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新型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3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新型题

(2013广州中考)2.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 0.4nm,碳纳米管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密度远小于钢,而强度远大于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是体积单位

B.碳纳米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 C.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制造防弹背心的材料 D.碳纳米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 【答案】C

【分析】这是一个信息题,考察学生对信息的读取能力。纳米为长度单位,A 错误;题目当中没有提供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能,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可制造不消耗能量的电动机,B 错误;“密度远小于钢,强度远大于钢”可判断纳米材料质量小,刚性强,可以制作防弹背心,C 正确;“分子的直径为 0.4 纳米,纳米管外部直径为几到几十纳米”说明纳米管材料比分子大,与 D 选项不符,D 错误

(2013广州中考)18.如图 14 所示,把一张轻质纸放在两本书上,沿纸面下方吹气,原平整的纸会从两书间的空隙下陷,据此推断空气对下陷纸片上、下表面的压强哪个小?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现象:

【答案】下表面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分析】此处考察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2013广州中考)19.图15是薄纸制成的下端开口,容器的容积为1m3,所用薄纸重量为0.5N,容器内空气重量为____N,容器(含其内空气)的总重量为______N(空气质量为 1.29kg/m,g=10N/kg), 为了使容器悬浮在空中,你要用________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内空气的重量 减少______N,容器才能悬浮在空中,此时容器内空气密度________容器外空气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12.9 13.4 加热使气体膨胀 0. 5 小于 【分析】此处考察质量密度、浮力(物体沉浮条件)。通过ρ =

3

m ,可以算得空气的质量为 1.29kg。 V再通过 G=mg,算得空气重量为 12.9N。总重量 G 总=G 空气+G 容器=13.4N。使容器中空气减少最直接的方法:加热使气体膨胀,溢出空气。

要使容器悬浮,则容器所受浮力 F 浮=G’总。计算 F 浮=ρgV=12.9N,原 G 总=13.4N,因此需要减少 0.5 N 空气。此时容器整体密度与空容器外气密度相等,则容器内空气密度要小。

(2013河南中考)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安培命名电流的单位,以_________命名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牛顿 力(或欧姆 电阻;焦耳 能量等)

【评析】本题主要是对物理学史的简单考查,初中物理中出现的物理学家及其重要贡献。 (2013河南中考)8.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小丽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 A.身高16m B.质量40kg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 【答案】A

【评析】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中的生活常识的估测。A选项,中学生身高约为1.5m-2m,所以A错误。 (2013重庆中考)13.重庆市某中学校初三年级全体师生,在新课标物理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指引下,开展了“摇绳发电”活动,如图9所示。教师指导学生用灵敏电流计、导线(代替摇绳)组成闭合电路,当导线(摇绳)切割地磁场磁感线时,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探究了电磁感应的奥秘并体验了利用地磁场发电的乐趣。请参照示例写出这次活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图9

示例:物理现象:同学蹬地跳起 物理知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答: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答案开放型。

分析: 从力学、电磁学和能量等方面入手,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相应的物理规律. 解答: 解:物理现象或物体对应的物理知识如下表:

编号 现象和物体 示例 同学蹬地跳起 1 2 同学摇绳 同学落地 相关的物理知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4 5 6 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有感应电流产生 摇绳切割地磁场获得电流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跳到空中的同学 站在地面的同学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和支持力平衡 点评: 此题属于答案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这类题目的特点是:

难度一般都不大,但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将实际情景与物理规律恰当地联系在一起, 23.(8分)(2013?湘西州)简答题

(1)公安部门规定,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试简要说明使作安全带的作用. 答:

(2)如图所示,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什么现象?请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答:

考点: 惯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浮沉的应用. 分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刹车时,如果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2)鸡蛋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自重不变;向水中加盐,增大了水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增大了鸡蛋受到的浮力,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 答:(1)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2)由于新鲜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大,新鲜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后,盐水的密度上升,导致新鲜鸡蛋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新鲜鸡蛋会上浮. 点评: (1)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需要学生认真体会身边的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本题综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时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

6.(2分)(2013?苏州)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 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 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考点: 分子的运动;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重力. 专题: 社会热点综合题. 分析: (1)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 (2)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 (3)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10

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

m)的2万倍,计算其直接,可以确定其单位. 解答: 解:A、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错误. B、PM2.5在空气中,在地球附近受重力作用.选项错误. CD、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6﹣10m)的2万倍,所以其直径为:D=20000×10﹣10m=2×10m=2μm.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PM2.5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经过本题学生对其大小,受力情况有更深的理解. 11.(2分)(2013?德州)LED灯带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芳芳同学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所示.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

A. 一只LED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B. 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 LED灯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 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考点: 半导体的特点.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1)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接入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 (2)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元件相互影响; (3)LED灯工作时不发热,说明电能没有转化成内能; (4)LED灯的材料是半导体,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A、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的,所以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也不能工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说明电能没有转化成内能,而是转化成了光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说明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LED灯为题,考查了物理知识的运用,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17.(2分)(2013?东营)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压强变小,周围冷空气填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结合题意,可从密度变化的角度分析空气流动的原因,从而做出合理的解释. 解答: 答: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压强变小,周围冷空气填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一句民谚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找准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关键. 23.(6分)(2013?东营)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台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一电路叫“热电偶电路”.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 两接点间的温差/℃ 电路中的电流/10A ﹣10 0.00 1 0.01 100 0.64 200 1.42 300 2.29 500 4.17

请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说明:

(1)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 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 ;

(2)根据热电流的特点,猜想并写出热电偶电路的一种应用: 制成温度计(将图中的G端焊接在一起作为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到被测温度t处保持D端接点温度t0稳定.并将灵敏电流 表盘按温度刻度.即可用来测温度) .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 (1)本题中所描述的“热电偶电路”有着奇怪的原理,同时却有着较为简单的结构,从结构看,必须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相串联,再分别在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便可得到热电流; (2)既然是通过温度差来获得热电流,我们可以设想从这一角度,通过改变温度差来获得不同的电流,而此时电流的大小直接受温度差大小的影响,从而可制成间接测量温度的装置.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组成“热电偶电路”的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丝形成闭合电路,且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两接点间有温度差时,电路中才有热电流,而且温度差越大,电流也越大.据此可得出,产生热电流的条件是: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 (2)根据热电流的特点及产生条件可知,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大小,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可将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计,控制两接点中的一个点的温度不变,将另一个点的温度作为被测温度,即可通过电表反映出其温度值的大小.即其可行的应用为:可制成温度计. 故答案为: (1)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 (2)制成温度计.(将图中的G端焊接在一起作为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到被测温度t处保持D端接点温度t0稳定.并将灵敏电流表盘按温度刻度.即可用来测温度.) 点评: 本题的原理较为奇怪和深奥,是同学们较难理解的,但从对这一原理的介绍来看,此装置的结构并不复杂,而且相关的条件也只有两个,即用不同金属丝组成闭合回路和两连接点之间有温度差;因此,结合描述和插图进行分析,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本题中的两个问题.

15.(3分)(2013?日照)某型号天燃气泄漏检测仪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与天然气浓度β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用此仪器检测天然气是否泄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B. 天然气浓度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C. 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 无论天然气浓度怎样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性质,由电阻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及R0两端电压的变化. 解答: 解: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故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增加,即电流表示数增大,由U0=IR0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这时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所以A、C说法错误; 由图乙可知气敏电阻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减小而升高,故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但是根据欧姆定律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R0的阻值,而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所以B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知及欧姆定律的使用,从图中得出气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新型题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新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645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