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大和谐”战略,激发发展活力
1、构建利益调节机制。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优质均衡为原则,做好校网调整规划的完善。将公共财政向教育倾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启动金清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前期准备。加强对成人学校、实验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四大中心的投入,完善教育功能,加大对农村完小投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的转变,努力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保证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抓好广场文化、海岛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六大文化阵地建设,加强软实力建设。
2、构建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要达到93%以上,加大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力度,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等,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
3、构建平安稳定机制。全面实施“依法治镇”战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公民法制意识。开展社会化大巡防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场所的创建活动,强化公共场所、外来人口、归正人员的管理。认真抓好信访和直线电话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工作。重视公共安全,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做到发展的速度、社会的稳定程度和群众接受程度的统一,打造“平安金清”。
4、构建社会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防台抗台预案,提高公共防御能力,利用“流动讲台”、“公民道德论坛”、“农民夜校”等载体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宣传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社会公道、职业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德道德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四)实施“新农村”战略,增强城乡合力
1、以提升改造农业“333”工程为重点,力求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一是把提升改造农业“333”工程(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性生产经济带,西兰花、果蔗、水产养殖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水产精品养殖、高效蔬菜种植、珍稀花木生产3个科技示范园区),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突出外向带动,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大镇强镇。同时,全面加强动植物防疫和森林防火工作。二是以下梁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为示范,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改变小规模经营、兼业经营的格局,培育专业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06年新增5家合作社。三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作为推动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06年计划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800名。
2、以打造“海上金清”工程为重点,力求在渔业特色经济上济有新进展。全力依托现有陆域经济后盾,规划实施陆海产业互动框架。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涉海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实施对中心渔港的规划建设和布局,具体概括为三带、四区建设,即近海及远洋捕捞产业带,海涂开发及人工养殖产业带,运输销售及后勤补给产业带。四区即:渔港经济区、临港工业区、海涂开发及养殖区、滨海观光旅游区。对现有的船民进行整合,支持培育造船业等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发展以太平洋常温和超低温结合项目,组建远洋捕捞船队,为远洋捕捞搭建好平台。同时,进一步健全编组编队出海责任制,加强海上通讯网络建设,制定渔船应急预案,抓好伏季休渔管理,全力打造“平安渔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表彰大会讲话(9)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