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中开创新局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镇街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六个镇街全年共引进和续建项目62个,总投资4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增幅高出全区15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快速突破,楮佳疃一期、乡村记忆等10个集中居住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开发面积23.4万平方米。农业特色产业效益不断提高,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认证产品5个,完成大樱桃销售2.5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2亿元的门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6000亩。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全面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全年完成支农投入1.9亿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农村环境持续改善,4个镇全部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群众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新提高。为民实事工程基本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完成了4处镇卫生院新建工程,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88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顺利通过验收;启动了泊子小学新建和福山六中扩建工程,基本实现了中小学“班班通”;投资2030万元,实施了43个村居自来水改造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个、户用沼气818户;投资14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城区公厕6处;投资1300万元,完成西拓区客运站主体工程,新增区内公交线路2条;启动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适龄青年免费婚检制度,全面推行老龄补贴,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了被征地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财政补贴689万元,参保率达到80%以上,成功列入全国试点区,全区60周岁以上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每人每年最低可领取养老金6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参合率达到100%;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财政补贴253万元,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扎实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积极推进救灾救济、城乡低保、残疾人就业康复等工作,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76元、9350元,分别增长11%和10%。
——社会各项事业在和谐稳定中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总投资5亿元的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已完成大专部的整体搬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考核验收。积极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广泛开展各类书画展览交流活动,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精心组织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的青龙山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500万元的镇街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农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85%。成功举办烟台市首届龙舟大赛,在十一届全运会上福山籍运动员夺得金牌2枚,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夺得金牌1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技术服务等政策,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约束性、控制类指标持续下降。广泛开展“文明福山”、“诚信福山”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活动,扎实做好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安保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全区社会治安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继续开展万人评机关活动,不断强化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信息公开,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强化党风政风建设,帮助群众办实事2000多项,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200多件,建立了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统计、物价、气象、史志档案、双拥共建、外事侨务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