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应当定位在: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全国税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进一步规范、优化税收征管和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改善税务机关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处理利用能力,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政策的统一执行,实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理解“科技加管理”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仅是采用先进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对税收事业的全局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当前的形势,我们的未来“不是赶上车,就是更落伍”,所以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认为税务工作是“独家经营”,信息化可有可无,或面对困难畏缩不前,或片面追求表面形式,不求实效。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加强组织协调,精心策划实施,做好配套工作,确保贯彻落实。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税收计算机网络。我国的“科技加管理”之路应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长远规划,在全国税务系统形成自上到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条件成熟后要实现全国各主要行政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网。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开发应用,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使用同样的标准化计算机系统,不能各自为战、自成体系。所有计算机硬件设备、应用软件、信息资源等,都应进行合理调整,要切实做到拓宽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能在网上共享的设备、软件、数据,尽量采用共享方式,降低成本,减少设备或软件闲置、低效率使用现象,真正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加快实现与金融、工商、海关等部门网络的实时联结,通过法律规定有关信息不得对税务部门保密,以共享相关部门的动态信息。并逐步将以税务计算机网络为媒体的信息公路,延伸到纳税人和社会各部门中去,加强部门间信息的交流,最终达到全社会涉税信息共享。
(三)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规范业务流程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其发展趋势,注重技术应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走集约化和专业化的路子。所谓集约化即实行税款集中征收、人员集中办公、硬件集中建设、信息集中处理、干部集中管理,这样就可大规模收缩征管机构,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专业化则是指依托计算机网络在基层征管机构内部对征收、管理、稽查的职能实行专业化分工,建立严密的岗责体系,规范业务流程、统一数据标准,这样才能明晰职责,相互促进、加强制约,从而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四)重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最关键的因素是软件的开发。我国在应用系统一体化建设中,应加强对纳税人监控,建立一套支持税务稽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申报税摘要系统,用于处理纳税人在不同纳税期申报的数据、统计数据和从外部搜集到的有关纳税人经济活动的数据;向政府的销售系统,用于处理政府的公司和政府机构进行购买的数据,核查纳税人是否如实申报;公司购买和销售系统,用于对大、中型公司的销售和购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排查申报销售量长期小于从大、中型公司购买数量的采购者;进口系统,用于对纳税人申报进口量或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有必要在业务统一规范的前提下,按照“平台统一、一次录入、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分析业务发展变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搭建一个立足于“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套数据标准”的全新应用框架,尽可能保护已有的软件投入及税收业务和行政管理信息的积累,实现软件开发的系统性、全面性、兼容性、规范性。 (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异常严重,税务系统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内部具有庞大的信息库,这些信息的利用是以一定的保密级控制管理办法进行的。从目前计算机应用状况来看,外部备份设备少,一旦出现故障,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随着网络化的广泛应用,数据的接收、传递很容易传染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很容易被破解,有些密码趋于公开,系统内部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保障税收信息安全,宏观来看,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加速中文信息资源开发,积极开拓网上空间,研制开发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从税务系统来看,通过建立各级技术层次的安全体系,利用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机制设置,拒绝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和合法拥护越权操作,健全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有效采取身份认证、密码签名、访问控制、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加强内部网络和数据库安全管理。 (六)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应用培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增强工作的自主性并保持其良性发展,我们必须在借助社会力量,导入专家机制的同时,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各级地税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机构改革,制定必要的特殊政策,打破条条框框,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专业人才愿意到地税部门来工作,并通过送派参加国内外学习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使其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应用培训上,要突出针对性和效果质量,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并协助信息部门抓好组织协调工作,一般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懒惰思想,把信息化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利时机,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