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目前正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调查显示,面对人生第一个大课堂――小学,40%的孩子幼小衔接不顺畅,很多家长盲目追求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界人士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入学之初,不仅要准备孩子的学习用品,还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调适。
一、家长提问: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识字、写字?
(一)专家建议:
可以引导孩子对汉字产生一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多多少少已经认识一些字了,而家长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认一些字。比如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的一些场所,像公园、超市等,这些地方写在门口的字,孩子肯定认识几个,这些都是无意识学习的结果。关键是要注意保持孩子这种无意识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对于写字,不提倡学前幼儿写字,因为幼儿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孩子的手劲还没达到,协调能力也有限,提早写字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写字涉及握笔、对字结构的拆分等问题,所以写字是可以等上小学之后再来进行。如果学前幼儿使用了不恰当的学习用具,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不正确,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小学期间花力气来调整。
家长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很多父母问到的问题。在这里,笔者提供了以下建议,一起看看吧!
1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
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的爱和保护带给他们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要不是工作时间特别紧张,父母最好能经常陪在孩子身边,陪他慢慢长大。
2
对孩子抱有欣赏的态度
欣赏并不等于不切实际的夸奖和鼓励, 而是来自内心的一种默默支持,一种心照不宣的力量。
在和这些父母接触中,我能感觉到自始至终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种永不枯竭的欣赏的力量存在。要有原则,不要轻易改变选择
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父母清清楚楚,并且立下规矩。绝不会轻易改变的。
比如,该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写作业,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书,不会因为今天是周末或者今天情况特殊就有所改变。
3
严格要求孩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孩子天真调皮,对自己的行为还没有价值上的判断,父母一定要有要求的教育孩子。
严格不是打骂,不是一味斥责,而是对孩子的行为和习惯进行管控,关注她的点点滴滴。
如有不足,及时纠正。比如对孩子的游戏时间严格控制,“业精于荒于嬉”这是教育孩子不变的信条。
4
与孩子做朋友
朋友的地位是平等的,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聊天,畅聊心声。与孩子做朋友,放下做父母的架子。
倾听孩子的心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孩子愿意跟你说话,那么久做一个聆听着吧!
即使孩子讲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他们那里可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5
父母要改变自己
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共7篇)(如何当好孩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