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1 二元一次方程
自主学习 问题一:甲种物品每个4kg,乙种物品每个7kg.现有甲种物品x个,乙种物品y个,共76kg .
(1) 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2) 如果x=12,求y的值;
(3) 请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
问题二: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使x=-1 ,y=3为它的一个解,该二元一次方程可以为 问题三:二元一次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 x y
问题四: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AB=x,BC=y,周长为12. (1)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2)求该方程的所有整数解。
33
0 1 1.5 2 3 4 5 -2 -1 ?? ABC 数学阅读 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解方程时,大家总会碰到“元”、“次”、“根(解)”.不过,你知道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元”、“次”、“根(解)”(当然只是指汉语译名)是谁创造的?说来你也许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个抱负远大、好学上进的君主,他曾拜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为师,学习天文、数学、地理,还学拉丁文.康熙大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听外籍教师讲课并不轻松.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常会话还能够勉强对付着,而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出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一遍听不懂,就请老师再讲一遍,直至真正弄懂为止.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懂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了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果然扫除了很多障碍,提高数学效率.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
康熙创造的这几个数学术语科学而简洁,十分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一直延用到今天.
我的收获与疑惑 34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
自主学习 问题一: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的2倍少1.设甲数为x,乙数为y.
(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cm, 长比宽多1cm. 设这个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
(3) 已知∠A、∠B互余,∠A比∠B大30o. 设∠A的度数为x o,∠B的度数为y o.
问题二:请你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根据它所描述的关系,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是?x?y?2, ?2x?3y?14.?
?x?2,?x??1,?x?3,问题三:有3对数: ①? ②? ③? 在这3对数中, 是
?y?2;?y??9;?y??1.方程3x?y?8的解; 是方程2x?y?7的解; 是二元一次方程?3x?y?8组?的解.
2x?y?7?
问题四:甲种饮料每瓶2.5元,乙种饮料每瓶1.5元,某人买了x 瓶甲种饮料,y瓶乙种饮料,共花了34元。
(1)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2)如果甲种饮料和乙种饮料共买16瓶,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找出它的解。
我的收获与疑惑 35
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自主学习 问题一:
1.把方程2x?y?1写成用x表示y的形式,结果是y= 。
2.把y?2x?1代入方程4x?y?3,消去y,得关于x的方程 。(不必化简)。
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y?x?x?2y?4(1)??y?4x?15 (2) ??2x?3y?1
用代入法解二玩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 。 代入消元法的步骤是: 1. 2. 3. 4.
问题二:已知方程组??2x?y?4m?32y?x??3 的解x,y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
?
我的收获与疑惑 36
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自主学习 ?x?2y?1问题一:?
?3x?2y?5.除了用代入消元法求解以外,观察方程组未知数的系数的特点,还能有其他方法消元吗? 问题二: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5x?2y?4, ?2x?3y??5.
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是: 。
加减消元法的步骤是:
?a?2b?c问题三:解方程组:??1?a?3b?c?5
??2a?b?c?8
问题四:若3x?2y?7?5x?2y?1?0,求x、y的值。
我的收获与疑惑 3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七年级下数学各章节全部学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