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50-***-2010
条文说明
2010 重庆
35
制订说明
关于我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目前遵循的是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该标准对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重庆是典型的山区,有特殊的地质条件,该标准尚不能完全满足规范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在我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如:验槽与基础验收界限模糊、验槽与施工勘察和补充勘察界限模糊、验槽外延内涵模糊、验槽工作部署各唱各调;单纯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查验岩石地基承载力;不少工程在桩基础施工验槽时,不加区分地对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孔底下不小于3倍桩径且不小于5m的深度范围进行抽心检查;对灌注桩施工质量验收时不区分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机械成孔灌注桩。这些问题对我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我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有不利影响。近十余年来,重庆面临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直辖三大机遇,工程建设大规模发展,特别需要有适当的标准来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因此,编制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势在必行。
本规范把验槽与基础验收、验槽与施工勘察明确地区分开来。用专章对验槽作出的系统规定有望消除当前实际工程中验槽工作手段、工作深度和工作量各行其是、不同参建单位意见不一的情况。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规定使验收要求更加明确、更加合理。对一些工程,在保障安全度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成本;对另一些工程,保障了工程安全度。
我市地处山区,地质条件特殊。十多年以来,我市有自己的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规范,但一直没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使我市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的标准体系。
36
目 次
1 总 则 ............................................................................ 6 2 术 语、符号 ...................................................................... 8 2.1 术语 5 2.2 符号 6 3 基本规定 ......................................................................... 10 3.1 施工质量保障基本要求 7 3.2 施工质量验收基本要求 7 4 验槽 ............................................................................. 12
4.1 一般规定 ....................................................................................................................................... 12 4.2 浅基础施工验槽 ........................................................................................................................... 13 4.3 桩基础施工验槽 ........................................................................................................................... 11 4.4 人工地基施工验槽 ....................................................................................................................... 13 4.5 基坑处理施工验槽 ....................................................................................................................... 16 5 基础验收 ......................................................................... 18
5.1 浅基础 ........................................................................................................................................... 18 5.2 桩基础 ........................................................................................................................................... 18 6 人工地基验收 ..................................................................... 23
6.1 一般规定 ....................................................................................................................................... 23 6.2 压实地基 ....................................................................................................................................... 23 7 基坑处理验收 ..................................................................... 26
7.1 放坡 ............................................................................................................................................... 26 7.2 锚杆 .............................................................................................................................................. 293
37
1 总 则
1.0.1 重庆是典型的山区,地质条件特殊,斜坡多、岩石多、洞穴多、填土多、变化多,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尚不能完全满足规范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近十余年来,重庆面临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直辖三大机遇,工程建设大规模发展,特别需要有适当的标准来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因此,编制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势在必行。
1.0.2 根据施工工艺技术和质量评定分开的原则,本规范基本不涉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技术问题。在本规范中,“建筑”一词取其狭义,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构筑物。
1.0.3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都是根据重庆地区的地质特点编制的,有重庆地方特色,本规范与它们配套使用是必然要求,既可避免重复规定,也可减少规定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执行规范中的困惑。风化程度的划分(在重庆不是五分而是三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三类规范的分工,凡是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有关的事项均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
1.0.4 作出本条规定是基于本规范没有包罗万象,对重庆地区很少遇到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情形(如:复合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预压地基、预制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水泥土桩墙支护、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未进行规定。对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应执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规定。
38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2.1.4 关于地基和基础这两个术语,本规范没有采用现行相关国标的如下定义: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对此作如下说明:
1.上述对地基和基础的定义没有达到定义的目的。对地基的定义依赖对基础的定义,对基础的定义又依赖对地基的定义。根据对基础的定义,地基是“支承‘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的土体和岩体”,这样对地基的定义中将有“地基”一词;根据对地基的定义,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上的结构组成部分”,这样对基础的定义中将有“基础”一词。因而上述对地基和基础的定义都没有达到定义的目的,人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由此可见,对两个不同术语的定义应单向依赖或互不依赖而不应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2.上述对地基的定义未涵盖所有人工地基。人工地基中的土工合成材料和高压喷射注浆桩、水泥土搅拌桩、灰土挤密桩、夯实水泥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增强体材料以及灰土地基土,因不由或不完全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组成而不是素填土,又因不是或不含建筑垃圾、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而不是杂填土,也就是说按相关规范中土的分类规定,这些材料不属于土。因此,对地基的定义没有涵盖所有人工地基。
3.基础未必能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都传递到地基上。结构所承受的作用有直接作用(即荷载)和间接作用之分,间接作用包括地面运动、地基不均匀变形、温度变化和材料胀缩。因材料种类和引起温度变化的原因不同,结构中的温度变化和材料胀缩未必都能通过基础传递到地基上,地面运动和地基不均匀变形则是通过基础传递到结构上。
4.上述对地基和基础的定义未能将地基与边坡和洞室围岩、基础与边坡支护结构和洞室围岩支护结构明显区分开来。地基与边坡和洞室围岩的区别是:地基主体位于结构下方,地基承担着该结构的竖向荷载。基础与边坡支护结构和洞室围岩支护结构的区别是:基础位于结构下部,传递着该结构的竖向荷载。但根据上述对地基和基础的定义,地基似乎包括了边坡和洞室围岩,基础似乎包括了边坡支护结构和洞室围岩支护结构。
本规范给出的定义则不存在上述问题。
39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24(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