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 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 )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 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 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 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 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课件出示 22)(板书:安静 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 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 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 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 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 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设计意图:通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过关键词的重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1.(课件出示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生对词语的理
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解,同时也使学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24)“美丽的学校、生掌握了朗读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的方法。】 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 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 着赞美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充分理解全文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的”读重音。)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作者表达的思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想感情,并读出】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这种感情。 再读一遍。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dǎi zú 景颇族 ā chānɡ zú 傣族
一定要细心dé ánɡ zú 阿昌族
jǐnɡ pō zú 德昂族 hàn zú 汉族 2.我能填。
píng dài hú ( )坝 ( )表 ( )蝶 ( )果 ( )领 二( ) ( )等 爱( ) ( )水 3.我会选: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 宁静 平静)。
(2)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 宁静 平静)。 4.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参考答案
1. dǎi zú jǐnɡ pō zú ā chānɡ zú dé ánɡ zú hàn zú 傣 族 景 颇 族 阿 昌 族 德 昂 族 汉 族 2. 坪 苹 平 代 带 戴 蝴 胡 湖 3.(1)宁静 平静 (2)安静 宁静
4.(1)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2)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3)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
【板书设计】
服装鲜艳
美丽: 山花烂漫
1大青树下的 团结:多民族 好朋友 民族 欢乐: 唱歌 跳舞
祥和:安静 学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