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价值实现活动。教学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人,教学过程是围绕人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而展开的。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意义及其价值实现,就应当回到教学的本真状态,即回到教学的原点,回到人的生命状态中,以此为出发点思考理想的教学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教学价值的实现何以可能。
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要创建一种富有价值意蕴的课堂,必须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生命意义出发,回到一种教学生活状态,才能使课堂呈现出应有的色彩和活力。首先,我们要的课堂是体现生命发展意义的课堂。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一切都要围绕教育的本真意义而进行。教育中“人”的意义要得到体现,就应当以生命关怀作为出发点,尊重每一个个体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教育是具有生命成长意义的,“教育即生成”。而“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自身的不断重复努力。人的生成似乎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的,但这无意识曾是在困境中以清醒意识从事某事的结果。”这样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积累,而这些积累包括知识的、经验的、自我的意识等,强调人作为一个主体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努力。只有当人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到确认,人才会努力去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各种意义活动。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是人的生命得到尊重、自主意识被唤醒的表现。而人的意义的实现,正是人作为主体在一种自由、自觉、自为状态下的活动,是人逐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其次,我们需要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当课堂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课堂教学就能成为一个人与人产生相互联系、展开人际交往的过程,那么,课堂应该是充满人的气息、人的灵动性、人的个性的空间。一旦人的自主精神被唤起,生命的意义得到舒展,生命所特有的活力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生命的价值高于其他任何事物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展开。知识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体学习,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本身,关注知识本身丰富的价值内涵,使知识成为人作为意义生存者必要的精神元素与形成生活智慧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享受求知快乐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是逐步获得意义生活所必需的德性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智慧都将受到挑战,生命的自觉性也会相应地提升,创造性得到生长的空间。
二、课堂教学何以作为一种生活
“生活”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的词语,但却没有一个确凿的定义,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复杂、捉摸不定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回到教育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最初形态的教育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教育既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生活的一种需要。杜威当时所批判的“学校却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以至于儿童被送去受训练的地方正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场所,而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至今还能找到影子,很多学校不但没有呈现出一种社会生活的丰富形态,理想的校园生活离学生越来越遥远;教学活动虽然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特社会生活经历的个体参与的过程,却更多地呈现出统一性和组织性,教学的生活意义匮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课堂教学的价值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