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力的个别差异。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发展水平有高低,这是客观存在。即使将来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人们都有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不意味着人们的能力发展水平都相同。总的说来,人的能力的发展水平、能力类型及能力表现的早晚是有差异的。
①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有聪明和愚笨之分。是能力的量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超常的天才人物和低常的愚笨人物各占千分之三左右。各种能力在发展速度上也不相同:某些能力发展较早,某些能力发展较晚,各种能力的衰退情况也不相同。
②能力的类型差异。是能力的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知觉差异、记忆差异和思维差异等方面。
能力的知觉差异,主要是指人们在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的区别。分析型的人.对事物的细节感知清晰,而对整体的感知较差,有较好的分析能力;综合型的人,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较好,而对细节的感知较差,这种人概括能力强;分析综合型的人,则两种类型兼而有之。
能力的记忆差异,主要是指人们在记忆方面有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的区别。视觉型就是视觉的表象清晰,所谓过目不忘,有强烈的视觉感;听觉型,就是听觉表象清晰,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动觉型,就是动作感受深刻,所谓动作记忆;综合型就是各种记忆综合使用,效果较好。
能力的思维差异,主要是指在思维方面,人们具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体思维、逻辑思维的区别。另外,人们在思维的方法上、速度上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方面也有所不同。
③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一般又称为“才华早露”或“大器晚成”。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前者,我国古代曹植7岁能诗;王勃10岁能赋。在国外,莫扎特3岁发现三度音程,谱写小步舞曲;贝多芬7岁举行个人音乐会;歌德8岁能阅读五国文字。至于后者,我国著名画家齐百石,到了40岁以后才表现出他的绘画才华,达尔文50以后著书《物种起源》,这些大器晚成的杰出人物,都是靠后天的主观努力成才的。心理学家认为成才的最佳年龄是25岁到45岁。这期间人们正值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又最少保守,记忆和阅历都呈现最佳状态。在男女性别方面,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需要逻辑思维较多的数学、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男性多于女性;而需要形象思维和情感表现较多的文学、艺术、新闻、医学,女性又占到较高比例。
(二)党员的能力结构
心理学关于能力结构的理论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个体无论从事怎样的活动,都应具备与这一活动相适应的能力结构。在共产党员的能力结构中,起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要素。
1、党员的辨析能力。这是指党员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党员对客观事物就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本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条件;既看到它的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较强地辨析能力,是共产党员必备的能力素质。在现实世界中,人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香花与毒草并存,价值发生变化,作为共产党员,要正确认识身边的和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思想倾向的本质和主流,认清引起思想变化、价值观混乱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总结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
2、党员的吸引能力。所谓党员的吸引能力,是指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不是仰仗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或手中的权力,而是仅凭本人的品格、能力、威望而对同志对群众所产生的聚合力量。吸引力是共产党员十分主要的能力之一。什么样的党员对群众有吸引力呢?先天下之忧而忧者,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者;品德高尚者;才能出众者;联系群众者;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者。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小,相似性越多,接触机会越多,吸引力越大。作为一名党员要群众喜欢你,首先要让群众熟悉你,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党员或党员干部,是不会得到群众的信赖与爱戴的,更谈不上吸引人们。心胸狭窄、气量很小的党员或党员干部,使人们敬而远之,只能加大心理距离,自然谈不上什么吸引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一个似乎完美无缺的人,反倒降低了他的吸引力。原因是他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因而党员尤其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心怀坦白、积极、忠诚,要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这样倒会增加对群众的吸引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先进性教育党员的角色认知和党员的能力待征(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