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染突变CD59后Hela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189±0.029,转染正常CD59的Hela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202±0.0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46,P<0.01)。
3 讨论
CD59是一种GPI蛋白,可以作用于补体激活终末阶段的MAC的形成,使肿瘤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从而引起肿瘤逃逸。目前已有研究显示,CD59分子中N37~H44位基因突变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其NMR结构显示抗补体活性区域也主要集中于N37~H44之间[7]。肿瘤逃逸相关活性位点虽然尚未有明确定位,但无疑为寻找该活性位点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从而引导我们发现肿瘤逃逸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途径。
表1 突变人CD59与野生型人CD59的差别(略)
表2 ELISA实验结果(略)
与野生Hela细胞比较,*t=3.195~4.842,P<0.01
图1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①DNA Marker;②酶切的重组突变CD59质粒;③未经酶切的突变CD59重组质粒AB
图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略)
对于类似p53编码基因等抑癌基因的研究显示, 肿瘤的发生与肿瘤细胞丧失了正常的凋亡机制有关[8]。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在一些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存在caspase3的活化[9,10]。本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显示,CD59基因突变使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发生变化。
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细胞凋亡需经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条是Fas与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FasL结合后,首先激活caspase8,然后再活化下游的caspase(主要为caspase3);另一条是各种毒性物质通过刺激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9后,活化下游的caspase(主要也为caspase3),这两条途径均需激活caspase3。因此,通过使CD59的活性位点突变以影响其抗补体活性,并且通过影响caspase3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D59可疑活性氨基酸突变的重组体,使CD59第39~41位氨基酸均突变为色氨酸;Hela细胞转染突变的CD59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减少。说明CD59分子的色氨酸在突变CD59蛋白发挥抗肿瘤逃逸作用时充当重要角色,提示CD59引起肿瘤逃逸的另一途径可能是通过使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少,使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引起肿瘤细胞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而实现的。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封闭CD59的活性位点,减弱CD59分子中的活性氨基酸的功能,提高caspase3活性使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减低其抗补体活性来促使肿瘤细胞不能逃避免疫杀伤,从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研究将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GAVIN P D, LLOYD J O, ROBERT D S. The immunobiology of cancer immunosurveillance and immunoediting[J]. Immunity, 2004,21:137148.
[2]BALFIKER A A, NILSSON B, RONQUIST G, et al. Transfer of functional prostasomal CD59 of metastatic prostatic cancer cell origin protects cells against complement attack[J]. Prostate, 2005,62(2):105114.
[3]FONSATTI E, ALTOMONTE M, CORAL S, et al. Emerging role of protectin (CD59) in humoral immunotherapy of solid malignancies[J]. Clin Ter, 2000,151(3):187193.
[4]BODIAN D L, DAVIS S J, MORGAN B P, et al.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active site and antibody epitopes of the complement inhibitory glycoprotein,CD59[J]. J Exp Med, 1997,185(3):50751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CD59基因突变在肿瘤逃逸中的作用(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