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60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25.7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7年,均经随访证实。
1.2 检查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64 层 VCT , 轴位平扫,0.625 mm层厚,螺距为1,自骶髂关节下缘向上连续重建8~10层面,必要时冠状位重建,窗宽、窗位分别是1 000,250~300 HU。采用BECKMAN COULTER 公司生产的FC500流式细胞仪HLAB27/HLAB7双染,排除假阳性(HLAB27+/HLAB7+)记录其HLAB27以及ESR等临床实验室结果。
2 结果
2.1 6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实验室特点 42例髋部疼痛中有23例为单侧,占54%;腰痛27例,占40%;弯腰受限13例,占19%;其他少见临床特点如膝关节疼痛8例(12%)、足跟痛3例(4%)。
2.2 流式细胞术测HLAB27共 66例,66例阳性,阳性率100%。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呈高度相关性,与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66例ESR变快61 例,为92%。
2.3 66例患者的CT表现(见表1) 24例出现骶髂关节变毛糙、模糊、受侵蚀,其中8例病变仅局限于一侧或双侧不称,占12%;12例出现关节硬化,其中2例双侧硬化程度不一致,占18%;2例出现关节融合,占18%;其中1例仅有右侧关节间隙变窄而左侧正常(以正常人关节间隙下限是2 mm为标准)。
表1 66例患者骶髂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分级CT表现例数Ⅰ级可疑改变 16/66Ⅱ级 骨皮质局限性硬化,关节面模糊不清和斑块状脱钙,软骨下 24/66侵蚀、毛糙和软骨下微小囊变,关节间隙基本保持Ⅲ级 软骨下严重侵蚀破坏,呈毛刷状或锯齿状,骨质增生硬化,常 12/66为弥漫性,边界不清,脱钙和软骨下囊变明显,关节间隙呈不规则狭窄或宽窄不均Ⅳ级 关节呈骨性强直,普遍骨质脱钙稀疏 14/66
3 讨论
3.1 正常骶髂关节的CT表现[2]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构成,两个耳状面覆盖关节软骨,周围衬以滑膜,呈裂隙状。骶骨面基本为透明软骨,厚度为髂骨面软骨的2~3倍。髂骨面的纤维软骨层通常不到1 mm厚。骶髂关节分为真正的滑膜部分和非关节的韧带部分,CT可以清楚显示。骶髂关节下部层面为滑膜关节;向头侧上移,滑膜关节逐渐变短,韧带部分逐渐加长;上部层面2/3为韧带占据。滑膜关节间隙:呈裂隙状或略呈S形的低密度影。关节间隙宽度均在2 mm以上。韧带部间隙随层面的上升逐渐加宽,形态不一,变异较大。软骨下皮质髂骨面骨皮质基本对称,但不均匀,由前往后逐渐变薄。95%滑膜关节中部1/3在2 mm以上,1~2 mm者仅占5.0%。皮质边缘模糊者占48.8%。骶骨面恰恰相反,骨皮质常均匀一致,边缘清晰,皮质厚度也较薄,1~2 mm者占62.5%。骶骨面皮质有韧带附着处常不规则,酷似侵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临床、骶髂关节多层螺旋CT表现及HLAB27表达的相(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