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多提出鉴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教师的评价,不只停留于表层的简单肯定,而是指出错在哪里,好在何处。评价语要同教学意图结合得相当紧密。” 四、激励性
师:夕阳在落山之前,还在什么地方停留过呢? 生:山的上面。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太阳已经西斜??板书:西斜
师:你真会读书,从字眼中读出了夕阳的位置。谁把第2节都读一读。 生读。
师:西斜时夕阳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生:夕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生:天空一片深蓝。
生: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师:欣赏一下课文中的插图,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谁用小手描画一下,
生:画。边画边描述: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一座挨着一座,这就叫连绵起伏。
师:你不仅画得好,孩子画中让我们理解了连绵起伏,谢谢你。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评价的语言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但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具有激励性。只有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五、延伸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语言要灵活地运用延伸性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人感受,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创造空间,给他们以展示自我的机会。
师:云就只被染成了这三种颜色吗?还可能会有什么颜色呢? 生:蓝色。
生:绿色。 ??
师:这些颜色写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都在哪儿了? 生:在“??”里了。
师:那么多颜色在一起,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生:五彩斑斓。
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来达到对知识的传授和总结的目的,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还应努力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能否得以实施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对于具有不同智能组合,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甄别与选拔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让我明白趣味比意义重要
“望”字书写
师:仔细看看“望”的最后一笔,写时注意什么? 生:最后一笔写的时候要最长。 生:要顿笔。
师:对,最后一笔要写的最长,这样才能托住这个字上面的部分。 我随机写了一个横比较短的字让学生比较,学生们看得哈哈大笑。
我问为什么笑? 生:这样写太丑了。 生:这个字要倒了。
许敖崎“刷”地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一横就像一个盘中,上面的部分就像菜,盘子大才能把菜装完。”
我一愣,多么个性的比喻啊,随机给予了夸张地表扬。
回头看看他说得真的没有错,成人看到的是正确的认识,儿童看到的是图画式的童话,充满想象,好。
再写这个字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的“盘子”是小的,都正好盛下“盘里的菜”,呵呵,真好! “冰天雪地”
做练习时有一道题写出描写季节的成语,孩子们的阅读积累亟待提升,写到“冬天”时,居然全班只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一个“鹅毛大雪”出来,我感到的事情的严重,于是给引导他们想想冬天的景色,补充了“冰天雪地”等成语。 孩子们又一次让我见识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记忆。
王梓硕立马想起:“哦,这个“冰天雪地”是炎龙铠甲使用的绝招。” 我又收获了一个意外,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呵呵。
另一个孩子补充:“用冰天雪地把敌人冻住,外面一层厚厚的冰霜,他们就不能动了,。”
我又惊讶了,他们用这种方式也理解了冰天雪地,呵呵。 “那你们说说冬天的冰天雪地什么样的?” “到处是结的冰,河里也有,还能滑冰。” “雪很多,能做雪人。” “还能打雪仗。” ??
能理解这么多真的不错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 思考:
这两个小小的案例让我有了对自己教学重新的思考,遇到问题第一评价语要交给学生,特别是面对低年级儿童的时候,知识对于儿童来说,引起他们关注的第一要素不是正确与否,而是他们是否感兴趣,对于他们是否有诱惑力里。他们把学习知识与他们的生活阅历,与他们大脑中经历过的任何一个点都能联
系在一起,他们灌注了书本中“死知识”以鲜活的动态的趣味的动画片式的精彩,这是成人始料不及的,如果教育者能及时抓住这些兴奋点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简单归结为儿童的胡言乱语,这将是多么可贵的教学资源。
下一步我将继续思考:该怎样把儿童丰富的生活世界与无声的教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以更轻松,更有诱惑力的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达到无声教育的境界。
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细节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选择的是一个比较细小的问题,主题就是 “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细节”。 一、什么是教师课堂评价用语
课堂评价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师对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生对师的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就是指师对生的评价。教师课堂评价用语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口头评价语,是一种即时的、即兴的、瞬时的语言。例如我们熟悉的:“你说对了!”,“这个答案不正确!”,“真好!”,“你今天注意力很集中。”,“你没好好听。”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课堂的评价用语。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课堂评价用语,在教师课堂口头评价中,其评价话语背后往往隐藏着教师的价值倾向和评价理念。 二、如何看待教师课堂评价用语
对于任何事物的评价肯定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人之常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得到正面的评价,喜欢被表扬,被肯定,被称赞,孩子更是如此,我们的智障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斥责和否定要远远的多于赞赏和鼓励,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自卑、胆怯、不敢尝试、不善于表现,他们害怕或者抗拒别人给予他们的负面评价,这点在普校转读生身上最为突显。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度过的,而别人对于他们的正面评价往往是促使他们更快的,更大胆的去看看、听听、想想、学学、做做的动力。例如,一个小朋友一开始对于被要求给大家唱一首歌,他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他唱完之后听到的是“你唱得真难听!”“唱走音了”“去练练好再来唱”这样的评价,一次、二次以后他还愿意当众唱歌吗?如果相反的她听到是鼓励、是肯定、是表扬的话,相信即使她没有很好的天赋,他也会越来越喜欢唱歌,也愿意去表现自己。在孩子原生态的思想里是没有“我做得好”或“我做得不好”的意识的,他们的评价标准大部分是受大人给予他们的评价的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在我们特殊教育的课堂上更迫切的需要赏识教育,对于学生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都要不吝啬于我们的表扬和称赞,多给予智障学生正面的评价。其实,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了,而且在我们的课堂中都有所体现,冷面孔少了,简单、粗暴、挖苦,甚至随意谩骂的语言就更少了,而“你真好!”、“你真棒!”、“你真不错!”“你真聪明!”等等鼓励性的语言“迅速升温”, 甚至可以说被高频率的使用。
那么谈到这儿很多老师会说,难道正面评价就是表扬学生吗?那么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足就不指出了吗?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正面评价不等同于表扬,正面评价除了表扬和肯定以外还常常包括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改进的建议。或者说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形成主动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还是回到刚才举的例子,如果那个小朋友唱的并不很好,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进行正面评价:“你很勇敢,如果能再大声一点,一定会更好听的。再试试看好吗?”我想这样的课堂评价用语肯定要比“唱得太轻了,声音响一点,再唱一遍”来得有效。
三、如何提高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有效性
其实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看似简单、细小的一个问题,真的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接下来我想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一一说明:
案例一:
这个词谁来读?”课堂上老师面带微笑地问。“我来读,我来!”很多人都举起了手,老师非常高兴。“你读!”随着老师的手指一点,一位小男生亮着嗓门读了起来。刚读完,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读得真棒,表扬!”。 “你再读读。”老师又点了一位小女生,这个女孩的发音标准,翘舌音到位,读完后教师也伸出大拇指,“读得太好了!”“啪啪啪!”又是一阵掌声。接着开始读课文了,有一位学生,一个字都没读错,但没有语感,老师说:“你真棒!”,又有一位学生,声音特别响亮自信,老师说:“你读得真好!”还有一位学生把感情也读出来了,老师真是感到非常的满意:“太棒了,表扬他!” 你觉得这位老师的课堂评价用语存在什么问题吗?
分析:他的课堂评价用语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现在的学生智障程度越来越差,尽管受到表扬的学生是非常的开心,但其他同学或者包括他本人是否真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有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113(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