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成因 风 冬季 向 夏季 东亚(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概念 过境前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天气 过境时 过境后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降水的分布 天气举例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 举例
气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上升 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下沉 多晴朗、干燥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5月,雨带从南部沿海登陆; 6月中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月中下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等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夏威夷高压脊) 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其对应的自然带分布图。
注意!要记住世界9大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形成的原因、植被。才能很好判断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下表的三步进行 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热)月气温 一句 气温变化 因素变化 6、7、8月气温高 12、1、2月气温高 最冷月的气温>15℃ 最冷月在0℃~15℃之间 最冷月在-15℃~0℃之间 最热月<15℃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的季节分夏雨型 多雨型 年降水量>2000mm 年降水量>700 mm 年降水量1500 mm 年降水量750~100 mm 结论 北半球 南半球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配(降水类型) 年降水量>1000 mm 年降水量500~800 mm 冬雨型 少雨型 年降水量300~1000 mm 年降水量 <25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气候 要留意特殊点,(常考)例如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在地图上找出下列各地) ①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附近又有暖流经过,形成了较强的地形雨
②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形成不了对流雨) ③巴塔哥尼亚高原(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安第斯山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④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搬到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寒流的经过)
水循环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要对应好位置)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洋流图的记忆,也许有点难记住,建议大家把简图画出来, 记忆的技巧是北半球是8字型,南半球是0字型。其中有共 性的,在记忆中。而且它箭头方向跟我们的书写习惯一样。 注意:印度洋的洋流比较特殊,跟季风气候有关,可以用风向 来辅助记忆。夏季西南风对应顺时针,冬季东北风对应逆时针。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寒流:降温减湿。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
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地理信息技术 概 念 遥感技术(RS) 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航和定位的系统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计算机软、硬件 技术装备 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机(用户设备)
资源调查: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水应 用 污染、森林病虫害、大气监测和天气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 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预测、表达应用等 军事、交通出行的导航、定位 我国省级行政区口诀: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 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 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 归西南 西北还有陕甘青
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
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一些重要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黑河--腾冲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