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我国秦淮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冰期、冰层) Ⅰ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题型中选择题多为“组题”,通过题首提示,用若干个相关问题来考核一个完整的知识块。题首提示可能是图像资料也可能是数据资料或文字资料,综合性强,注重读图例的题首标注是读图的关键,读图要完整,基本扫一遍后,抓住重点,常有对比的两项或多项,将它们下面各自划一下线,不明白就暂且放着继续读题目,因为有时题目问的可能和看不懂的东西跟解题无关。用笔划出重点部分,与问题所提及的时空范围。若仍无法解决的话就先回题干,图注,图标。分析一遍。

注意:做地理选择要细心和耐心。因为细心才能去发掘题中的知识点,耐心是因为地理的选择题需一定的分析时间,也许是文综中耗时最多的,比起政史选择那一目了然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地理在试卷上排在最前,必须做好了,后面的题才有信心。 方法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见.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技巧是根据题意逐一排除错误选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而且在遇到难题是或自己不熟悉的题目时依旧可以使用的。 例1(2010广东高考*2)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

1),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此题咋看,不知选什么好,这样不如一个个看一下。读完图和题我们知道两者很明显的温度差异和降水差异,看A,B项,对应右边的图注,A,B说的相反了,明显错误,排除!如果C高原山地气候看起来不大熟悉的话就看一下,看D,温带季风我们熟悉最低温就是他的标志,最低温度在0度到-10度,一看高出了,也错。所以选C。

例2.(2010广东高考*6)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5~6题

6.水

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读图后和题干后我们会发现有我们熟悉的南方 ,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经济发展好,属于比较匹配较好的,所以南方可第一个排除掉,我们常知北方旱情严重,看图例确实水少人多地广。所以排除南方取北方后是B。再检查一下,在看一下其它两个是否与图符合.西南水多却人少没人用是不,浪费呀,西北的人少地少自然水少, GDP也不高,有点类似南方比较均衡。 方法二﹑优选法

优选法就是直接判定法,认真阅读题干,明确其表示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等.四个选项如果都有符合题干的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 “主导”“主要” “第一” “核心”等字样,那就采用优选法进行取舍.

例(2010广东高考11)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增迁移模式图”(图4),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本题在作答是最大的干扰项是C,其中A、D错得比较明显,城市化初期是人口向市中心集聚,而D人口并没有往市外或农村迁,是在郊区,是故不会减少。而C项的空心化在刚开始看起来会认为是正确的,但仔细研究会发现问题,该市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看一下迁出的人数来看,就迁往郊区的四十多万,会使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吗,更可能是市区人口太多了容纳不下,房价的上涨,并不一定就空心化了。所以最有可能推测出来的是B项。空心化没有很好的依据。 方法三、图解法

图解法是通过画辅助图来答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图解能显现答题的思维过程,避免由单纯的想象而发生的思维失误,灵活运用图解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学科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有关,而这其中又有不少是无图考图题.对于此类题目,运用图解法,画出有关的图形,注意突出要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例:南极的两个考察站是长城站(62°13′59〃S, 长城站(62°13′59〃S,58°58′52〃W)

58°58′52〃W)和中山站(69°25′S,76°10′E), 那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中山站69°25′S,76°10′E) A. 东南 B.东北 C. 西南 D.西北+

由于此题的数据比较复杂,假如靠想象的话,难度较大,容易大意地败在这些基础题上面,对付此类问题,只需画一下图,便一目了然了。并且不容易出现差错。检查起来也是很方便。

方法四、再现转移法

心理学认为识记过的知识重现在人们面前时,能准确地把它们再现出来.不过这种类型的题目在高考中已不多见,但决不能忽视,在复习中必须夯实基础知识. 若出现的题目未曾见过的话,可以再现转移,将不熟悉的事物转化为根据本质特征相似的的我们熟悉的事物。 例如,问印度的班加罗尔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如果此时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没关系,找找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写下来,再把我们学过美国的硅谷,全都套上就得了。 方法五、先易后难法

考试难免会遇到一些题目令人拿不定主意.一时答不出或根本不理解的难题暂且放下,在该科选择题做完后再来看一下,如果还是没办法的话把知道可以排掉,再挑上一个写上。每科选完就涂上卡。不要等到最后涂卡,这样容易涂错位置,并且一急会把可以排除的也选了下去。每一科写完就涂卡,数目少可以检查得比较好,并且数目少涂错对一下,马上就可以发现。.漏掉的机会比较少。

※在做题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记下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 Ⅱ主观题的方法与技巧

N (答题注意:

1.首先要强调的是要打破心理障碍,勇敢的写,错了也不怕,现在还不开始练习写,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简答题千万别放空,把自己觉得最有把握的放在前头,把不确定的一些放在后面。总之,不要在试卷上留下遗憾,不会就狠一点,把类似的抄一遍。地理大题分数是最高的,书写量最少的,以致很多学生答大题喜欢从地理开始,因为书写量少,耗时弹性变化小。不要吝啬,政治历史写得密密麻麻的,就给地理一堆空白,其实很吃亏的,会发现文综怎么上不了

2.填空题要注意填写规范,如写是省份的简称,却写成了全称,就浪费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5)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地理高考知识(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01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