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46、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答:一个月。
47、列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次数是多少? 答:三次。
4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哪个机关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答:大会主席团。
4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9、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谁行使?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0、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谁裁决? 答:国务院。
5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谁?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
53、我国国体(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54、我国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7、我们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是什么? 答:鼓励、指导和帮助。
58、我们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政策是什么? 答:引导、监督和管理。
59、我国宪法规定,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答:社会主义制度。
6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答:人民。
61、宪法以什么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法律的形式。
62、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什么性质的机关? 答:法律监督机关。
63、我国从哪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 答:1988年。
64、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几次修改? 答:四次。
6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什么权利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答:使用权。
66、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何种教育? 答:初等义务教育。
67、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什么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答:宪法和法律。
68、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哪年通过的? 答:1982年。
69、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多少条? 答:四个修正案共有31条。
70、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什么相适应? 答:社会发展计划。
71、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2)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3)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卫生设施;(4)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5)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72、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具体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同时开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73、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答:(1)推行“四有”教育。即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教育。(2)加强法制教育。(3)实行基层群众自治。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使基层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4)推行“五爱”教育。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5)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6)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即马列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74、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答: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75、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宪法》关于环境保护和植树造林的规定有哪些? 答:《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76、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与制度包括哪些?
答: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77、《宪法》规定的国家镇压和制裁的犯罪行为有哪些? 答:国家主要对下列犯罪行为予以惩罚和打击: (1)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2)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 7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7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
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80、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81、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行政区划如何划分? 答: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82、自治州的行政区划如何划分? 答: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8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地方具体包括哪些行政区划? 答: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84、国家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哪个国家机关以何种形式加以规定? 答: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85、《宪法》规定成为我国公民的标准是什么?
答:成为我国公民必须具有我国国籍,《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86、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如何? 答: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7、存在只享有权利或只履行义务的公民吗?
答:不存在,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88、《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有哪些? 答: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年满18周岁;
未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
89、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90、《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有哪些?
答: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91、《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包括哪些方面? 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9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逮捕,那么按照法律规定逮捕的批准或决定机关和执行机关分别是哪个机关?
答:逮捕的批准或决定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宪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宪法宣传“百问百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