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C )。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2、作用在物体A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表为(B )。

A F1?F2 B F1?F2 C F2?F1 D F2?F1

3、F=100N,方向如图示。若将F沿图示x,y方向分解,则x方向分力的大小

F2 F1

A Fx=____B__ N,y方向分力的大小Fy= ____C___ N。 A 86.6 B 70.0 C 136.6 D 25.9

4、若力F在某轴上的投影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则该力在另一任意共面轴上的投影( D )。

A 等于该力的大小 B 一定等于零 C 一定不等于零 D 不一定等于零

5、刚体在四个力作用下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 A )。

A 一定通过汇交点 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6、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选的投影轴( A )。

A 一定要相互垂直 B 不一定要相互垂直

7、汇交力系的合力通过汇交点,表示为( B )。

A FR?F1?F2?......?FN B FR?F1?F2?......?FN

8、图示两种桁架中,1杆的内力为( C )。

A 在(a)中不为零,在(b)中为零 B 在(a)中为零,在(b)中不为零

C 在(a)(b)中均为零 D 在(a)(b)中均不为零

9 将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B )。

A 一个力 B 一个力偶 C 平衡 10、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 A )。 A 刚体 B 变形体

11、大小相等的三个力F1、F2、F3、分别作用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上,若AB=BC=CA,这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则该力系( A ) A 合成为一个力偶。 B 合成为一个力。

C 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1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适用于( A )。

A.刚体 B.变形体 C.刚体和变形体 D.刚体系统 13、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在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C )。 A.平衡 B. 不平衡 C. 不一定平衡

14、若某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则该力在另一任意共面轴上的投影为(C )。

A.也等于该力的大小 B. 一定等于零 C. 不一定等于零 D. 一定不等于零 15、某刚体在五个空间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有四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则第五个力的作用线( A )。

A. 一定通过汇交点 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16、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所给的条件是(C )。

A.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B.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C. 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17、图示结构受力F作用,杆重量不计,则A支座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D )。 A.

FF3F B. C.F D. 223

18、图示杆系结构由相同的细直杆铰接而成,各杆重量不计。若FA?FC?F,且垂直BD,则杆BD的内力FBD?( C )。 A.?F(压) B.?3F(压) C.?3F3(压) F(压) D.?23

19、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A,FB满足FA??F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B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0、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FR'?0,主矩M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D )。

A.FR'?0,M2?0B.FR'?0,M2?M1C.FR'?0,M2?M1D.FR'?0,M2?M1 21、图示系统只受F作用而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呈3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D )。

A.0° B.30° C.45° D.60°

22、图中的四个力偶中( A )是等效的。

A.a与b B.b与c C.c与d D.a与b与c与d

a) b) c) d)

23、如图所示,刚体受三力作用,并且三力均不为零,则( A )。 A.情况(a)刚体不可能平衡 B.情况(b)刚体不可能平衡 C.两种情况都不能平衡 D.两种情况都可能平衡

(a) (b)

24、三力平衡定理是( A )。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若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5、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F2(如图所示),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合力可以表示为( C )。

A、F1-F2 B、F2-F1 C、F1+F2 D、不能确定

26、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A、FB,若满足FA??F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B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B、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C、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7、如图所示的楔形块A、B,自重不计,接触处光滑,则( C )。

A、A平衡,B不平衡 B、A不平衡,B平衡 C、A、B均不平衡 D、A、B均平衡 28、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C )。 A、滑动矢量; B、自由矢量 C、定位矢量

29、如图所示的系统只受F作用而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角则斜面倾角?应为( D )。

A、0° B、30° C、45° D、60°

30、如图所示,将大小为100N的力F沿x、y方向分解,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A )。

A、0; B、50N; C、70.7N D、86.6N

31、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搬移到构件BC上,则A、B、C三处反力的大小( C )。

A、都不变; B、A、B处反力不变,C处反力改变; C、都改变; D、A、B处反力改变,C处反力不变。

32、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R'?0,主矩M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 C )。

A、R'?0,M2?0 B、R'?0,M2?M1 C、R'?0,M2?M1 D、R'?0,M2?M1

33、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F的三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C );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A );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 C )。

AF; B、2F; C、0 ; D、F2

二、填空题。 1、位移受限制的物体称为_________,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_________。 答案:非自由体;约束体

2、一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B为力系平面内的另一点,且满足方程

?MB(F)?0。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系简化为_________。

答案:过A,B两点的一个力

3、若一平面平行力系中的力与y轴不垂直,且满足方程?Fy?0。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力系简化为_________。 答案:一个力偶

4、图示结构中支座A 的约束力FA?_________,并图示方向。

答案:F(?)

5、在AB 梁上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支座约束力FNA=_________,

FNB=_________。图示方向。

答案:3M/2L(?);3M/2L(?)

6、平面力偶系的合力偶矩M=_________,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 答案:M??Mi;?Mi?0

7、图示桁架。已知力F1=_________; 杆2内力1、F2 和长度a。 则杆1内力FF2=_________; 杆3内力F3=_________。

答案:0;F;0 1(压)

8、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的物体。 答案:不变形

9、在作用于刚体的力系上增加或减去一组__________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答案:平衡

10、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是这个力系的__________。 答案:合力

11、两物体相互作用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用线相同、指向__________,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答案:相反

12、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__________投影的代数和。 答案:同一轴上

13、力偶无合力,所以力偶不能与一个__________平衡。 答案:力 14、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任一指定点,但必须在该力与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__________。 答案:原力对指定点之矩

15、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该点之矩的__________。 答案:代数和

16、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__________,而与矩心无关。 答案:力偶矩

17、全约束力与法线的最大夹角φm称为__________。 答案:摩擦角

18、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一对平行力称为__________ 。 答案:力偶

19、计算图中力F对O点的矩为__________ 。 答案:MO(F)??Fb

20、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

态 。 答案:保持不变

2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力偶等效。 答案:力偶矩相等

22、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主动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小于摩擦角时,不论该合力大小如何,物体总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 答案:自锁

23、图中力F对点O的矩为 。

答案:MO(F)?Fsin?l2?b2 24、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处于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两

力 , , 。

答案:等值;反向;作用线共线

25、已知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且满足方程?MB?0(B为力系平面内的另一点),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可简化为_________ 。 答案:通过B点的一个合力

26、在边长为d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内,作用一平面任意力系,该力系向A点简化:?MA?0,向B点简化:?MB??Fd(顺时针转向),向D点简化:

?MD。则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_________(需说明大?Fd(逆时针转向)

小和方向) 。

答案:合力FR,大小FR?2F;方向沿AC。

27、平面力系如图示,已知F1?F2?F3?F4?F,则(1)力系合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2)力系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3)力系合力的方向和位置画在图上。

答案:(1)合力FR?2F;(2) 合力作用线距O点的距离为d?(2?1)a;(3) 2

28、已知平面平行力系,诸力与y轴不垂直,且满足方程?Fy?0,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可简化为_________ 。 答案:简化为一个力偶

29、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_________ 相同,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就相同。 答案:力偶矩

30、如图所示力系中,F1?F2?F3?F4?F,此力系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_________,此力系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_________。

答案:主矢:22F(↗),主矩:2Fa(逆时针转向);合力:22F(↗) 31、四连杆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机构中AB≠CD,则M1及M2的关系为_________。

答案:M1CD?M2AB

32、不计重量的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DBE在D处铰结,如图所示。若系统受力F作用,则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_________,方向_________。

答案:2F;垂直向上

33、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合力位于 。 答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34、均质立方体重P,置于30°倾角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摩擦系数fs?0.25,开始时在

拉力T作用下物体静止不动,然后逐渐增大力T,则物体先 (填滑动或翻倒);又,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T的最大值为 。

答案:翻倒;T=0.683P 35、均质曲杆AB段长为L。要使BC段保持水平且曲杆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则BC段的长度应为 。

答案:

1(3?1)L 2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构件由四部分铰接而成。不计各构件自重,已知尺寸a,求在水平力P作用下,支座A、B、C、D处的约束反力。

答案: 对图(e):

?F?Fx?0,?FAcos45??FE'cos45??P?0 ?0,?FAsin45??FE'sin45??0

y解得 FA?对图(d):

22P,FE'?22P

?Fx?0,FEcos45??FFcos45??0 ?0,FB?FEsin45??FFsin45??0

FF?22?Fy解得: FB?P,对图(c):

P

?Fx'?0,FF'cos45??FGcos45??0 '?0,FF'sin45??FC?FGsin45??0

'FG?22?Fy解得: FC??P,对图(b):

P

FD?22P

(b) (c) (d) (e)

2、如图所示,梁AB上作用两个平行力F、F'和一个力偶M。已知

l?5cm,a?1.0m,F?F'?30kN,M?202kNm,转向顺时针,不计梁自重。试求支

座A、B的约束反力。

解:

(1) 取梁AB为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

(3) 列平衡方程。

?Mi?0,aFcos45?M?lFBcos45?0

解得 FB?2kN

FA?FB?2kN

3、如图所示结构。已知M?2Fl,其余尺寸如图,试求A、B支座的约束反力。

(a) (b)

解:(1)受力分析。 (2)列平衡方程。

FAx?F

?M?0,FB?1.5F

Fl?M?lFB?0 2FAy?FB?1.5F

4.如图所示,四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0.4m,O1B=0.6m,作用在OA上的力偶矩M1?1N?m。各杆的自重不计。试求力偶矩M2的大小和AB杆所受的力。

(a) (c) 解:

1)取A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 2)取O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c). 列平衡方程:

?Mi?0,FBA?OA?sin30?M1?0

解得:

FBA?5N(方向如图) 3)取O1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d). 列平衡方程:

?Mi?0,M2?FAB?O1B?0

由于FBA?FAB 求得 M2?3N?m

(b)

(d)

(((

5、在如图所示刚架中,已知q?3kN/m,F?62kN,M?10kN?m,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a)

解: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 列平衡方程:

(b)

1F?0,F?q?4?Fcos45?0?xAx2

?Fy?0,FAy?Fsin45?0A

?M11?0,MA?Fcos45?4?q?3??3?M?Fsin45?3?0

23解得:

FAx?0,FAy?6kN,MA?8.5kN?m

6、如图所示,两等长杆AB与BC在点B用铰链连接,又在杆的D、E两点连一弹簧。弹簧的刚性系数为k,当距离AC等于a时,弹簧内拉力为零。点C作用一水平力F,设

AB?l,BD?b,杆重不计,求系统平衡时距离AC之值。

(a)

(b)

解: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由?MA(F)?0,FNC?0

解得: FNC?0

再研究BC杆,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列平衡方程:

?MB(F)?0,Flsin??FKbsin??FNClcos??0

解得: F?FKbl 当AC=a时,设弹簧原长为D'E',则

D'E'?bla 当AC=x时,DE?blx 弹簧的变形量 ??DE?D'E'?bl(x?a) 由 FK?k??kbl(x?a)?Fbl (c)

解得: x?a?Fb2() kl7、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c)

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 列平衡方程:

?Fx?0,FBx?FNCsin??0 ?Fy?0,FBy?FNCcos??0

?MB(F)?0,FNCacos??M?0

解得:

FMNC?acos?,FMMBx?atan?,FBy??a

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列平衡方程:

?Fx?0,F?F'AxBx?0 ?Fy?0,F'Ay?FBy?0 ?MA(F)?0,M'A?FBya?0

解得:

(b)

'FAx?FBx?FBx?Mtan? aM''FAy?FBy?FBy??,MA?FBya?FBya??M

a8、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解:

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 列平衡方程:

?Fx?0,FBx?FNCsin??0 ?Fy?0,FBy?FNCcos??0

?MB(F)?0,FNCacos??0

解得: FNC?FBx?FB?y0 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 列平衡方程:

?F?0,F'xAx?FBx?0 ?Fy?0,F'Ay?FBy?0

?M'A(F)?0,MA?FBya?M?0

解得:

(c)

FAx?FAy?0,MA?M

9、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c)

解: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 列平衡方程:

?Fx?0,FBx?FNCsin??0 ?0,FBy?FNCcos??qa?0

a?0 2?Fy?MB(F)?0,FNCacos??qa?解得:

FNC?qa11,FBx?qatan?,FBy?qa

2cos?22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列平衡方程:

?F?Fx'?0,FAx?FBx?0 '?0,FAy?FBy?0 '(F)?0,MA?FBya?0

y?MA

解得:

MA?q211a,FAx?qatan?,FAy?qa 22210、如图所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连续梁在A、B、C处的约束力。

(a)

(b) (c)

解:

先研究BC梁,受力分析如图(c). 列平衡方程:

?F?Fx?0,FBx?FNCsin??0 ?0,FBy?FNCcos??0

By?M(F)?0,FNCacos??0

解得: FNC?FBx?FBy?0 再研究AB梁,受力分析如图(b). 列平衡方程:

?F?Fx'?0,FAx?FBx?0 '?0,FAy?FBy?qa?0 '(F)?0,M?FAABya?qay?Ma?0 2解得:

FAx?0,FAy?qa,MA?q2a 211、如图所示,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不计梁重。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a) (b)

(c)

解:

(1) 以CD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列平衡方程:

?F?Fx?0,FCx?0

?0,FCy?FD?q?2?0

y?MC?0,FD?4?q?2?1?M?0

解得:

FCx?0,FD?15kN,FCy?5kN

(2)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 列平衡方程:

?F?Fx?0,FAx?0

?0,FB?FD?FAy?q?4?0

y?MA?0,FD?8?q?4?4?FB?2?M?0

解得:

FAx?0,FB?40kN,FAy?15kN

12、平面悬臂桁架所受的载荷如图所示。求杆1、2和3的内力。

(a) (b)

(c)

解:

用截面法取分离体如图(b)所示,列平衡方程:

?M?MD(F)?0,?F1?CD?2F?4F?6F?0 (F)?0,?F1?EG?2F2?2F?2F?4F?0

39AB?,44EG?123A?B

2G其中 CD?解得:

F1??5.333F(压),F2?2F(拉)

再研究C点,受力分析如图(c)所示,

?F其中

y?0,F2?F4sin??F?0

sin??GE?0.6 CG解得 F4??1.667F(压)

13、桁架的载荷和尺寸如图所示,试求杆BH、CD和GD的受力。

(a) (b)

(c)

解:

(1) 节点G:(2) 节点C:

?F?Fy?0,FGD?0 ?0,FHC?0

y(3) 整体,受力如图(b)所示:

?MB?0,15FRE?10?60?5?40?0

FRE?26.67kN(?)

(4)截面法,受力如图(c)所示:

?MH?0,?5FCD?5?60?10?26.67?0

FCD??6.67kN(压)?Fy?0,?2FBH?60?26.67?0 2FBH??47.1kN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在线全文阅读。

理论力学B试卷题库选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20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