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结合南京大屠杀和公祭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项活动。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___深入班级,给学生以及老师们讲述烈士纪念日以及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深刻了解“国家公祭日”的内涵,并和学生们一起收看关于“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活动报道,共同悼念那些死难同胞。
___副书记希望全体学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刻苦学习、强健体魄、立志成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此次活动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让广大师生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12月13日是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弘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近日,市一中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
庄重的升旗仪式上,教师代表作了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国旗?讲话,作为活动的启动仪式。他回顾那段沉重惨痛的历史,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七十多年前的这一场灾难不仅仅是南京的灾难,也是全中国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
主题班会课上,各班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播放PPT,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明白国家公祭的意义;观看视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是如何批露的;低下头为大屠杀中死去的中国军民默哀一分钟;在记事本上写上一句句感言,“谨记国家耻辱”“勿忘国耻,矢志前行”……
此次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铭记国家公祭日的时间、意义,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对于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提醒每一位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早日报效祖国。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之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国之祭,南京的祭日,全国的祭日,中华民族的公祭日,举国悼念,人民公祭。
84年前的今天,日本军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屠杀了南京市民三十万,三十万这不仅是个数字,更是血淋淋的数字,数字背后是我们中华民族同胞,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侵略罪恶。
从《拉贝日记》等一些文件中依稀可以看到84年前的惨状,从幸存者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屠杀的惨状,从纪念馆一幅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日军的残忍,他们完全没有人性的屠杀势必遭到今天中日和平人士的谴责,但是现在日本执政者不承认这段历史,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说法。
中国必须强大,只有强大才能不会被人欺负。
南京,有着太多的情感与眷恋,曾经的我,在这里读书生活。南京记忆,难以抹去实在太多。在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我们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去南京,与他们一同抗争,与大家一起亲临悼念。所能想的,所能做的,便是在身边做一些有利于公祭之事,或亲临烈士陵园悼念,或参加宗教活动纪念,或写文抒怀。
12月初,恩师在秋风大和尚处得到了一份樱井宏的《受训笔记》,该史料内容包括了自1931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国内公开出版的战报剪报,其中有“七七事变”发生5年内“中国陆海军主要战力变化一览图”、“决战下的标准汉字表”等,同时还有手绘的20余幅地图详细记录了伪“满洲国”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扬子江自上海、昆山至宜昌、重庆等沿线战略要地的.气候、水文、商贸等信息。
我不是这份《受训笔记》的直接发现者和研究者,但我却是一名联络者。恩师在完成对该份史料的研究后,全国各大报刊先后转载报道。周五上午,苏州电视台的一名顾姓记者,通过其他途径要到了我的号码,并请我联系一下恩师和大和尚需要做一采访,了解情况后,我立即联系老师,告诉他采访之事,恩师说:你和大和尚联系,请他下午三点在华藏寺接受媒体采访。之后,我又向大和尚转达了恩师的意思。下午三点,多家媒体记者在华藏寺客堂采访了恩师和大和尚。
一段笔记,一段历史,构筑了捍卫正义的一段国家记忆。无论在哪里,中华子孙都应记住这段历史,缅怀逝者,珍惜和平。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我也有所感悟。烈士们付出了生命,即使没有牺牲的抗日英雄们,也苦等了8年才等来对侵略者的正义审判。这其中多少坎坎坷坷,挫折失败,寂寞忍耐,甚至是战友的背叛。但是,先辈们没有放弃,才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同样,因为以郭家学先生为代表的复兴英雄们的存在,广誉远的复兴,中医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上午十点,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育才双语学校校长裴永模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剖析了历史,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会议由政教校长孟献刚主持。
活动中全体师生共同举起右拳宣誓“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把活动推向高潮,对大家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77年前南京同胞水深火热般的痛苦生活,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同时也教育师生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学习,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
12月13日,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为纪念南京大屠杀七十九周年,岭南师范学院志愿者于当天下午举行了“铭记历史,爱我中华”——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悲戚感人的音乐吸引了许多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活动的摊位上,摆放着几十本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书籍资料,供同学们翻阅浏览。摊位一旁,同学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里面日本军队的残忍行径令人心畏。宣传摊位前的“祝福墙”上贴满了师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想或祈福。
一名志愿者深情激昂地朗诵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文章,朗朗地声音,让现场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让人不禁缅怀无辜受难的同胞。此外,部分志愿者拉起“铭记历史,爱我中国”的横幅到校园各处开展签名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公祭日的活动中来。
最后,志愿者们奏唱国歌并且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进行一分钟的默哀仪式。
12月15日,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为缅怀在79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们,也为了让当代孩子能更好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实验小学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
课堂上,当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震撼了、愤怒了,纷纷举手发言,陈述对这段历史的感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77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记住了耻辱,记住了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并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同学们,老师们: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4周年纪念日,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和第六师团师团长_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吧!
南京——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早在84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0年历史。这2000多年的历史里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定都。十朝古都、六朝金粉留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可歌可泣的伟绩。然而,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古城空前的灾难降临了。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20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攻南京,中国军队以10多万之众浴血苦战,英勇的反击侵略者。然而终因实力悬殊,13日南京城沦陷。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暴行猖獗多达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杀害2万以上的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浓烟滚滚,断壁残垣,哀号凄惨……史称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不免一阵沉重。为了难以忘怀的纪念,殊不知,这纪念,更是一份哀伤!一份沉痛!一份哀思!
12月13日这个让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耻辱日子,想到日本鬼子丧尽天良的兽行,想到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实现和平、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和不懈追求。因此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能忘却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耻辱。
然而时值南京大屠杀第8个纪念日的到来,让我却有一些难以困惑和忧愤。
一是在以前这个日子,纪念活动搞的如火如荼,较往年相比,现在总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了,媒体,报纸,网络都是冷冷清清,从电视新闻到纸媒、网络都没有举行什么大的纪念活动,有的只是草草一过,实在让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们真的忘记了,忘记了那段屈辱的日子?
二是日本政府无视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湖南常德受害妇女要求赔偿的申诉还没有满意结果;日本政府在对受害者的赔偿上,至今还没有做出让中国人民满意的举动,至今日本政府包括一些右翼团体不但不承认那场侵华战争,而在美化那场侵华战争,更没有承认南京大屠杀。
因此,大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全民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耻行径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问题。难道84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应该淡忘吗?难道77年过去了,我们就能好了伤疤忘了痛?难道84年过去了,就能让它竟然还不如一个外国的圣诞平安夜吗?难道84年过去了,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
世界各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努力。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曾经给我们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自日军侵华起,南京大屠杀和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直至今天依然铭心刻骨。经历这次战争惨痛,我们对和平的祈求更加热切,要求和平的呼声更加加强烈,我们更珍惜和平。时隔84年后的今天,饱受战争之苦的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借此表达对和平的祈愿,借以呼吁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和热爱。
值此纪念南京大屠杀84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在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戮30多万我们的同胞,以慰死难同胞冤魂!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谢谢大家。
“国家公祭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昨天举行,一批专注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大家认为,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三次固化,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死难的30万同胞,还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
从今年起,每年12月13日,我国将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这次国家公祭的对象,除了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还有在日本近代形成帝国主义后,所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期间遭到杀戮的死难者,包括1874年日本武力侵台造成的死难者、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旅顺大屠杀中的死难者、19日本参与八国联军镇压和杀害许多义和团员、19日俄战争中的中国死难者、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的中国死难者以及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后的中国死难者。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年来,已经多次对这段历史进行固化,而这次设立公祭日是第三次固化。”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第一次固化始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第二次固化是“建馆立碑编史”,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中山码头等一批集体屠杀或丛葬地遗址建立了遇难同胞纪念碑,编辑并公开出版了一批史料书籍等。今年起,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是第三次固化,有力反击了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和加害史实的言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个人工作总结开展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精选18篇)(开展南京大屠杀(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