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亲子数学班A班教案(37-39个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亲子数学班教案

总体教学目标:积累数学经验,使幼儿初步形成数学概念,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方法,促进数学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和蒙氏教具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专心、细心、耐心等品质、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发展。 教育目标:1、数前准备工作,了解分类、对应与对称关系。 A班 2、认识十以内的数字数名与数量的名称及对应关系。 3、学会10以内数字的书写方法。 主题活动:⑴ 按颜色分类 ⑵ 排列形式卡 ⑶ 砂数字板1-5 ⑷ 砂数字板与实物对应(1-5) ⑸ 对应 ⑹ 数数看 ⑺ 砂数字板6-9 ⑻ 数棒与砂数字板的对应 ⑼ 数棒 ⑽ 纺锤棒箱 ⑾“0”的游戏 ⑿ 数字与筹码的对应 教育目标:1、了解十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B班 2、认读100以内的数字,数名 主题活动:⑴认识彩色串珠棒 ⑵彩色串珠棒与形式卡的练习 ⑶比较多一和少一 ⑷9的组合 ⑸ 9的分解 ⑹数棒合10 ⑺ 金色串珠 ⑻塞根板(Ⅰ) ⑼塞根板(Ⅱ) ⑽金色串珠棒与彩色串珠棒 ⑾100串珠链数字标签 ⑿100以内数字排列

教案设计流程:⑴接待工作:使宝宝和家长有序的进入活动室。

⑵走线活动:稳定宝宝情绪,锻炼平衡能力,使宝宝和家长能更快的融入活动氛围。 ⑶主题活动展示:教师展示主题活动内容。

⑷主题活动延伸:巩固主题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锻炼学习的机会。

⑸幼儿自由操作:遵循蒙氏教育理念,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操作较具。 ⑹社交礼仪培养:培养幼儿社交行为,让幼儿更好的融入群体生活。 ⑺互动游戏:增进亲情关系,锻炼幼儿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发展 ⑻结束活动:善始善终,使整个亲子活动具有完整性。

1

亲子数学班教案所需蒙氏教具:

名 称 数棒 彩色串珠棒 数数看 砂数字板 数字卡片 数字与筹码 数 量 塞根板(Ⅰ)、(Ⅱ) 100以内数序板 金色串珠棒 纺锤棒箱 100串珠链及标签

亲子数学A班第一周活动(37-39个月)

(一)主题活动:按颜色分类

(二)教育目的:1、尝试三种颜色的正确分类。 2、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3、练习两指捏物。 4、秩序感的培养。 (三)准备材料:

1、白色的小碗:1个,碗底贴有“错误订正点”,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碗内盛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料珠各10粒。

2、白色小碟:3个,碟心分别贴有“错误订正点”(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各一个。 3、小工作桌一张(桌子放平后,大约离地30厘米左右)

(四)活动过程:

2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家

长们来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3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环节。

四、引导展示工作(5-10分钟)

1、取工作桌:主班教师将准备好的工作桌摆好。 2、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1)“颜色分类”

过程:◆主班教师用托盘将教具端放在工作桌上介绍教具名称。

◆ 取下白色小碗放在工作桌中间,3个小碟子横向排列在小碗上方,空托盘放在工作桌的左上角。 ◆ 将珠子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碟中:

⑴、 指着碗中红色的珠子说:“这是红色的珠子”再指着1个碟中的红色错误订正点说:“这是红

色的点。”

⑵、 张开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取出一粒红色珠,放在贴有红色错误订正点的碟子中,请宝宝们回

答这两种颜色是否一样。

⑶、 宝宝确认后,教师将小碗中所有红色的珠子一粒一粒取出放到贴有红色错误订正点的小碟中。 ⑷、 小结:“红色的珠子要放在有红色点的小碟子里。”

⑸、 参照此法,操作蓝色和黄色的珠子,可请感兴趣的宝宝来取珠,并放到相应的小碟子里。将

珠子分好后,教师用三阶段教学法复习颜色红黄蓝。

⑹、 活动结束后,要将碟中的珠子分别倒回小碗中,并将工作桌收好,提示:“玩具不玩了要放回

原处。”

3

⑺、 教师讲解教育目的及家庭延伸。

家庭指导:分类是宝宝在接触数学教育之前的准备活动,在家中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宝宝去进行分

类练习,如:“分水果,把橘子放在一起,把苹果放在一起;还可以在吃饭前让宝宝帮妈妈把碗、盘子、筷子分开等等。

2、延伸活动:给天线宝宝分球(10分钟)

教育目的:⑴锻炼宝宝骨骼肌肉的大肌肉群运动,练习投掷动作,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⑵巩固复习按颜色分类。 ⑶激发宝宝参与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红、黄、蓝三色天线宝宝毛绒玩具各一个;小筐三个;红、黄、蓝三色小球若干放于一个大筐里。 活动过程:◆教师:“看完老师给小珠子分类,那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看看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什么?”

教师出示天线宝宝毛绒玩具,并用很兴奋语气说:“天线宝宝来了!!”引起宝宝兴趣。“宝宝们看,我们可爱的天线宝宝都是什么颜色的啊?”教师逐一出示,让宝宝们回答。回答完后教师表扬宝宝们真能干,“聪明的宝宝都说出了天线宝宝的颜色,天线宝宝告诉老师说他们喜欢玩小球,让我们送给他们一些球,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球,咱们来给他们分一分吧”

◆ 教师将天线宝宝横向摆放在一边并在每个天线宝宝面前放一个小筐,配班教师将准备好的红黄蓝色

小球盛放在一个大筐里拿过来,主班教师说:“现在老师这有好多小球,老师先来给天线宝宝分球,红色的小球给红色的天线宝宝”说完哪一个红色的小球放到红色天线宝宝前面的小筐里,黄色蓝色的小球分发同红色,老师演示完一遍说:“那现在请宝宝们来给天线宝宝分小球吧。”

◆ 家长引导宝宝取球并投放在每个天线宝宝前面的小筐里。等大筐里所有的球都分完后,活动结束。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颜色分类教具一套、塑料水果配对、数字配对卡片及部分感官班学过的教具、收好的工作桌若干(要

与家庭数相等)

过程:1、主班教师收好工作桌后,单腿跪在工作桌旁,请家长自己来取工作桌,。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桌子的家庭将工作桌放指定位置。

3、教师:“我们的宝宝刚才和老师一起玩了“按颜色分类”的游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玩写玩具呀,那现在就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玩具吧。”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4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秩序性的发展。 准备:《收玩具音乐》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刚才跟老师说他们的妈妈很想念他们,让他们回家呢,那我们

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导宝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这里”时停止音乐,

主班教师开始从身边的第一个宝宝开始:“我找的好朋友是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自己回答,然后老师和所有宝宝向他问好:“XX、XX,欢迎你!”

2、韵律操:我爱洗澡

教育目的:⑴锻炼宝宝肌肉骨骼的发展和身体的协调性。 ⑵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⑶增加宝宝欣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我爱洗澡》音乐

活动过程:◆主班教师:“宝宝们我们上周学的手指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再给老师做一遍吧。”要求家长一起

做。

◆ 宝宝做的真棒,那接下来呢,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律动操,音乐非常好听,操也很漂亮,你们

想不想学呀。那现在老师做一遍吧,你们也可以跟着我做。 ◆ 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教师示范动作。 ◆ 示范一遍后,请宝宝和家长一起来跟老师做。

5

◆ 根据宝宝兴趣和体能可多做几遍。

动作要领:

前奏:共五个八拍,前三个八拍:双手叉腰,下身左右扭胯。

后两个八拍:双臂弯曲搭肩,下身保持左右扭胯。

第一段动作:共三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双臂曲肘交叉放在胸前,双手搭肩,下身保持扭胯。 第二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搭在肩上,下身保持左右扭胯。

第三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手掌向前,两手同时向左各划两次圆圈,重复三

次,下身保持扭胯。。

第二段动作:重复第一段动作。

高 潮 部分:共四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双臂伸直,双手十指张开,分别向上下左右各转腕两次,下身

保持扭胯。

第二个八拍:前四拍双臂曲肘交叉放于胸前,双手搭在肩上,下身保持扭胯,

后四拍,双手伸出大拇指向左右各摆动六次。

第三、四个八拍:同前两个八拍。

间 奏:共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双手叉腰,下身左右扭胯。

后两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放于肩上,下身保持扭胯。 音乐重复一遍,动作同上两段动作。 高潮部分四遍,同上高潮部分。

尾 奏:同前间奏,最后一句时,双臂弯曲手掌向前,向左右分别画圆圈直至音乐结束。

七、结束活动:

准备:背景音乐

过程:◆主班教师:“能干的宝宝们已经帮助天线宝宝把球分完了,他们很高兴说谢谢小宝宝们,玩了好久

他们也该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休息了,让我们一起说再见儿歌吧”,

◆配班教师放结束音乐,主班教室在听背景音乐的同时带领宝宝们一起说再见拍手儿歌(“小宝宝快快来 ,我们一起,摆摆手,摆摆手,说再见,我们一起说再见,再见~~~”)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亲子数学A班第二周活动(37-39个月)

6

(一)主题活动:形式排列

(二)教育目的:1、尝试用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2、观察能力的培养。 3、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准备材料: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装在三个盘子中)

、 2、形式排列卡3张:纸质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

向的箭头,形式卡要大而

3、牙签若干。

▲ 形式排列卡(例)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

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家长们来

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环节。

7

四、引导展示工作(10-15分钟)

1、取工作桌:主班教师将准备好的工作桌摆好。

2、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1)形式排列

过程:◆主班教师用托盘将教具端放在工作桌上请宝宝说出食物名称。

◆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第一组形

式卡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注:要是为了便于家长和小朋友观察,形式卡也可以粘贴在白板上,)

◆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它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都有几种食物?

◆老师提问,要求家长引导宝宝观察回答,共同参与。

◆请宝宝跟着老师将式排列卡的内容重新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要稍作停顿。鼓励宝宝记住图

形的排列规律。

◆主班教师收教具,收工作桌,并提示:“玩具不玩了要放回原处。” ◆讲解此活动的教育目的,及家庭延伸。 2、延伸活动:宝宝排列形式卡

◆教师:“那宝宝们想不想自己也帮些形式卡找到它们的朋友吧。”

◆ 老师将准备好的由花生、糖果、枣组成的各种排列形式卡和实物发给每个家庭一份,让宝宝将

实物与图片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的规律继续排列,家长可适当引导。

◆宝宝们操作完毕后,主班教师检查,结束后,配班教师把每个家庭的操作材料一组一组收回。

家庭指导:在家里,家长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东西,制作形式卡让宝宝来进行练习,如大小、排列规律等。

那么。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数字形式排序卡(如123123123、111222333、132132132??)、颜色分类教具、已操作过感官班玩具、

等锻炼宝宝思维发展和精细动作的玩具。

过程:1、主班教师收好工作桌后,请家长来取工作桌,提示注意安全。

8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桌子的家庭将工作桌放在指定位置。

3、教师:“能干的宝宝已经帮助形式排列卡找到了朋友,那现在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请宝宝们玩更多好玩

的玩具,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他们自己想要玩的玩具吧。请宝宝们先取工作桌。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准备:《收玩具音乐》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 该回家了,我们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导宝

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

这里”时停止音乐,主班教师开始从身边的第一个宝宝开始:“我找的好朋友是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自己回答,然后老师和所有宝宝向他问好:“XX、XX,欢迎你!”

2、幸福拍手歌

教育目的:1、锻炼宝宝大肌肉群的运动,增强骨骼肌肉系统的发展。 2、培养宝宝音乐欣赏能力及节奏感。 活动准备:《幸福拍手歌》音乐

◆ 活动过程:

⑴、 老师:“宝宝们,我们唱完了问好歌,接下来老师教大家一个新的韵律操‘幸福拍手歌’,看

看我们哪个宝宝学得最快,先看着老师做一遍,爸爸妈妈和宝宝们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做。

9

⑵、 主班教师示意配班教师放音乐,然后示范动作。 ⑶、 可根据宝宝兴趣多作几遍。

附:《幸福拍手歌》歌词

口令:★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如果感到幸福

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啊,如果感到幸福你

就伸伸腰。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啊,如果感到幸福你

就挤挤眼。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如果感到幸福你

就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如果感到幸福你

就拍拍手。

七、结束活动:

准备:结束音乐背景音乐

过程:◆主班教师:“幸福拍手歌我们学完了,回家啊,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下次来看谁做的最棒啦~~,

那好了,今天的亲子活动就到这吧,让我们一起拍手说再见吧~。

◆配班教师放结束音乐音乐,主班教室在听背景音乐的同时带领宝宝们一起说再见拍手儿歌(“小宝宝快快来 ,我们一起,摆摆手,摆摆手,说再见,我们一起说再见,再见~~~”)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亲子数学A班第三周活动(37-39个月)

(一)主题活动:砂数字板1-5

(二)教育目的:1、认识1-5的数字并可正确认读1-5的数名。 2、以书写数字时的正确笔顺触摸数字的形状。 3、为书写作准备。

4、培养触觉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10

(三)准备材料:1、盒装砂数字板1-5、挂式砂数字板各一套(把其中的除1-5的其他数字用白纸或布遮

住)、小桌子一张。

盒装砂数字板:5块木制板子分别用砂涂有数字1-5,放在一个木盒中。 挂式砂数字板:长条形木板,板上用砂涂有数字0-9.挂在墙上或白板上。 2、小工作桌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

家长们来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环节。

四、引导展示工作(10-15分钟) 1、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1)砂数字板

过程:◆介绍教具,将事先准备好的小桌子摆好,把成盒的数字板放于桌子的右上角。

◆ 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练习。

﹡教师从盒中拿出写有1的数字板固定在小黑板,命名:“这是1”

﹡教师左手按住板的左下方,以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从上至下触摸数字,同时清晰的念:“1” ﹡将该过程反复几遍,请感兴趣的宝宝进行操作。

﹡用同样的方法对余下数字板进行操作练习。(练习用过的数字板从左到右一一排列在小黑板上) ﹡教师:“宝宝们,小黑板上的数字哪一个是‘1’?请你过来摸一摸好吗?”

11

﹡教师指着事先墙上的挂式砂数字板:“墙上的数字哪个是5?请你去摸一摸。家长鼓励宝宝自己去触摸,如果有宝宝不愿意去的,请家长引导宝宝完成。

﹡老师从数字1-5中选一张砂数字板,请每个宝宝触摸,“请你来摸一摸这个数字是几???墙上有和他一样的数字吗?”(每个宝宝都应该得到练习。)

﹡老师表扬每个回答问题的宝宝,并带领宝宝将学过的数字从左到右点数一遍。

﹡将黑板上的数字板收到盒子里并将其送回教具柜,提示宝宝:“玩具不玩了,要放回原处。” ﹡讲解教育目的,家庭指导。

家庭指导:在家里在教宝宝认识数字时要注意一次不要数量过多,对于3岁多的宝宝一次最多认3-5个数字,

而且在教书写数字时一定要注意笔顺的正确。

2、延伸活动:拓印砂数字板

目 的:⑴巩固已学数字1-5的认知。3、

⑵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为书写做准备。

准 备:砂数字板若干、彩色铅笔/蜡笔若干、白纸若干张(大小略比沙数字板大些即可)

过 程:1、教师:“刚才呢,我们学习认识了砂数字板,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拓印砂

数字板’,先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教师先取一块砂数字板,如数字3:“这是3”,然后老实将准备好的白纸蒙在砂数字板的上

面,左手拇指食指张开扶住白纸所遮挡砂数字板的上下两边留下的印记,然后拿起一根彩色的蜡笔由左向右,由上到下的顺序拓印沙数字板,涂完后会发现砂数字板上的数字已经被拓印到白纸上了,拓好后教师将白纸面朝家长和宝宝,让大家观察。

3、老师:“我已经拓印好一个数字了,那宝宝们想不想也试试呀,好吧,那就请配班教师给每

个家庭都发一份操作材料吧,先请各位家长和宝宝一起来取工作桌。”

4、每个家庭把工作桌放好后,配班教师给每个家庭发放一份操作材料(砂数字板若干、彩色

铅笔或蜡笔一只、白纸几张),

5、家长引导宝宝拓印砂数字板,教师观察指导,提示家长引导宝宝正确的拿笔方法,和拓印

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

6、所有家庭操作完毕后,教师将宝宝的作品逐一展示,表扬鼓励,并让家长将宝宝拓印好的

数字拿回家作为宝宝的作品。

7、主班教师提示幼儿将用完的材料送回配班老师那里。

12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砂数字板、以往学过的数学教具及感官教具、数数看、数字小屋等巩固数字认知、锻炼宝宝思维发展

和精细动作的玩具。 过程:

1、教师:“我们的宝宝刚才和老师一起玩了砂数字板的游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玩些玩具呀,那现在就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玩具吧。”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准备:《收玩具音乐》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玩累了要回家了,那我们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

导宝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

这里”时停止音乐,主班教师开始从身边的第一个宝宝开始:“我找的好朋友是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自己回答,然后老师和所有宝宝向他问好:“XX、XX,欢迎你!”

2、手指歌

13

教育目的:1、培养宝宝有节奏的说儿歌,提升语言发展能力。 2、对手指的认知,训练小手肌肉灵活性。 3、亲子共同游戏增进亲情关系。

活动过程:◆首先复习上次可学习的《幸福拍手歌》,老师放音乐,请宝宝和家长一起做。

◆宝宝们可真棒,歌唱的好听,操跳得好看,那现在呢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新的操,今天的操呢很

特别,是手指操,让我们的小手指也来做操,宝宝们高不高兴啊~~

◆老师示范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请宝宝和家长一起做,根据宝宝兴趣反复几遍,也可让胆大的宝宝自己单独表演、也可以让家

长和宝宝一起表演。

附:手指歌

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

两个食指,斗公鸡,斗一斗。 两个小指,勾一勾,做朋友。 两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七、结束活动:

准备:结束音乐背景音乐

过程:◆主班教师:“好了宝宝们,今天的游戏就到这吧,咱们下周再见。让我们一起说再见儿歌吧”,

◆配班教师放结束音乐音乐,主班教室在听背景音乐的同时带领宝宝们一起说再见拍手儿歌(“小宝宝快快来 ,我们一起,摆摆手,摆摆手,说再见,我们一起说再见,再见~~~”)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亲子数学A班第四周活动

(一)主题活动:砂数字板与实物对应(1-5)

(二)教育目的:1、让宝宝感知数字数名数量的对应关系,培养宝宝逻辑思维能力。 2、巩固已学数字1-5. 3、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14

(三)准备材料:砂数字板1-5,实物15个(如,小积木,小卡通饰品,)装在小盒子里、工作桌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

家长们来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环节。

四、引导展示工作(10-15分钟)

1、取工作桌:主班教师将准备好的工作桌摆好。

2、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

过程:◆主班教师用托盘将教具端放在工作桌上介绍活动名称:“数字与实物对应”。 ◆教师先将砂数字板1-5逐一拿出来并竖排排列,让宝宝认读巩固已学数字。 ◆将事先准备实物,按照砂数字板的数字摆放等量的实物:

﹡先用右手食指指向摆在第一排的数字板“1”并大声读出“1”,然后从实物盒子里取出等量的实物

摆在数字板右边说“这是一个”。

﹡按同样的方法将数字2-5都用等量的实物摆出来。让宝宝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展示完毕后,教师将数字板、实物逐一收回放进盒子里,注意:收完一个数字板,要接着收他旁边

的实物,并把实物数量也读出来。

◆将收好的教具放回教具柜并提示:“玩具不完了要放回原处。”

15

◆收工作桌,介绍教育目的及家庭指导。

家庭指导:数字与实物对应是宝宝理解数字与数量关系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家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常见生

活物品,给宝宝创造数字与实物对应的数学学习条件。

2、延伸活动:给实物找数字对应

准 备:花生4个、糖果2个、积木3个、珠子5个、小汽车1个为一组,分别从装在一个托盘里需准

备若干套,与之匹配的数字卡片1、2、3、4、5装在一个小碟子里需准备若干套

过 程:⑴老师:“宝宝们,老师都已经给数字板找到了相对应的朋友,那你们也来给这些东西找找数

字朋友吧”

⑵老师先从托盘中取出一个小汽车,让宝宝们观察并说出名称,然后引导宝宝观察托盘里有几

辆小汽车?家长引导宝宝仔细观察然后说出答案:“1辆小汽车”。

⑶老师:“对了,1辆,那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我找一个宝宝来帮助老师找数字”找一位

幼儿来到老师这里从数字卡中找到与小汽车数量相一致的数字卡,找对后教师表扬,找不对的宝宝教师要引导提示:“这是几辆汽车?1辆,那1在哪里呢?”

⑷剩下的花生、糖果、珠子找数字的方法同上,分别找每个幼儿来帮助这些物品找数字。 ⑸全部操作完毕后教师收教具,提示:“东西用完了要物归原处”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数字与实物对应教具、感官班的一些玩具、以往学过的数学教具,数数看、数字小屋、巩固数字认知、

锻炼宝宝思维发展和精细动作的玩具。

过程:1、主班教师收好工作桌后,请家长来取工作桌,提示注意安全。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桌子的家庭将工作桌放在指定位置上。

3、教师:“我们的宝宝刚才和老师一起认识了1-5的数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玩些玩具呀,那现在就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玩具吧。”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准备:收玩具音乐。

16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刚才跟老师说他们的妈妈很想念他们,让他们回家呢,那我们

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导宝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

这里”时停止音乐,主班教师开始从身边的第一个宝宝开始:“我找的好朋友是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自己回答,然后老师和所有宝宝向他问好:“XX、XX,欢迎你!”

2、复习《我爱洗澡》韵律操

教育目的:⑴锻炼宝宝肌肉骨骼的发展和身体的协调性。 ⑵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⑶增加宝宝欣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我爱洗澡》音乐

活动过程:◆主班教师:“宝宝们我们上周学的手指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再给老师做一遍吧。”要求家长一起

做。

◆ 宝宝做的真棒,那接下来呢,我们把以前学过的韵律操《我爱洗澡》在做一做,看看你们有没

有忘记,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教师引导宝宝一起做操。 ◆ 示范一遍后,请宝宝和家长一起来跟老师做。 ◆ 根据宝宝兴趣和体能可多做几遍。

动作要领:

前奏:共五个八拍,前三个八拍:双手叉腰,下身左右扭胯。

后两个八拍:双臂弯曲搭肩,下身保持左右扭胯。

17

第一段动作:共三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双臂曲肘交叉放在胸前,双手搭肩,下身保持扭胯。 第二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搭在肩上,下身保持左右扭胯。

第三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手掌向前,两手同时向左各划两次圆圈,重复三

次,下身保持扭胯。。

第二段动作:重复第一段动作。

高 潮 部分:共四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双臂伸直,双手十指张开,分别向上下左右各转腕两次,下身

保持扭胯。

第二个八拍:前四拍双臂曲肘交叉放于胸前,双手搭在肩上,下身保持扭胯,

后四拍,双手伸出大拇指向左右各摆动六次。

第三、四个八拍:同前两个八拍。

间 奏:共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双手叉腰,下身左右扭胯。

后两个八拍:双臂弯曲,双手放于肩上,下身保持扭胯。 音乐重复一遍,动作同上两段动作。 高潮部分四遍,同上高潮部分。

尾 奏:同前间奏,最后一句时,双臂弯曲手掌向前,向左右分别画圆圈直至音乐结束。 七、结束活动:

准备:结束音乐背景音乐

过程:◆主班教师:“我们的韵律操做完了,宝宝们喜不喜欢啊,下次看哪个宝宝做得好,今天的活动呢就

结束了,咱们回家休息休息吧让我们一起说再见儿歌吧”,

◆配班教师放结束音乐音乐,主班教室在听背景音乐的同时带领宝宝们一起说再见拍手儿歌(“小宝宝快快来 ,我们一起,摆摆手,摆摆手,说再见,我们一起说再见,再见~~~”)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亲子数学A班第五周活动

(一)主题活动:对应

(二)教育目的:1、感知量的守恒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2、巩固已学数字,学习一一对应,数、量配对练习。 3、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

18

(三)准备材料:塑料小鸡5只,放在一个小篮子中;画有五个点的卡纸5张,纸张大小均匀,每张5个点

的排列形式不同。数字5的卡片5张。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

家长们来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环节。

四、引导展示工作(10-15分钟) 1、取工作桌

2、、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

过程:◆主班教师用托盘将教具端放在工作桌上介绍活动名称,取出5张点卡,整齐的排列在工作桌上。 ◆从篮中逐个取出的“小鸡”,告诉幼儿每只“小鸡” 要在每张点卡上的点一一对应,同时读数“1

只、2只、??5只”,摆好后,用“5”的数字卡片放在卡正下方表示“小鸡”的量。

◆将“小鸡”从点卡上一一取下,边取边数,既是对数量的确认,也是为对应下一张点卡做准备。 ◆点数点卡上点的数量,问幼儿:“小鸡和点都是几?”让幼儿观察回答,或者家长引导回答。 ◆展示完毕后,教师将教具逐一收回放进盒子里,注意:收完一个点卡,小鸡的数量,并把数字和数

量读出来。

◆将收好的教具放回教具柜并提示:“玩具不完了要放回原处。” ◆收工作桌,介绍教育目的及家庭指导。

19

家庭指导:培养一一对应关系,是培养宝宝学习数学及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日常生活中我

们应该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宝宝创设这种学习环境,例如让宝宝给家里人分水果,几个人几个水果等,把教育融入生活,这样宝宝的进步才会更快。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数字与实物对应教具、感官班的一些玩具、以往学过的数学教具,数数看、数字小屋、巩固数字认知、

锻炼宝宝思维发展和精细动作的玩具。

过程:1、主班教师收好工作桌后,单腿跪在工作桌架旁,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桌,提示注意安全。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毯的宝宝将工作桌铺在蒙氏线上。

3、教师:“我们的宝宝刚才和老师一起认识了5只小鸡的数量,那你们想不想自己玩些玩具呀,那现在就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玩具吧。”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准备:收玩具音乐。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刚才跟老师说他们的妈妈很想念他们,让他们回家呢,那我们

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导宝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

20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亲子数学A班第十二周活动

(一)主题活动:数字与筹码的对应

(二)教育目的:巩固数字1-10的相应数量相结合的概念。 (三)准备材料:蒙氏数学教具‘数字与筹码’一套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

家长们来到XX亲子园,数学A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

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 ,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

四、引导展示工作(5-10分钟)

◆取工作桌放好,取一张工作毯放在桌子前方。

◆ 介绍活动名称并取来教具端放于桌上。

◆ 教师从盒中取出数卡1-10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找胆大的宝宝按照数字的顺序分别取给老

师。

◆ 在幼儿取卡的过程中,老师做适当的提示:“请XX把1后面的数字取给我”“请XX帮我把2

后面的数字拿来????3后面的数字是几???”不愿意回答的幼儿可由家长引导完成。数

41

卡要横向排列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

◆ 书卡排列好后,老师右手食指点读写有1 的数卡(数卡1)并请幼儿回答:“应该去几个红色

的筹码放在它下面”之后将一个筹码放取出放在左手心,再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说:“这是1”然后放在数卡1的正下方。

◆ 以此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多的筹码,老师将幼儿取来的筹码一一点数并放到左手掌中摞起

来,接着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说:“这是2”,然后在数卡2的下方分开排放,横向对齐,中间约留有一指宽的间距。

◆ 以同样的方法做剩下筹码与数字卡的对应,尽量让每个宝宝都有练习的机会。 ◆ 注意,到数字10的时候,老师要着重强调一下这是10,一和零组成数字十。 ◆ 活动结束,教师将教具收好提示:“东西用完了要物归原处” ◆ 讲解教育目的

五、自由操作时间(15—20分钟)

目标: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

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准备:数字与筹码、纺锤棒箱、砂数字板、以往学过的数学教具及感官教具、数数看、数字小屋等巩固数字

认知、锻炼宝宝思维发展和精细动作的玩具。

过程:1、主班教师收好小桌子后,单腿跪在工作桌架旁,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桌,提示注意安全。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毯的宝宝将工作桌铺在蒙氏线上。

3、教师:“聪明的宝宝们,我们又到了宝宝自己操作教具的时间了,那现在就请爸爸妈妈们带着宝宝去选择自己想要操作的玩具吧。”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指导: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

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六、收玩具(4分钟)

目标: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准备:《收玩具音乐》

过程:◆教师:“好了,宝宝们,我们的小玩具玩累了要回家了,那我们现在把他们都送回家好吗?让家长引

导宝宝把玩具送回 原来的位置。

◆配班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宝宝将玩具送回指定的位置。

家庭延伸: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42

五、互动游戏(5-10分钟) 1、找朋友问好(3分钟)

目标: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宝宝初步 的社会交往意识。 准备:音乐《找朋友》

过程:◆主班教师:“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宝宝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亲子园,今天呀XX老师带大家一起

来找朋友,被找到的宝宝我们一起向他问好好不好,那先请X老师(配班)放音乐咱们一起拍手好不好。

◆配班教师播放《找朋友》音乐,大家跟着一起拍手唱歌,当放到“我的朋友在这里”时停止音乐,主班教师开始从身边的第一个宝宝开始:“我找的好朋友是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自己回答,然后老师和所有宝宝向他问好:“XX、XX,欢迎你!”

2、复习《手指宝宝做早操》、《幸福拍手歌》

过程:◆老师:“今天是我们数学A班的最后一堂课,下次就要升班了,我们把我们学过的操再来做作吧” ◆老师带着幼儿和家长一起做操。

七、结束活动:

准备:结束背景音乐

过程:◆主班教师:“好了宝宝们,今天的游戏就到这吧,咱们下周再见。让我们一起说再见儿歌吧”,

◆配班教师放结束音乐音乐,主班教室在听背景音乐的同时带领宝宝们一起说再见拍手儿歌(“小宝宝快快来 ,我们一起,摆摆手,摆摆手,说再见,我们一起说再见,再见~~~”) ◆ 一位教师欢送宝宝和家长,另一位教师整理活动室为下个时间段活动作准备。

4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蒙氏亲子数学班A班教案(37-39个月)在线全文阅读。

蒙氏亲子数学班A班教案(37-39个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76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