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内外市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棉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缓解\印染\、\化纤\瓶颈制约,加快发展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大做强湖北纺织产业。 (二)总体目标。

1生产销售稳步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10亿元,年均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出口创汇达到27亿美元,年均增长21%;产业整体规模在全国位次前移一位。 2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纺织品比重由70∶10∶20调整为60∶15∶25。

3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先进技术装备比重达到68%以上;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个;新产品产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

4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4%,水耗年均降低5%,污水排放量年均降低4%。

5品牌培育取得突破。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品牌;新创中国驰名商标5个。 二、主要任务

(一)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加强产品适应性调整,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开发生产适销对路和物美价廉产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工业用布、装饰用纺织品、环保过滤纺织材料、医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场份

额;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欧、美、日等主要市场,开拓俄罗斯、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到2011年将出口产品值比重由14%提高到18%;完善汉正街等现有纺织品服装市场功能,支持汉川、樊城、仙桃、天门等地建设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提高辐射能力。

(二)大力发展染整和化纤业,缓解产业\瓶颈\制约。

立足湖北优质坯布的加工增值和与面料需求的紧密配套,提高印染及后整理能力。支持具备一定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地方积极发展印染业,大力推行集中供汽、集中治污,积极采用染整先进技术,推广冷轧堆前处理和染色、短流程前处理和湿蒸轧染、涂料染色和印花、松式整理和手感整理、高效水洗等先进工艺设备,加大各种新型面料和功能性面料染整技术开发,拓宽使用领域。抓紧淘汰74型等落后染整生产线。力争到2011年染整生产能力达到8亿米,提高我省服装面料自给率;依托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积极策划建设下游化纤产品项目,支持宜昌新丰、湖北化纤、博拉经纬等企业扩能改造,提高差别化纤维开发能力,加快新型纤维开发应用,改善纺织原料结构。

(三)改造提升棉纺和服装业,巩固主体行业优势。

支持棉纺织业向\三无一精\(清花无卷、纺纱无接、织布无梭和精梳)方向发展,推广紧密纺纱机、清梳联、粗络联、细络联、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新型、高效、节能棉纺设备,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升级步伐。积极开发和生产各种新型纤维、功能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高档色纺纱线、色织和长丝织物,符合生态、资源综合

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纱线和交织织物。争取到2011年我省先进棉纺锭达1000万锭、织机过10万台(其中无梭织机比重达35%以上);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卷化率达到5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70%、无梭布比重达到50%;服装业要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无缝缝制、自动监测、电脑控制吊挂传输、立体整烫等先进技术及装备,提高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承接沿海服装生产能力转移,力争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服装生产能力超过6亿件,成为全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重点支持银河、孝棉、金安、枫树等企业培育纱线品牌,3542、3509、裕波、江南等企业培育高档坯布品牌,美尔雅、爱帝、猫人、美岛、美春、迈亚等企业培育服装和高档服装面料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仙桃彭场、荆门无纺布及其制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多种工艺(纺粘、水刺、熔喷、针刺、化学粘合、热粘合、气流成网)无纺布的开发及应用,提升产品层次,拓宽应用领域。依托稳健、奥美、帝元等企业发展新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支持裕大华、湖北化纤发展汽车用纺织品。积极开发和应用强力机织土工布、新型涂层蓬盖布、膜结构材料、高级服装内衬、包装用纺织品;支持际华3542、洁丽雅、盛宇、裕波、玉沙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家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做大产业规模。 (五)推进集群集约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市(州)建设一批纺织服装工业园

区,支持仙桃彭场无纺布及其制品、汉川马口缝纫线、襄樊樊城织布等集群提升发展层次,加快黄冈龙感湖、荆州岑河针织集群、黄石开发区服装集群、蒲纺纺织工业园发展步伐,力争到2011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4个。积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培育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其中1户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5户过20亿元,10户过10亿元,力争50户重点企业占到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

(六)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抓住国家推动沿海纺织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沿海对接的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3年承接产业转移规模200亿元以上;引导和推进纺织能力向荆州、襄樊、孝感、天门、仙桃、潜江等棉产区转移,打造潜江-仙桃-武汉-鄂州-黄石-黄冈沿江服装走廊,建设英山、罗田、远安、竹溪、南漳等鄂东、鄂西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发挥咸宁、阳新苎麻资源优势,着重解决苎麻品种改良、生物脱胶及污水处理等问题,加快发展苎麻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全国一流麻纺织生产加工基地。 (七)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

进一步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棉纺行业重点淘汰建国前生产的以及所有\字头型号纺纱和织造设备,A512型、A513型系列细纱机;印染行业重点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落后型号的平网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短环烘燥定型机及其

他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化纤行业重点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湿法氨纶生产工艺,限制使用产能2万吨/年以下粘胶生产线、涤纶长丝锭轴长900mm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装置及间歇法聚合聚脂生产工艺设备。 三、政策措施

(一)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落实出口退税率上调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按时足额退税。落实国家关于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加快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等减轻纺织企业负担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纺织企业购买棉花、厂丝专项贷款支持和国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专项支持。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省级支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进一步优化投向,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纺织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持力度,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省产业集群发展资金、外贸出口资金要加大对重点产业集群和出口龙头企业的扶持。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兼并重组、技术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 (三)改善纺织企业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对资信和效益较好、产品有竞争力、还贷能力强的纺织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给予优先信贷安排,确保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8)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386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