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9)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对流层在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平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增加(臭氧层吸热)。 20、高层大气与电离层

平流层顶上的大气称为高层大气。在其80-500km的高空存在着若干个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21、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条件:太阳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2、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

五带是地球表面热量带的粗略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南、北温带又可以分出亚热带、亚寒带等热量带,但北半球的亚寒带并不一定在北极圈以南,也可能在北极圈以北;亚热带也可能到北回归线以南,这都是一种粗略的划分。

温度带是我国根据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分出的热量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23.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24、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削弱作用

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有两层含义。 25、反射与散射

被反射的太阳辐射全部回宇宙空间,反射无选择性。

散射中的一部分到达地球表面,颗粒大的物质如尘埃、较大的水珠等散射无选择性,颗粒小的物质如空气分子散射有选择性。 26、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

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 27、城市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上升气流强(运输水汽),且城市上空尘埃较多(凝结核多)。 28、热力原因与动力原因

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极地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称为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是由于空气聚集下沉或辐合抬升而形成的称为动力原因。 29、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30、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31、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

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空气的运动状况。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北半球中纬度气旋前方是暖锋,后方是冷锋。热带气旋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气旋,当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或飓风。

32、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和高山冰川补给 河流的不集中两个。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是发生在春季,春天到了温度回升,在冬季所产生的冰雪此时融化 补给河流,因此形成春汛。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不同,它的冰川形成并不是在冬季,而是常年结冰的,但到了夏季,一年温度最高时期,会有大量的冰川融化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33、山岳冰川与大陆冰川 按冰川所处的位置、形状和规模,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种。中、低纬度的高山雪线以上形成的冰川称为山岳冰川,呈舌状。大陆冰川分布于南极及格陵兰岛内部,呈盾状。

34、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气温可能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35、台风与飓风 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36、海陆风、山谷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山谷风:由山顶与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局部地区的风。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夜

晚由山坡吹向山谷。 37. 暴雨与风暴潮

暴雨:24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风暴潮:由于风暴或台风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现象。 38、波浪、潮汐与洋流 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由风、海底火山或地震等引起,海水质点作圆周运动。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风暴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9、寒潮与寒流 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有大幅度降温。 寒流:洋流的一种,与暖流相对。 40、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

硫酸型酸雨主要由于含硫煤燃烧而引起(有色金属冶炼时也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主要因汽车尾气排放而引起,发达国家的酸雨多是硝酸型酸雨。 41、气旋型大洋环流与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洋流系统):分布于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没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9)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01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