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设抽样周期为Ts,抽样频率为fs=1/Ts,量化台阶为Δ,则一个阶梯台阶的斜率k为: k=DTs=Dfs (7-29) 它也是阶梯波的最大可能斜率,或称为译码器的最大跟踪斜率。因此,不发生过载的条件为

dx?t??????fs (7-30) dtTs注意:用增大fs的办法增大乘积Δfs,才能保证一般量化噪声和过载量化噪声两者都不超

过要求。实际中增量调制采用的抽样频率fs值比PCM和DPCM的抽样频率值都大很多;说对于话音信号而言,增量调制采用的抽样频率在几十千赫到百余千赫。

c.抗噪声性能

量化信噪功率比。在不计信道加性噪声的影响,并设输入信号x(t) = Asin(2πf0t), 不过载时正弦信号的最大量化信噪比为

Ps_max3?fs3??S? ??? (7-31) ?22?2??q8π?f0B??N?DM式(7-30)表明,ΔM系统的最大量化性噪比和抽样频率fs的三次方成正比,而和信号频率f0的

平方成反比,与接收端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B成反比。增大抽样频率fs能显著提高最大量化信噪比。

7. 时分复用 ( TDM ) a. TDM原理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是使多个信源的数据分别占用不同的时隙位置,共用一条信道进行串行数字传输的技术。TDM的原理框图如图7-8(a)所示。

TDM技术包含几个基本要点:

(1) 各路信号的数据轮流占用不同时隙,在传输中互不影响。

(2) 上述时分复用原理中的机械开关,在实际电路中是用抽样脉冲取代。因此,各路抽样脉冲的频率必须严格同步,而且相位也需要有确定的关系,使各路抽样脉冲保持等间隔的距离。

(3) 在时间Ts内,各路信号顺序出现一次,这样形成的时分复用信号,具有一个确定的结构,称为帧结构,简称帧(Frame)。帧是TDM信号的最小组成单元。

(4) 收发双方必须同步工作。这种同步称为帧同步(Frame synchronization),其目的是要正确地定位各帧的起始位置,以便正确地放置与取出各路信号的数据。帧同步通常借助在帧结构中插入供识别的特定码组来实现,这种特定的标准性码组称为帧同步码(Synchronization word)。

m(t) 1低通 滤波器 同步 y1(t) 低通 滤波器 mo1(t) m2(t) 低通 滤波器 x(t) 低通 滤波器 传输系统 y(t) y2(t) 低通 滤波器 mo2(t) m3(t) y3(t) 低通 滤波器 mo3(t) (a) 时分复用原理图

第1路第2路第N-1路第N路第1路…...…...Ot(b)图7-8 TDM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 准同步与同步数字体系

ITU为时分复用数字电话通信制定了PDH(准同步数字体系)和SDH(同步数字体系)两套标准建议。PDH体系主要适用于较低的传输速率,它又分为E和T两种体系。我国、欧洲及国际间连接采用E体系作为标准。SDH系统适用于155Mb/s以上的数字电话通信系统,特别是光纤通信系统中。SDH系统的输入端可以和PDH以及SDN体系的信号连接,构成速率更高的系统。

E体系的结构(包括层次,路数,和比特率)如图7-9所示。它以30路PCM数字电话信号的复用设备为基本层(E-1),每路PCM信号的比特率为64kb/s。由于需要加入群同步码元和信令码元等额外开销(overhead),所以实际占用32路PCM信号的比特率。故其总比特率为2.048Mb/s,此输出称为一次群信号(也称PCM30/32路基群)。4个一次群信号进行二次复用,得到二次群信号,起比特率为8.448Mb/s。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次复用,得到比特率为34.368Mb/s的三次群信号和比特率为139.264Mb/s的四次群信号等。由此可见,相邻层次之间路数成4倍关系,但是比特率之间不是严格的4倍关系。

五次复用

14路?139.264 Mb/s 复用 设备 五次群 565.148Mb/s ? 四次复用 41 ? 4路?34.368 Mb/ 三次复用 1复用 设备 三次群 34.368Mb/s 4复用 设备 四次群 139.264 Mb/s ? 4路?8.448 Mb/s 二次复用 复用 设备 414路?2.048 Mb/s ? 41 复用 设备 一次群 2.048 Mb/s 二次群 8.448 Mb/s ? 30 (30路 ? 64 kb/s) 图7-9 E体系结构图

c. PCM基群帧结构和数码率

ITU建议的PCM基群有两种标准,即E体系的PCM30/32路基群和T体系的PCM24路基群。

1)PCM30/32路基群

PCM30/32路集群是E体系的基础, 1帧共有32是时隙(TS)中其中时隙TS0用于传

帧同步码,时隙TS16用于传送信令;其他30个时隙,即TS1~TS15和TS17~TS31用于传输30个话路。

每路话音信号抽样速率fs=8000Hz,即抽样周期Ts=125μs,这就是一帧的时间。将此125μs时间分为32个时隙,每个时隙容纳8bit。因此,基群的数码率为

02 Rb=800轾(3+0)?臌82 .(Mb/s) 048

Rb=32?Rb1每比特时间宽度为

tb=每路时隙时间宽度为

t=8τb 3.9(1ms) 即

τ=Ts 3.91(ms) (7-34) 323?264s)/(kb (Mb/s) 2.048 (7-32)

1 0.48 8 (μs) (7-33) Rb2)PCM24路基群

其复用信号的基础层为一次群T1,由24路PCM电话信号复用而成,T1的帧率也设计为8000帧/秒,每帧长为125μs,由193位构成,连续12帧构成一个复帧。每帧中的前192位正好对应于24路PCM信号的各个编码字节(8b),即24×8=192。而第193位用于同步码。 基群的数码率为

Rb=800(1.544 (Mb/s) (7-35) 02?48)=1每比特时间宽度为

τb=1 0.647(ms) (7-36) Rb每路时隙时间宽度为

τ1=8τb 5.1(8ms) (7-37)

7.1.2 难点

本章的难点有选A=87.6的目的,编码电平和译码电平。

1. 在A压缩律中,选用A=87.6有以下两个目的:

(1) 使压缩特性曲线在原点附近的斜率等于16,使16段折线简化成仅有13段; (2) 使在13折线的转折点上A律曲线的横坐标x值接近12i所列。

(i=0,1,2...,7),如表7-4

8 0 0 0 表7-4 A律和13折线法比较 7 6 5 4 3 1/8 2/8 3/8 1/30.6 1/32 4 4 4/8 1/15.4 1/16 5 2 5/8 1/7.79 1/8 6 1 1/128 1/60.6 1/128 1/64 2 16 3 8 2 6/8 1/3.93 1/4 1 7/8 1/1.98 1/2 7 1/2 0 1 1 1 8 1/4 1 y=1-i/8 A律的x值 13折线法的x=12i 折线段号 折线斜率 1 16 注:仅在i=8时,折线x值不符合x=12i 2. 编码电平、译码电平和量化误差

编码电平是样值所在量化级的最小值(起始电平);译码电平是样值所在量化级别的中点值(中间电平)。设编码电平为Ic,译码电平为ID,样值为Is,则

IC=IBi+段内码序号碊Vi

DVi 2其中,IBi是第i段的起始电平;ΔVi是第i段的量化间隔。

ID=IC+例如:输入样值Is=+1270个量化单位,将其采用逐次比较法编码器,按照13折线A律特性编出的PCM码组是a0a1a2a3a4a5a6a7=11110011。其中,极性码a0=1;段落码a1a2a3=111,说明抽样值位于第8段,其起始电平IB8=1024个量化单位,量化间隔ΔVi=64个量化单位;段内码a4a5a6a7=0011,说明抽样值位于第8段的第4级(序号为3),

因此,编码电平为:

Ic=IB8+3DV8=1024+3?64编码后的量化误差为

Is-IC=54个量化单位>半个量化级

译码电平为

ID=IC+译码后的量化误差为

Is-ID=22个量化单位<半个量化级

此例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译码器中采用7/12变换电路。它就是为了增加一个ΔVi/2恒流电流,人为地补上半个量化级,把译码电路的电平置于量化级的中点位置,从而使最大量化误差不超过ΔVi/2。

DV8=121+623=21(个量化单位)248

1216(个量化单位)

7·2 习题解答

7-1 已知一低通信号m(t)的频谱为M(f)为

ìf??1-? M(f)=í200?????0f<200Hz

其他(1) 假设以fs=300Hz的速率对m(t)进行理想抽样,试画出已抽样信号ms(t)的频谱草图;

(2) 若用fs=400Hz的速率抽样,重做上题。 解 (1) 由题意知,以抽样信号为

ms(t)=m(t) dT(t) 其频谱函数为

ゥ1轾 Ms(f)=犏M()f*邋d(T犏n=-?臌-fsnf=)sf (M-f)s nf当抽样速率fs=1T=300Hz时

Ms(f)=300?其频谱如图7-18 (a)所示。

(2) 当抽样速率fs=1T=400Hz时 Ms(f)=400? 其频谱如图9-18 (b)所示。

¥¥M(-f 30)0n- M(-f 40)0n

- Ms(f)300Ms(f)400f-3000(a)300-400-2000(b)200400f

7-2. 对模拟信号m(t) = sin(200πt)/(200t)进行抽样。试问:(1)无失真恢复所要求的最小抽

样频率为多少?(2)在用最小抽样频率抽样时,1分钟有多少个抽样值?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第7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习题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4717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