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压源产生的功率为( )。
(a)8W (b)?8W (c)16W (d)?16W
+ U - 4Ω 2Ω + 3U - I 8Ω + - S(t?0)
iR 5A o o iC ? uc? c?1?F
4V 图1 R=10Ω 图2
()?为( ) iR(0?)为( )10.如图2所示,uc(0?)?0,t?0时刻时S闭合,则,ic0,
在换路瞬间没有跃变的量是( )。
(a)0A (b)0.5A (c)5A (d)ic(0?) (e)uc(0?) (f)iR(0?)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如图3为不知其内部结构的有源线性二端网路N,Ⅰ为内阻为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Ⅱ为内阻为零的理想电流表。已知当开关S置于“1”位置时,电压表读数为8V;开关S置于“2”位置时,电流表读数为2A。画出等效电压源模型,并将其变换为等效的电流源模型。 图3 2.如图4电路中,电流源的功率
PIs? W;电压源的功率PUs? W,此
P?
时电压源是 (负载,电源);R1上的功率R1 W。
R1=2Ω
Us I R - + + 2A 12V 6Ω o o- Uab - +
图5 图4
3.写出电路端口伏安关系。(1)图5,Uab= 。(2)图6,u1= ,u2= 。(3)图7,Uab? 。
+a I R1 j?L2Uab*j?M j?L1
图6
-b * R2
图7
4.求电路的等效电阻或阻抗。(1)图8,Rab= 。(2)图9,Rab= 。(3)图10,Zab? 。
I+
3Ω I1 10?
3I1 -
?j5 +a 图8
图9
- 18V + I
Zabj10 10?
3A 3Ω 图11
6Ω
-b 图10
5.如图11,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6?电阻上的电流 A;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6?电阻上的电流为 A;当共同作用时6?电阻上的电流 A。 6.某无源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
00u??50?84.6cos?t?30?56.6cos2?t?10???????V,
00i??1?0.707cos?t?20?0.424cos2?t?50???????A,该非正弦周期电压有效值为
V,在u、i参考方向关联的条件下,二端网络吸收的平均功率是 W。
7.对称三相电源接星形对称负载,若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三相视在功率为6600VA,
0则相电流有效值为 A;当三相负载Z?100?36.9?,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P?
W。
三、列写图12所示电路的网孔方程。并写出支路电流I4、I5与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式。(10分)
四、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1)求戴维南等效电路;(2)当负载RL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功率,且最大功率PLmax是多少?(12分)
+a -b 图13 五、如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1000rad/s,L?6mH,C?200?F,求I1、I2。(8分)
1?j
?C
I1II32
8Ω j?L
图14
+
100?00VUs -
六、图15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5A,A2?10A,A3量图示法求电流表A的读数。(注:用计算法求出结果不得分。)(4分)
A2 A1 LR
图15
?15A。用相
A3 A o
C o
七、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于1端为时已久,t?0时接至2端,求t?0时的电容电压
uc?t?和电流i?t?,并画出它们的波形。已知R1?1?,R2?2?,C?3F,
Us1?3V,Us2?5V。(8分)
U s1
t=0 R1 1 io o o2 + + + uc Us2- - - 图16 C R2
《电路分析》试卷2 答案
一、
1(b) 2(a) 3(a) 4(c) 5(d) 6(a) 7(b) 8(c) 9(a) 10(a)(c)(e) 二、
1(16W、-48W、电源、8W)2(8V电压源与4Ω电阻串联、2A电流源与4Ω电阻并联)
didididiu?L?Mu??L?Mdtdtdtdt2123(Uab=-RI-Us、11221、U?(R1?R2)I?j?(L1?L2?2M)I)
???4(5Ω、43Ω、5Ω) 5(1A、-2A、-1A) 6(87.6V、78.4W) 7(10A、5278W)
三、
?(2?1?1)II?III?IIII?10?U I4=IIII-III
I5=III ???II?(1?1?2)III?IIII?0???II?III?(1?1?2)IIII?U??II?III?1四、
(1) UOC=16V RO=3Ω (2)RL=3Ω时获得最大功率 PLmax=21.3W 五、
XL=6Ω XC=5Ω Z1=4.8?53.1Ω Z=Z1-j5=2.88-j1.16=3.1??21.9?Ω
I1?六、
?UZ??100?0?3.1??21.9??32.3?21.9?A
I2???8I8?j61?810?36.9??32?21.9??25.8??15?
.I.IR七、
.IL.ICI?102?14.1A
.Uuc(0-)=2V uc(0+) =uc(0-)=2V i(0+)=3A uc(∞)=10/3 V i(∞)=5/3 A ??2s
uc(t)?10?(2?10)e?0.5tV?(3.33?6.67e?0.5t33)V (t≥0)
i(t)?5?(3?5)e?0.5t?(1.67?1.33e?0.5t33)A (t≥0)
《电路分析》模拟试题3
I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 1.图示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 联,其功率 + U - P= ,若P<0,则说明该元件 功率。
图题1.1 2.实际 源的内阻越大,其特性就越接近理想 。 3.电源不接负载时称为电源开路,电源被短接时称为电源短路。在实际工程中应当注意:实际 不能短路,实际 不能开路。
4.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实际上是该点到参考点的 ,两点间的电压是这两点的 ; 与参考点有关,而 与参考点无关。
5.求两点间电压的方法是:(1)选取绕行路径;(2)求绕行路径上各元件或各支路的电压;(3)求沿途各元件或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其和即为所求电压。若选取的路径是从电压的参考正极绕行到负极,则求和时各电压的取号规则是:沿绕行路径电压降取 ,电压升取 。并且电压与路径 。
6.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指出:当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独立源应为零,即独立电压源 ,独立电流源 。
7.通常将负载 与电源 相等时的工作状态称为匹配状态。此时,传输效率只有50%。在 中,宁可牺牲效率也要求电路处于匹配状态,但在 中则绝对不允许电路工作在匹配状态。(实验室、电力工程、通信与电子工程)8.电容元件的电抗XC= 、电感元件的电抗XL= ,均与频率有关,且二者对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电抗。利用这一点,可以用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构成各种各样的 电路。
9.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应设法提高。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在其两端 。
10.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不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时相电压对称,是因为 的作用。否则,相电压就不对称。所以, 要保持可靠且不能接开关或熔断器。
11.品质因数和通频带是RLC串联电路重要的性能参数,分别代表着电路的选频特性和失真性能的好坏。由幅频特性曲线可见,电路的品质因数越 ,其曲线越尖锐,选频特性就越 ,但是电路的通频带却越 ,失真就会越 。故,在设计电路时不能单纯的追求选频特性,而应二者兼顾。
12.时间常数?是表征电路 的物理量。?值越大, 的进程越 。
13.从全响应的分解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情况电路都会出现暂态分量和过渡过程。电路过渡过程的出现,与输入激励和动态元件初始状态的大小有关。若所求响应的 值与 值相等,则电路无过渡过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电分期末复习试题库(10套)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