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草及泥花草的生药学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林微微,林泽音,李志亨,姬生国

【摘要】  目的 对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母草及泥花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明确了2种植物的性状特征和粉末、横切面的特征,初步判断两种植物中均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结论 该鉴定方法可靠,可作为2种植物的鉴定依据。

【关键词】  母草属;母草;泥花草;生药学;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wo Lindernia species, L.crustacea and L.antipoda histologically and morphologically.Methods Morpho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s were described,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Results Collenchyma was found in the stems angular of L.crustacea, of which the cells were vertically elongated, and large air caviti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cortical aerenchyma. While in the cortex of L. antipoda, there were many fiber bundles, and little aerenchyma or large aircavity. Iridoids can be detected in both the species.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easy and reliable,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se two plants.

  Key words:Lindernia;L.crustacea;L.antipoda;pharmacognosy;characteristics;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母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美欧两洲有少数种分布,我国有约26种,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海南等省。母草属多种植物均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抗菌消炎等作用,广东省民间常用于煲凉茶或煲汤。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极少,故本文选择该属植物中的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 (Linn.) F. Muell和泥花草 Lindernia antipoda (Linn) Alston [1,2]进行生药学研究,以期为该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植物样品采于广州大学城,经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姬生国副教授鉴定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 (Linn.) F. Muell、泥花草Lindernia antipoda (Linn) Alston的全草。

  1.2 仪器 Nikon YS100生物显微镜(日本尼康公司)、数码摄像(Motic BA200)、电热鼓风恒温干燥器(上海迅能电热设备有限公司)、WD9403C型紫外分析仪(北京六一仪器厂)、HK3300H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性状鉴别

  2.1 母草

  常皱缩成团,无毛或嫩枝被毛。茎四棱形,扭曲,多分枝,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有时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或三角卵形,长8~15 m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有浅齿。有时带花,花淡紫色、浅蓝色,二唇形,上唇直立,常浅2裂,下唇略较长。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气微,味淡。

  2.2 泥花草

  多皱缩,全株无毛。茎圆柱状,有纵纹,下部茎节间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叶片展平后呈长圆形、狭椭圆形或线状倒针形,长0.8~4.5 cm,宽0.6~1.2 mm,顶端圆或有时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边缘具细锯齿或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紫色、淡紫蓝色或白色,略呈2唇形,上唇2浅裂, 下唇3裂, 与上唇近等长。 蒴果柱形, 长约2 mm,顶端渐尖。气微,味淡。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26卷 第1期 林微微,等.母草及泥花草的生药学研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母草及泥花草的生药学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母草及泥花草的生药学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221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