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④1978年12月,中美签订《中美建交公报》。
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B 、中日建交
(1)原因: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②中日建交符合两国共同的利益要求(根本)。
(2)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申明,标志中日建交。 ★注意:中日建交早于中美建交,所以不是中美建交才推动中日建交,是中美关系的缓和。
。
①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第二次高潮)。 ②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
①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②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识小结: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注意:中美关系的缓和是该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僵局被打破的关键)
★知识总结:新中国三次建交高峰期:
(1)建国初期: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2)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建交
(3)20
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
(2)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参加维和行动。
(3)2000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倡议联
合国“五常”首脑的首次会晤。
(4)2009年1月,中国正式开始在亚丁湾海域实行护航。
境提议成立。
(2)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3)性质: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4)意义:①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政治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③中国在这一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解读】
)古希腊多山、多岛、多港湾的地理环境促使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发达,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推动了其民主政治的出现;
(2)古希腊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使公民能够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其根本原因是由其经济条件决定的,地理环境提供自然条
★注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1)时间:公元前594年(前6世纪初),雅典国家形成之初。
(2)目的:调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3)内容:①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组建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陪审法庭;⑤颁布“解员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4)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权力;⑤实行“陶片放逐法”。
(3)意义: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
(2)主要内容(繁荣的表现):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他们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③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
④鼓励公民积极参政议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3)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民主,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16
(1)积极作用: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注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民主运作方式(管理运行制度):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集体决策、民主选举、群众监督)等。
(2)局限性: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从根本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3)消极作用:雅典民主更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被北方崛起的马其顿王国所灭。
(1)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
(2)原因: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推动
(3)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清晰。
(4)意义:①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②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③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本质上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公民法
(1)时间: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2)适用范围(对象):罗马共和国范围内的罗马公民。
(3)意义: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注意:《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也是公民法。
C、万民法
(1)条件: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②随着版图的扩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原因:①维护统治的需要(根本);②罗马版图的扩张(直接);
③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④法学家也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
(3)适用范围: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4)概况: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4)内容:(★注意:这也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
①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③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对近代世界:
①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是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源头;
②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罗马法思想,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解读】
17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使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2)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3)结束标志:“光荣革命”
B、了解“光荣革命”
(1)含义: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2)实质: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1)目的: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
(2)时间:1689年
(3)内容:①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等权力。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等权力。
(4)影响:议会权力日益高于王权,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B、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时间:18世纪前期(1721年)
(2)形成标志:1721年,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第一任首相。
(3)作用: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注意: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失去行政权,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权。
★知识拓展:英国首相、内阁产生程序、职能:
(1)首相产生程序:一个政党的领袖→该党在下院竞选中成为多数党(执政党)→国王形式上批准任命→正式成为首相。
(2)内阁职能: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政府不信任,内阁垮台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首相权限:首相是政府(内阁)首脑;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行政权,可通过
。
政治权利。
(2)时间:1832年。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
(2)国王:“统而不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3)议会:权力至上,掌握立法权、监督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4)总括: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国王统而不治。
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注意:各州可在不违背联邦宪法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享有一定自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
19 ②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政体: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2024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历史)(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