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及防控对策探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 要】 目的 探讨普通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及防控对策,控制在手术室内发生的病院感染,入步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加强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组织业务培训,入步护理职员对病院感染的熟悉,入步防控能力,分析病院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制定病院感染控制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积极做好防控工作。结论 普通手术室病院感染可以加以防控,实施病院感染控制措施,增强手术室病院感染防控能力,就能有效控制手术室病院感染的发生。 【枢纽词】 手术室;病院感染;防控对策 手术室是病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生命[1]。加强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入步护理职员对病院感染的熟悉,实施病院感染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手术室病院感染的发生。我院手术室因为各方面前提的限制尚未改造成洁净手术室,属于普通手术室,为了预防控制手术室病院感染的发生,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1 成立科室院感组,指定职员,落实责任 在病院感染治理委员会及院感染治理科的领导下,成立由小嫖长、科室成员组成的手术室院感组,负责手术室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轨制的落实及对手术室感染控制实施监视、检查,发现题目及时解决并提出改入措施[2]。 2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树立防控意识,入步防控能力 完善手术室院感规章轨制,加强对手术室病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培训,按期组织学习有关院感防控知识,入步护理职员对病院感染的严峻性与危害性的熟悉,增强无菌观念和控制感染的意识,并加强业务考核,不断晋升科室职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3 实施有效的病院感染控制措施 3.1 手术室环境的控制 3.1.1 手术室布局要公道 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标志要明确,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要分开,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手术室入口处,设工作职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以及污染通道。对不公道的布局提出调整改造。 3.1.2 手术室空气消毒 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3]。手术室逐日应定时开窗通气,术毕用250~500 mg∕L碘伏擦拭物体表面、地面,使用紫外线灯管逐日常规照射1 小时,迟早各1 次(无人情况下),同时增加轮归风紫外线消毒机设早时段和晚时段逐日常规消毒各2 小时;手术中使用轮归风紫外线消毒机于术前、术中持续消毒至手术结束。连台手术的空气消毒:在上台手术结束后立刻入行卫生处置,在紫外线灯照射的同时开轮归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30 分钟。但应按期做好紫外线灯管及轮归风紫外线消毒机清洁卫生工作。过氧乙酸终末消毒;用化学消毒剂对空气入行消毒是一种传统方法,具有作用迅速、效果可靠、节省等长处,通常在实行严峻感染或特殊感染手术后采用,以达到终末消毒的目的[4]。采用不锈钢容器盛过氧乙酸按1%过氧乙酸1 g/m3计算加暖熏蒸使之产气愤体入行消毒,使用前做好室内卫生并留意个人防护。 3.1.3 手术室卫生清扫的治理 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轨制,手术室须逐日按划定术前及术后入行清洁卫生消毒,手术中随时保持手术室各处地面的清洁。如有血液溅落在地面或用具上,应当即擦往。术后必需湿式清扫,每周固定卫生日入行彻底清扫。术毕室内物品摆放整洁,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渍,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打包。各手术间的拖布、抹布应固定使用,用后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2 职员的控制 3.2.1 手术职员的控制 入进手术室的工作职员要按划定着装,严格限制参观人数,一台手术参观人数不超过3 人,天天不超过10 人。手术过程中应绝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减少职员走动。患有呼吸道感染、疖肿或手部破溃的医务职员不得介进手术和入进手术室,室内严禁大声喧哗、打喷嚏等,保持室内肃静、整齐。 3.2.2 患者的控制 患者入进手术室前应洗澡、换穿清洁衣裤。检查患者术野皮肤是否清洁,有无疖肿、红肿及皮肤损伤,一旦发现,及时与手术医生研究补救措施,必要时延期手术,以防止术后感染的扩散。 3.3 手术物品的治理 3.3.1 无菌物品治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并注有醒目标志以免搅浑,无菌物品必需存放于无菌敷料间内,并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在清洁干燥的密闭柜内,专人负责,并严格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超过灭菌有效期的物品必需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3.3.2 手术物品、器械的治理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手术器械的灭菌处理,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必需一用一灭菌,根据物品的特性分别采用压力蒸汽或低温等离子体机灭菌,手术后用过的器械要采用加酶清洗剂入行清洗,并打开轴节,彻底清除残留血迹和有机物。 3.3.3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及医疗垃圾处理 凡入进手术室的一次性物品要符合国家医药卫生划定,加强使用前检查,过时、分歧格、被污染、湿润、破损、笔迹恍惚不清的均不能使用。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应按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按我院划定同一归收集中处理,禁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及流进社会。 3.4 手术职员手的控制 洗手消毒是控制病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准确的外科洗手是阻断医务职员携带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的枢纽环节之一,可以完全清除手部皮肤的暂住菌和常住菌,手术职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轨制。病院感染治理科每月不按期对手术职员外科洗手后采样入行细菌培养,保证手术职员刷手后细菌菌落总数≤5 cfu/cm2。 3.5 无菌技术操纵的治理 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纵原则,无菌技术操纵是控制感染的枢纽措施之一。作为手术室小嫖不仅应把握无菌技术及操纵原则,还应监视和指导其他团队成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纵[5]。除此之外,还应按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3.5.1 消毒要求 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上存在大量细菌,通常是不致病的,但是当手术引起机体抵挡力下降时就可能引起切口感染[6]。因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应留意检查备皮情况,皮肤消毒时选用高效消毒剂。一般伤口由内向外消毒,感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 3.5.2 手术器械要求 手术中,手术室内器械污染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空气中飘落细菌,跟着手术器械暴露在空间时间的延长,手术职员走动、敷料的翻抖、手术间门的开启使手术室的空气中含有微生物的尘埃飘落在接触切口的器械、敷料物品上,从而导致手术感染机会升高[7]。有研究表明,对手术中的器械用无菌巾加盖可减低细菌阳性率[8],所以在手术中无菌器械不用时,用无菌巾加盖。根据卫生部最新控制院内感染治理规范划定,凡当手术时间超过4 小时以上者,应重新更换手术器械,以免因为空气活动及空调风等各种因素引起手术器械污染情况发生,从而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的几率[9],在前提答应的情况下绝量更换手术器械。 3.6 正视临床因素 3.6.1 手术中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准确地预防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但必需在术前短期内(半小时至一小时)给药,使术中和术后4 抗菌药在血浆内达到有效浓度[5],抗菌药物应有针对性的选择,若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出血量超过1500 ml,还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的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6.2 预防术中低体温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全麻手术超过3 小时,一般手术超过2 小时,轻易泛起术中低体温[5],泛起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之一是增加伤口感染率。为了预防体温过低,我们可以用毛毯、热风系统、静脉输注热和的液体以及适当升高房间温度等方法。此外,还应有仪器对患者体温入行持续的监测和丈量。 另外,还应正视其他一些临床因素,如准确备皮往毛发,严格控制血糖,保证手术过程中的氧气供给等。 3.7 手术后污染物的处理 3.7.1 手术器械的处理,按照卫生部新出台的病院消毒供给中央的规范要求实行先清洁后消毒,但必需加强个人防护。手术后必需开窗透风,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250~500 mg∕L碘伏溶液擦拭手术单位,使其清洁无灰尘、无血渍。污物桶及吸引瓶装置用500~1000 mg/L的健之素溶液浸泡30 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手术布类集中送洗衣房处理。 3.7.2 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SARS、破伤风)的病人手术用过的器械及物品应做好标记密闭运送病院消毒供给中央入行先消毒后清洗,手术用敷料、一次性布类及手套焚烧,术后手术间封锁用1%过氧乙酸按1 g/m3计算加暖熏蒸使之产气愤体入行消毒,湿度为70%~90%,密封24 小时后开窗透风,再入行清洁卫生,常规空气消毒,经细菌检测无致病菌生长方可重新使用。 3.7.3 手术废弃物品的处理。对手术废弃物品采取分色分类包装,每次每袋物品不超过3/4。玄色袋艳服糊口垃圾,黄色袋艳服医用垃圾,红色袋艳服特殊垃圾另行处理。每台手术完毕后手术废弃物立刻由专人用密封车运送到指定点集中处理。糊口垃圾和医用垃圾严格区分。特殊垃圾处理都有记实。 4 小结 通过建立科室病院感染治理小组,完善各项治理轨制,对科室职员按期组织病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加强手术室内外环境的治理,手术物品消毒灭菌隔离工作的监控,严格无菌技术的治理,正视相关的临床因素,可有效防止手术室病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 符钻英,冯宝琴,等.病院感染治理措施在手术室的实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87-88. [2] 吴娟.手术室感染治理与小嫖的自我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77. [3] 张铮.手术室护理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4] 钱蒨健,周嫣,主编.实用手术室护理[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5] 朱丹,周力,主编.手术室护理学[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6] 李艳梅.加强手术室治理控制院内感染[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0):106. [7] 陈荣菊,刘艳杰.无菌器械暴露法与笼盖法对减少空气污染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54. [8] 李国芹.术中无菌器械暴露与加盖的污染情况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3):310-311. [9] 刘素美.无菌手术器械术中被空调风污染的调查讲演[J].实用临床医学,2005,6(10):138. [10] 姜保国,张俊,段丽萍,主译.手术室安全[M].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普通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及防控对策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普通手术室病院感染治理及防控对策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