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税收变化看经济运行质量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容摘要:本文着眼于地方税收,以湖北荆门市2002年到2006年的地方税收为实例,从地方税收弹性系数、税收规模、宏观税负、税种结构、所有制等方面,分析了荆门地方税收五年来的变化特点和荆门地税税源的一般性结构,提出了正确认识经济运行质量的分析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税收 变化特点 经济运行质量
从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看,不少统计报表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人为的主观色彩。因此,据此进行的任何分析,都有可能因为数据的人为因素而无法得出客观的结论。而唯有税收是客观实在,每一笔帐都有出处。由地方税收入手分析其变动情况、进而由税源结构分析经济运行质量是客观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以湖北省地级城市荆门市2002—2006年地方税收为分析对象,一方面把前述想法付之实践,通过梳理并思考荆门市地方税收这五年来的变动情况,力图客观认识荆门市几年来的经济运行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研究上的先导性工作。
荆门2002-2006年地方税收的变化特点
荆门市地方税收在2002—2006年实现了较快增长,为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支撑。这五年中,荆门地方税收变化情况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地方税收弹性系数有起伏但总体大于1所谓地方税收弹性系数,是指地方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二者之间在一段时期内的比率。尽管五年间地方税收弹性系数不稳定,地方税收增幅在2003年、2005年稍快于GDP增长,在2004年、2006年则略低于GDP增长,但五年间,地方税收总体增幅略高于GDP增幅,地方税收年均增幅为12.41%,比10.72%的GDP(现价,下同)年均增幅高1.68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弹性系数为1.16.(二)税收规模总量与荆门市一般预算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02—2006年荆门市地方税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总量逐年增大,地方税收占荆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上升。2006年完成地方税收66803万元(这里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下同),比2002年增长了59.60%;占荆门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66%,比2002年提高了13.43个百分点。全市地方税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4472万元,比2002年增加15634万元,增幅54.21%,占荆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3.71%,相比2002年提高了7.72个百分点。
(三)宏观税负增长幅度和税负水平均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荆门地方税收宏观税负(地方税收占GDP的比重)增长速度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五年间湖北省地方税收宏观税负提高0.33个百分点,荆门同期只提高0.1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荆门市地方税收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下降,由2002年的3.46%下降为2.76%;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了荆门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总体水平不高,事实上,2006年荆门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仅为1.92%,低于3.2%的湖北省平均水平。
(四)税种结构主体税种呈现“二升二降”格局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比重上升。五年间,营业税在荆门地方税收中一直稳居各税种榜首,2006年完成营业税28041万元,比2002年增加12484万元,占同期地方税收增长额24946万元的整整一半。个人所得税入库额逐年递增,尽管占地方税收总额的比重总体趋向增长,但起伏不定,五年来占比增幅为1.58个百分点。
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占比下降。企业所得税尽管总体增长,但占地方税收总额的比重和2002年比较,不升反降,减少了0.94个百分点。城建税则降幅较大,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急剧下降5.44个百分点。
(五)所有制结构中不同类型企业特征迥异五年间,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迥然不同,有的发展迅猛,规模扩大,占比上升,如股份制企业;有的总量基本不变,但占比下降,如国有企业;有的总量增长平稳,但占比原地不动,如个体私营企业;有的总量与占比均大幅下降,如集体企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财经金融从地方税收变化看经济运行质量在线全文阅读。
从地方税收变化看经济运行质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