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不要培养“超级婴儿”。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7
不要当众教育孩子
无论什么关系,不要让对方在人前出丑。说白了,这也是自尊心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就算是小孩子,自尊心也是超强的。
孩子成长中很重要的是尊重,“人前教子”并不是有效的让孩子改正错误的方式。
要记得,从他们出生开始,孩子就是和我们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对孩子当众的批评教育,其实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家长们只要多点耐心,多点沟通,相信一定能成为孩子的好老师!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被请到这台上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在这十几年中引导孩子的一些心得。不正不妥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海涵,批评,指正。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思想的贫穷是做父母的错,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格会影响人生!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下来,我就从家庭生活细节中家长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树立孩子健康第一,快乐第二,学习第三的理念。孩子放学回家千万不能板着面孔,应笑脸相迎:“宝贝,回来啦!今天开心吗?”家长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才乐意与你交流,把快乐的、不快乐的都告诉给你。风水为涣,涣然若冰之将释。老板着脸的家长你的孩子愿意与你沟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要么是与你对着干,要么干脆沉默不语。你不尊重他,他会觉得你不爱他,这个家没法呆了,这样迟早会出问题的,非常危险。特别是在孩子的叛逆期,我们更要注意。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父母的关爱。家长就要有幽默感,要大度,不能斤斤计较,特别是在买学习用品上要舍得、大方。只要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我们都应该愿意花,舍得花。但是也不能娇纵孩子,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这样也会助长孩子乱花钱的坏习惯。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一旦承诺便要兑现。不要成天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地数落孩子。要多与他们一起玩游戏,看书,或者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有专家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我曾在一本育儿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肯定中,便学会了自重;孩子生长于认同中,便有确定的目标。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安全中,便充满了信心。这就告诉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不断更新的目标定位
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志之人立长志,无知之人常立志。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拟定一下孩子的发展方向。人一旦没有目标,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所以我们当家长的就要随时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发展适时地引导孩子调节奋斗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了,孩子就有了奋斗的动力,有了起航的方向。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认识决定高度,态度决定未来。一个人有什么目标,就会走向哪里。我们的孩子现在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将走向哪里?该何去何从,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近期目标,让孩子跳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有了奋斗的目标,孩子才会有奋斗的方向。
三、重在引导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调动孩子自身的学习动力,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首先要注重孩子想象力、记忆力的开发。注意引导孩子发现并总结利用事物间的规律,使其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学习起来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家长就得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点滴教育素材去引导你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如xx年我参加进城教师招考,其中语文题中有一副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我一回家就考孩子,当时她8岁不到,刚读完三年级。我引导她去发现字的`组合规律,很快地她就根据上下联及字的组合规律正确地填出来了。这就说明我们的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不是不会做,而是我们没有引导他们如何去做。
其次,对于孩子的成绩可以纵向比较,但千万不能与别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我就从来不拿我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只是跟她自己做纵向比较,让她明白自己是否在一次次地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特别是高中的时候,孩子每次月考成绩一发来,或者孩子一汇报,我就把它输在电子表格里,包括单科得分,单科年级名次、班级名次,总分、总的班级、年级名次,然后进行对照,分析情况。,最后对症下药,看看哪里还需努力,哪里值得保持,哪科还有发展空间,然后鼓励她要一次次的打败自己,而不是超过别人,在我们一家的支持与鼓励下,她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在高三下的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全年级第四的好成绩。这时,我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冷静下来鼓励孩子,一定要沉得住气,把握好自己,心中要依然秉承做最好自己的信念。
孩子的学习主动与否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成败,孩子只要有了学习的主动性,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外界再大的力量也会收效甚微。这里我要谈谈如何善于训练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培养成为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我曾经看过一个场面,一辆小公共汽车,一大群人在奋力地推它。我问:这辆车坏了?他们说:不是,司机不在,放在这里堵路,给它挪个地方。我想,如果司机在,给车挪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车有马达,油箱里有油,一发动就跑起来了。硬推,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
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去骂,而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三个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家长们打破迷信,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绝对不是这样。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
一位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讲过:父母从小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现在,很多家长拚命在管,可是孩子还成长不好。那么,那个所谓“不管”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
他们给了孩子几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一个是自信心。这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要使孩子发生变化,主要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最起码要把挫伤积极性的做法收起来。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就千万不要做那个推着车往前走的人,更不要着急了把车打砸一顿,要做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如何把孩子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来,是家长最主要的智慧。
大人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干,努力干?或者觉得它很重要,或许对它有兴趣,或者还有很高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也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所以,家长主要的工作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成功者的父母并不一定都有很高的文化教养或很高的社会地位,大科学家的母亲也可能文化程度普通,大作家的父亲可能出自社会底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怎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共7篇)(如何当好孩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