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24(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桩底平整度 扩底桩扩底部分侧面斜率 1根桩 桩顶 位臵 独立承沿长轴线方向 台下桩 2根桩 垂直长轴线方向 条形承台下桩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钢筋笼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长度 保护层 沿长轴线方向 垂直长轴线方向 允许值:30mm 允许偏差:±2% 允许偏差:40mm 允许偏差:60mm 允许偏差:30mm 允许偏差:100mm 允许偏差:5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偏差:±2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偏差:±30mm 允许偏差:±20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尺量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桩顶高程 注:1桩中心定位的放线测量偏差对群桩不应大于20mm,对单排桩不应大于10mm;

2 现浇基桩的底面和断面可以桩孔的底面和断面代替;

3 多排布筋及钢筋笼内结构布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4 桩顶位臵以钢筋笼形心为准。

5.2.10 人工挖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孔底杂物和杂渣进行清理,排干孔内积水。有地下水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法,且浇注桩顶高程高出设计高程不应小于0.25m。

桩身混凝土浇注应设臵串筒,串筒底口距离混凝土面高度不应超过2.0m,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应留施工缝,混凝土每层的浇筑厚度不应超过700mm。

5.2.11 人工挖孔灌注桩同施工工艺、同配合比、同施工材料的混凝土试件每浇注30m应有1组,且每根桩不应少于1组试件。

5.2.12 机械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应以表5.2.12为标准。

表5.2.12 机械成孔灌注桩检验标准

序项目 号 1 主控 2 项目 3 一般 项目

3

允许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D≤8000mm D>8000mm 检验方法 混凝土强度 沉渣厚度 单桩承载力 进入持力层深度 直径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允许值:50mm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mm):-50,+100 允许偏差(mm):-5,+50 20

按相关规范要求 沉渣仪或重锤 试验 检查钻进施工记录 尺量钻头外径 1 2 3 4 垂直度 1桩 根中心 允许值:1% 允许偏差:50mm 允许偏差:60mm 允许偏差:D/6和 100 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8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吊垂线、测斜仪 测量、尺量 5 独立承台下基桩 2桩 根沿轴线 允许偏差:D/6和 80 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6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测量、尺量 6 桩顶位臵 垂直轴线 7 3根沿轴线 垂直轴线 及以上桩 条形承台下基桩 100mm二者中的小值 12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8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4和允许偏差:D/6和10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4和测量、尺量 沿轴线方向 120mm二者中的小值 15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D/6和允许偏差:D/6和测量、尺量 钢 筋 笼 垂直轴线 100mm二者中的小值 120mm二者中的小值 允许偏差:±2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偏差:±2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偏差:±30mm 允许偏差:10mm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测量、尺量 测量、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支架 用钢尺量 桩顶高程(凿除浮浆后)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长度 保护层厚度 垂直度 注:1 对于嵌岩深度大于1倍桩径的嵌岩桩,沉渣厚度可作为一般项目;

2 桩顶位臵应以钢筋笼形心为准;

3 D为桩径,对扩底桩指位于上部的直径未扩大部分的桩径; 5 桩进入持力层深度、直径和垂直度可以桩孔相应数据代替;

6 多排布筋及钢筋笼内结构布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5.2.13 基桩施工应进行钢筋笼和钢筋保护层检查。钢筋笼在孔口焊接加长时,同一断面主钢筋的接头数量不应超过主筋总数的50%。主筋竖向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规定。

5.2.14 机械成孔桩浇注时,桩顶混凝土液面高程高出设计高程不应小于0.50m。 5.2.15 机械成孔灌注桩混凝土件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直径小于800mm的灌注桩每5根桩不应少于1组且每个承台下的桩不应少于1组; 2 对直径不小于800mm的灌注桩每根桩应有1组;

3 同施工材料、同配合比、同生产工艺、同一工作班条件下施工的灌注桩不应少于1组。

21

5.2.16 承台质量检验应以表5.2.6为标准。

表5.2.16 承台检验标准

项 主控 项目 序 1 1 2 3 4 一般项目 5 6 7 8 检查项目 基础混凝土强度 强度 砂浆强度 轴线位臵 桩边距 承台顶面高程 承台底面平整度 承台底面宽度 承台底面长度 承台高度 承台台阶宽高比或坡率 允许偏差(mm) 允许偏差 或允许值 允许值 不小于设计要求 ±10 0,+10 0,-5 30 ±10 (-10,+50) ±10 (-10,+50) ±10 ±0.5% 检查方法 执行相关规范 测量仪器测量 尺量最小宽度 测量仪器测量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尺量最小宽度 尺量最小长度 尺量 尺量 注:1 钢筋制作安装的检查应执行相关规范; 2 括号内数据系针对原槽现浇承台的情况,原槽现浇承台的底面尺寸可以坑槽底面尺寸代替。

22

6 人工地基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 人工地基检验时应有按设计要求进行的施工试验的成果资料。

6.1.2 人工地基检验应采用全面观察和抽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当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判断地基承载力明显大于设计要求值时可不进行检测。

6.1.3 人工地基静载荷试验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静载荷试验点高程应与基底高程一致,当两者不一致时,应参照第4章规定进行验槽。

6.1.4 地基承载力检测点应均匀布臵,受力较大的部位及坡肩应有检验点。

6.2 压实地基

6.2.1 本节能用于由素填土组成的强夯地基和机械辗压地基施工质量验收,不能用于由成分为生活垃圾和大量工业垃圾的杂填土组成的强夯地基和机械辗压地基施工质量验收。

6.2.2 机械辗压地基填方前应核对基底高程,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先将基底压实。 6.2.3 分层强夯地基施工和机械辗压地基施工质量应在现场分层进行检验。

6.2.4 强夯地基试夯区宜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影响深度、密实度(或压实系数)、夯锤重量、夯锤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臵、前后两遍间歇时间、最后两击夯沉量、夯击范围和填料质量。

6.2.5 压实地基试辗区施工宜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密实度(或压实系数)、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分层厚度、辗压机重量、辗压遍数、辗压范围、填料的成份、级配、粒径和含水量。

6.2.6 压实地基施工质量验收应检测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影响深度和密实度(或压实系数)。 6.2.7 压实地基抽样检验应采用载荷试验方法并选用重型动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核子密度仪、大重度试验等方法配合。对于荷载较小和变形要求较低的环境工程可不进行载荷试验。

6.2.8 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压实地基承载力不应少于3个点,且按人工地基面积计每3000㎡不少于1个点。用其它方法进行的测试不应少于9个点,且按人工地基面积计每300㎡不应少于1个点,其与载荷试验对比的试验不应少于3个点。应先将载荷试验的结果和用其它方法进行试验的结果建立经验关系,然后用其它方法进行试验,根据其它方法试验结果及两种方法试验结果的经验关系确定承载力。 6.2.9 压实地基各层密实度(或压实系数)应采用现场大重度试验方法测试,检测数量按人工地基面积计每300㎡不应少于1个点。

23

6.2.10 压实地基施工质量检验应以表6.2.10为标准。

表6.2.10 压实地基检验标准

项 主控 项目 序 1 2 检查项目 地基承载力 变形模量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20mm 允许偏差:±20mm 检查方法 现场鉴别、试验检测、勘察单位复核 现场鉴别、试验检测、勘察单位复核 测量仪器测量 测量仪器测量,填方施工前量测 测量仪器测量 1 密实度(或压实系数) 一般 项目 2 3 4 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 底面高程 顶面高程 6.2.11 压实地基检验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 试夯、试辗资料; 2 施工过程记录资料; 3 试验检测资料。

6.3 换填地基

6.3.1 换填地基填方施工前应量测开挖坑槽的高程和尺寸。

6.3.2 换填地基施工质量验收应检测密实度(或压实系数)和地基承载力。

6.3.3 换填地基验收应采用全面观察与抽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试应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和大重度等方法,检测点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条形基础和片筏基础,当基础底面总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m时,测试点不应少于6个;当基础底面总面积大于1000m时,每增加200m应增加1个测试点。

3 对独立基础,每根柱不应少于1个测试点。 6.3.4 换填地基施工质量检验应以表6.3.4为标准。

表6.3.4 换填地基检验标准

项 主控

2

2

2

序 1 检查项目 地基承载力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允许值:不小于设计要求 现场鉴别、试验检测 2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24(5)在线全文阅读。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24(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4842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