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的税收环境还要正确处理好征税、纳税与用税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税务部门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税收征纳活动,构建一个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一是要在情感上贴近纳税人生活。要切实关心纳税人的生产生活,为纳税人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特别是要多深入困难大、纳税人意见多、征管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纳税人一起克服经营困难、创造美好生活,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税务干部应有的税收观念。二是要在经济上保护和发展纳税人的利益。当前,首要的是认真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在鼓励纳税人多种经营的前提下注重税收筹划。建议和指导纳税人调整产业结构与经营方向,帮扶纳税人寻找商机开拓致富门路。要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公开办税、阳光操作,变催报催收为示范引导;为纳税人营造法制公平和谐竞争环境。要着眼服务,多途径、多层次宣传国家税收法律制度,引导纳税人遵从税法,守法致富;增加收入减少处罚成本。三是要在政治上维护纳税人的地位。税务干部要注意正确引导纳税人的税收参与意识。按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认真听取纳税人对税收征管意见以及对税收政策的质疑。要真正让纳税人的正确意见进入税收征管决策,甚至进入税法,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的民主权利。四是要在行动上接受纳税人的监督。税务干部代表国家行使税收征收管理权责任重大,要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思想,自觉接受纳税人监督。税务机关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税务信访接待行为,畅通监督渠道,为纳税人实施监督创造条件。
其次,各级政府要科学用税,发挥税收的最大效益。以前,我们对纳税人和征税人的关系强调较多,而忽视了纳税人和用税人的关系。交换说认为,税收是纳税人为换取公共品而付出的代价。换言之,纳税人和用税人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的内容是以税收来换取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因此纳税人诚信纳税必然要求用税人诚信用税。既使征税人依法征税,并且服务态度相当好,但是如果用税人把税款花到不该花的地方,纳税人恐怕也没有激情诚信纳税。用税人的非诚信行为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部门不同程度的存在,表现为某些政府官员贪污受贿搞腐败,某些政府机构臃肿,运行效率低下,政府预算不透明刚性不足等等。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用税人的非诚信行为;用税人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依法行政,改进服务态度,以最少的税收提供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品,从而实现纳税人的福利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实现征税、纳税与用税的良性互动,体现税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4.在队伍建设上,既坚持强化管理,从严治队的理念,又坚持人才兴税观,加强能力建设,优化人力资源,体现治税与治队的同步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干部两大素质。学习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思想政治学习是完成各项税收工作、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税收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或减少不正之风。业务学习是保证各项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政策性强、技术性强是税收工作的特点。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靠精通的业务来保障。思想政治学习的基础性、重要性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业务技能学习的现实性、紧迫性是坚持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服务于各项税收工作的需要。和谐高效的税收征管,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政治学习是提高一个人的正确认知能力,树立正确思想品德,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反映了一个“质”的问题。业务学习是提高政策水平、提升税收执行力、服务力的有效途径,反映了一个“本”的问题。所以两种学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关于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性思考(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