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4(b) X轴方向对刀
(3)选择切削用量
表3-5切削用量选择 粗车外圆 精车外圆 粗车螺纹 精车螺纹 切槽 主轴转速s/(r/min) 进给量f/(mm/r) 背吃刀量ap/mm 800 800 70 70 115 0.1 0.05 1.5 1.5 0.04 1.5 0.2 0.4 0.1 为了螺纹容易配合,螺纹M25×1.5在车削大径时,加工到直径Φ24.7mm,总背吃刀量去0.65P=(0.65×1.5)mm=0.975mm. 5.4 手工编程 工件右端加工
O1111;
M06 X200 Z100; 建立工件坐标系 T0202; 调用2号刀 M03 S800; 主轴以800r/min正转 G71 U.1.5 R1 P01 Q02 X0.2 Z0.08 F80; 粗加工循环 N01 G00 X39 Z2; 到精加工起点 G01 X39 Z0 F40; 精加工轮廓开始 G01 X39 Z0 C2 倒角C2 Z-26; 加工Φ39 G03 X35 Z-56.46 R24; 加工SΦ48圆弧 G02 X35 Z-70 R9; 加工R9圆弧 G01 Z-75; 加工Φ35
X45.29; 加工Φ35外径左端面至斜 线部分
16
G00 X60 Z5; 到循环加工起点
X52 Z-94; 加工斜线部分 N02 Z-113; 精车循环结束 G00 X55 Z100; 到换刀点
M06 T0303 M03 S115 M08; 换3号切槽刀,打开切削液 G00 X55 Z2; 刀具起切的安全点 G00 X55 Z-89; 切槽切入点 G01 X39 F5; 切槽 G01 X55 F20; G01 Z-82; G01 X39 F5; G01 X55 F20; G00 Z-18; G01 X35 F5; G01 X50 F20; G00 X55 Z100 M09; M05; M30;
工件左端加工 O2222
T0202 M03 S800; 800r/min
G00 X55 Z2; G71 U1.5 R1 P01 Q02 X0.2 Z0.08 F80;N01 G00 X50 Z2; G01 X0 Z0 F40; G01 X24.7 Z0 C2; G01 Z-33; G01 X52 Z-33 C2; N02 G01 Z-35; G00 X100 Z100; M05; M30; T0303 M03 S115 ; 17
切槽退刀 切槽切入点 切槽 切槽退刀 切槽切入点 切槽切入点 切槽退刀
回换刀点,关闭切削液 主轴停止
程序结束 换2号外圆刀 主轴刀具起切的安全点 外径粗精车循环 精车循环开始 开始加工 倒角 车Φ25 倒角 精车循环结束 换刀点 主轴停止 程序结束 换3号切槽刀
G00 X30 Z2; 刀具起切的安全点 G00 Z-28; 切槽切入点 G01 X21 F5 ; 切槽 G01 X30 F20; 退刀 G00 X50 Z100; 回换刀点 M05; 主轴停止 M30 ; 程序结束 T0404 M03 S70; 换4号螺纹刀 G00 X25 Z2 ; 刀具起始安全点 G76 C1 A60 X23.056 Z-26 K0.974 U0.1 V0.1 Q0.4 F1.5;
螺纹车削循环,C为精车次数,螺纹刀具角度,X为最终螺纹X轴小径,Z为最终螺纹Z轴长度,,K为牙型高,U精加工余量,V最大加工量,Q第一刀最大背吃刀量,F为导程.
G01 X40; 退刀 G00 X100 Z100; 回换刀点 M05; 主轴停止 M30; 程序结束
18
第6章 结束语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经常遇到的轴类零件,本设计论文中采用含螺纹零件进行编程设计,在螺纹车削编程中要注意,数控车床主轴上必须安装有脉冲编码器测定主轴实际转速,从而实现主轴转一转刀具进给一个螺纹导程的同步运动,从螺纹粗车到精车,主轴的转速必须保持不变. 该特殊轴零件结构,有螺纹、倒角、圆弧、槽等。该编程螺纹车削采用螺纹加工循环指令G76,用该指令编程可以不用写那么多步程序,省去了很多编程时间。数控加工的基本编程方法是用点定位指令编写接近或离开工件等空行程轨迹,要用插补指令编写工件轮廓的切削进给轨迹。
几个星期以来,从开始到毕业设计完成,每一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和挑战,在做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使我学到很多,我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才会使自己更快的成长。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实践,我对数控的加工能进一步了解,并能使我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有能力加工出更复杂的零件,精度更高的产品。
19
第7章 致谢词
本论文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相关资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我要向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20
参考文献
[1]邹新宇。数控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子银、徐鲲鹏.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余英良.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7]黄卫.数控技术与数控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3]眭润舟.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4]詹华西.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陈富安.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8]李家杰.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操作实用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华茂发.数控机床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10]黄康美.数控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2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