持阶段八路军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注意:国共抗日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两条抗战路线:

2日,日签署投降书。(2)胜利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

②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海外华侨的支持

④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3)历史意义:

①它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解读】

)。

(2)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张。

(3)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4)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展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5)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天的南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1)目标:为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历史)(2)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历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3693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