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员角色认知
(一)党员角色、角色规范与角色期望
1、社会角色——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地位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是其身份、地位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
2、党员的角色——党员在社会群体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起着特殊重要作用的社会角色,更应正确认识符合社会要求的自己的角色内涵,按角色规范行事。具体地说:
①党员是广大群众的带头人,是群体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
②是群众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③是群众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④是群众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⑤是群体人际关系到协调者的角色。
角色意识是凝聚剂,能把角色与事业凝聚在一起。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增强角色责任感,是党组织对广大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党员个体心理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的社会角色不但要求党员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有准确的概念和认识。同时也包含了社会其他成员的期望。
3、角色规范——在社会心理学中,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即角色规范。这些标准规定了个体在扮演一特定社会角色时所应有的行为与行动,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
4、党员的角色规范——是由党员的角色地位决定的,它以组织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党员的角色行为具有强制性制约作用。
有组织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有效运行,要求社会成员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要有准确的概念和认识,自觉地按照角色规范行事。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化的首要任务。
5、党员角色期望——党员角色期望指的是社会大众对党员行为的要求。角色期望不是一些行为的清单。而是复杂的包括认识、态度、感情的总和。它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在个人没有正式扮演这个角色之前就规定了的。一方面,它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心理倾向,即社会公众对党员及其角色行为的评价、情感和行为反应方式;另一方面,党员角色期望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社会群体中,绝大多数成员对党员及其行为的态度。同角色规范一样,党员角色期望对党员的行为也具有约束作用,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则是非强制性的。
党员行为的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党员与党员角色规范的符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党员与党员角色期望的符合程度。符合角色期望的党员及其行为方式,群众才会给予积极的评价,才会抱积极的情感,才会有积极的行为反应,党员的角色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不符合党员角色期望的党员及其行为,人们则是持否定的评价和消极的情感,当然也就不会接受其行为的影响而表现出积极的行为。
总之,党员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既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也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同时,还是一定的社会心理模式。党员行为的有效性,既取决于党员的身份地位,又取决于党员与党员角色的符合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其与群众对党员的期望的符合程度。
(二)党员的角色行为与角色知觉
1、角色行为——是指在角色概念、角色期望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即角色实现。角色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2、角色知觉——是指人对其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判断,是角色实现的主要因素。角色知觉正确与否,有三个相关的因素:
①角色概念、角色规范和角色社会期望的明确程度;
②以往的角色经历和现实的角色学习程度;
③对角色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环境及时代的变化,大的历史变动,往往会引起角色内涵的变化。对这种变化不敏感或不适应,会导致角色实现偏差。如我国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之初,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经商问题上,就曾出现角色不明确现象。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的党委与行政领导也曾存在角色不明确的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先进性教育党员的角色认知和党员的能力待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