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年盼望入党的愿望受到挫伤,导致入党对象的减少。

2、教育引导不够得力。部分村党组织对优秀分子的教育引导、发现培养不力,平时不注重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农民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看到身边的党员每天和自己一样劳动、生活,党员和非党员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因而他们认为入党不入党都一样;有的认为自己既不想当兵也不想当干部,入党没有用;有的则认为入党后受到纪律约束多,嫌麻烦,影响致富,特别是在计生工作方面还要当模范等。有的党组织只片面重强调党员的责任、义务及作用的发挥,而不关心党员的致富、学习、困难等权益,使农民青年感到入党吃亏、受约束,不愿意申请入党。

3、业务知识不够熟悉。部分村级党组织党务干部发展党员业务操作不够熟悉,不善于甚或不懂得具体程序要求,致使发展程序不够规范;有的没有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发展党员暗箱操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农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入党申请书代写、思想汇报材料抄袭、培养联系人缺乏跟踪考察、发展材料不全和程序紊乱等现象,以致入党对象对入党工作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感觉不到入党的严肃性,缺乏光荣感,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

- - 6 -

4、客观因素影响难以消除。一是部分村因历史包袱、地理位臵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无力为党员和群众办实事,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加上个别村干部违法乱纪,导致村级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党员的后备力量不足。另外,目前流动党员入党工作仍然缺乏便捷、有效的组织依托,致使一些外出打工农村青年感到入党无门。三是几千年来形成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已经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深层,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惯力,影响了妇女入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特别是在闽南地区受“大男人主义”、“男主内女主外”思想影响更大,致使发展女党员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限制。

四、加强和改进农村青年发展党员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增强向心力,解决“部分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一要严格组织生活,纯洁党员队伍。有的村党支部很少开展甚至不开展党内活动,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党员对党组织的决议、决策知之甚少,造成了党内各项工作不正常开展。农村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必须严

- - 7 -

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不合格的党员要敢于动真格处臵,纯洁党员队伍,以此增强党组织对优秀分子的吸引力。二要整顿村级班子,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对发展党员工作落后的班子,要在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原则的前提下,对经教育思想认识仍不能提高,嫉贤妒能、怕丢权失位、私心杂念重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坚决调整下来,扫除党员发展工作的障碍。三要尊重关爱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充分尊重、真心关爱每一名党员,在要求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保障党员的权利,保证党员义务与权利的统一,比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制定村级发展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上,事先征询党员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从而更好激发党员的政治热忱,增强其荣誉感、自豪感。要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对于老弱病残、无经济收入来源的党员,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由村党支部向其发放一定数额补贴,逢年过节组织支委成员上门走访慰问,逢老党员去世党组织应敬献花圈等,让农村优秀分子实实在在看到党内和谐和党组织对党员的关爱,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充分发挥各类典型代表模范表率作用,大力宣传代表们在所从事领域的突出成就和为了社会主义新

- - 8 -

农村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潜移默化地吸引农村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

(二)把握“四个优先”,解决“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充裕”的问题。一是优先培养发展青年致富带头人。要通过深入调查,将合法经营、勤奋创业成长起来的青年致富带头人,优先纳入党组织培养视野,落实党员干部为培养联系人,帮助其向党组织靠拢。二是优先培养发展外出青年能手。乡、村两级党组织要依托劳务输出主导产业,对外出务工成效显著的青年,进行跟踪联系培养,掌握其思想工作动态,并建档立卡,通过书信慰问、家庭回访、返乡谈话和年度表彰等措施,增强务工青年对党组织的信赖和对加入党组织的向往,提高其入党积极性。三是优先培养发展大中专毕业返乡青年。要针对大中专毕业返乡青年有文化、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倾斜扶持,并把他们推到共青团、妇联和民兵等村级组织负责人岗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四是优先培养发展团员青年。乡镇团组织、妇联组织要积极实施推优工程,每年向党组织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并联系培养,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时,党组织也充分征求团委和妇联的意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 - 9 -

(三)加强培养教育,解决“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要通过构建定期教育、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工作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考察”制度,进一步明确培养联系人的职责,落实联系培养责任,改变过去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的被动培养方式,支部负责人、培养联系人要主动过问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生产生活情况,确保党组织能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确保入党积极分子能受到经常性的培养教育。另一方面,每年要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培训要讲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同时,要逐步探索建立预备党员转正前集中教育制度,对新发展的农村预备党员,预备期内,必须由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进行一次针对性强的党性、党纪、党风教育。

(四)完善工作机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监督不够到位”的问题。一是完善发展对象“测评”制度。确定发展对象前,村党组织要分别组织部分党员和非党群众代表进行民主测评,对民主测评等次为“好”、“较好”两项合计未达到50%的入党积极分子,村党支部不得确定为发展对象。二是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即要增加公示的次

- - 10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897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