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花”的时值、两处的切分节奏和低音。第二部分中间两句“话”和“拉”六拍长音,找到换气的地方,要求学生唱得连贯圆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美,歌词也很深情感人,请大家带着对妈妈的爱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遍。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叙述了小时候,母子生活的感人画面;第二乐段,抒发了儿女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依恋之情。板书:第一乐段,叙述 ;第二乐段,抒情 5、教师指导唱歌词。 (学生跟琴唱,老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一乐段最后一句“花”的时值、两处的切分节奏和低音。第二乐段中间两句中“话”和“拉”两处长音,要求学生唱得连贯、圆滑,才能表现出对妈妈深厚的感情。) 6、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五、歌曲处理,情感挖掘。 1、歌曲的处理。这首歌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怎么样才能够把这首歌唱好呢?第一,要唱得稍慢。第二,要注意强弱的变化,歌曲的第一乐段是叙事,声音要唱弱一点;第二乐段是抒情,声音要唱强一点。 2、用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老师指挥。 指导学生用右手做一些动作来表达歌词的含义。(女生领唱第一乐段,全班齐唱第二乐段;男生领唱第一乐段,全班齐唱第二乐段。)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送祝福。 老师被你们的歌声感动了,你们唱出了对妈妈浓浓的爱,唱出了对妈妈美好的祝福。如果请你送给妈妈一句深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后读屏幕上三句话) 2、师生游戏。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歌颂妈妈的歌曲——《妈妈格桑拉》,其实歌颂妈妈的歌曲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妈妈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下面三首歌,看谁先听出它们的歌名。(每首听一分钟左右。) 七、结束 。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在同学们第 6 页 共 37 页
的歌声里重温了妈妈的爱,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妈妈,把祝福都唱进歌里,送给天下所有的妈妈!祝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永远幸福、平安! 第3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常规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和视唱练习。 3、复习歌曲《妈妈格桑拉》。 三、导入: 课前播放广西歌手唐佩珠原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这位歌手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引出以下过渡语。 广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各民族能歌喜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广西各民族文化既有自身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又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正是承传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演变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唱由广西音乐人古笛、黄有异创作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四、授新课 1、简介作品、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简介。 2、学习歌曲: (1)、欣赏北京哆来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2)、教师弹奏主旋律,学生模唱主旋律二至三遍,要求边听、边唱边击拍。 (3)、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吐字准确。 (4)、配唱歌词,随时纠错。 (5)、教师弹琴,学生听琴学唱其他声部旋律,正确无误后配唱歌词。 (6)、学生分声部练习,为合排、精排打好基础。 (7)、合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达到和谐统一。 (8)、再次欣赏北京哆来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要求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要相互配合,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使歌声在和谐中显出丰富的层次,更加悦耳动听,更有艺术感染力,表现力。 第 7 页 共 37 页
(9)、全体同学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6、综合表演: 针对歌曲舞蹈性节奏强的特点,请班上喜爱舞蹈的同学即兴舞蹈,部分学生用小乐器伴奏,其余同学合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使学生品尝合作成功的喜悦,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下课。 板书 设计 教 后 反 思
第三单元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美丽的童话 课 型 综合 课时 3课时 1. 认知目标:学习西洋乐器的(一)。 2、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和表演几首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童话世界中遨游。 3、能力发展目标: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能为歌曲设计和创作表演形象。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能为歌曲设计重 难点 和创作表演形象。 教学难点:歌曲的二部合唱部分。 教具准备 共 享 教 案 多媒体 二 次 备 课 第1课时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而且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听一听,是什么乐曲?——(课件)《彼得与狼》 2、《彼得与狼》的音乐体裁是什么?——交响童话(课件) 3、用什么乐队来演奏交响曲?——管弦乐队(课件) 第 8 页 共 37 页
4、请说说管弦乐队的构成——(课件) 二、揭题: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交响乐中的另一种体裁——交响诗(课件) 2、交响诗是类似于交响童话的一种体裁,我们知道交响童话就是用交响乐的形式来给我们讲述童话故事,那交响诗呢也是跟交响童话一样用音乐来给我们讲故事,但因为交响诗所讲述的故事会具有一定的魔幻、神奇、浪漫的色彩,所以才把它称之为“诗”。那么,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是什么故事呢?——《魔法师的弟子》(课件) 三、分段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城堡(课件),请随着音乐去看一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堡?——聆听(神秘、安静、可怕) 2、在这个城堡里住着一位老魔法师,听一听,他是一个怎么样的魔法师?——聆听(可怕、法力高强) 3、这个魔法师有一件宝贝,是一个小扫把,只要对这个小扫把念动咒语,它就会帮你做任何事情,我们来听一听,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扫把?——聆听(调皮、可爱、活泼) 我们看到小扫把的乐谱上有许多什么记号?(顿音记号)顿音记号的作用是什么?(跳跃、有弹性)显得小扫把非常的调皮、可爱。 让我们来哼唱一下扫把的旋律,注意休止符要空出来,先听老师来哼唱一遍——齐唱。 4、城堡里除了魔法师与这个小扫把之外,还住了一个人,它就是魔法师的小弟子,虽然,他做了魔法师的弟子,但是魔法师却从来不教他魔法与咒语,每天都让他干许多的粗活,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挑水了,城堡里有一个大水缸,师傅每天都让弟子去河里挑水把水缸装满,所以,小弟子每天都非常地辛苦,但他却很想学法术,所以,他每天都趁着魔法师念咒语时偷偷地学上几句,有一天,魔法师有事出去了,城堡里只剩下了小弟子一个,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样?想做什么?——学生答 5、对,小弟子他偷出了扫把,用自己偷学来的咒语让扫把帮自己挑水,来听一听,他成功了没有?——聆听 6、小扫把开始劳动了,水缸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动作来表示。——聆听并做动作表示水满起来的状态。 第 9 页 共 37 页
7、水满起来了,小弟子可高兴了,继续让扫把打水。——聆听 8、小扫把不停地打水,听一听,这时,音乐里多了那种声音?这种声音的加入说明了什么?——聆听(水已经往外面溅出来了) 9、水已经不停地往外面溅出来了,小扫把有没有停止打水呢? 10、此时,小弟子心情怎样?如果你是他你会想什么办法让小扫把停下来?——学生答。——听一听,小扫把是怎样处理的?——聆听(用斧子将扫把劈得粉碎) 11、将扫把劈碎后,看看,可怜的扫把怎么样了?请根据你听到的音乐往下编故事。——聆听,编故事。(被劈碎的扫把的碎片又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扫把,一群扫把一起去打水,城堡里的水不停地往外面满出来了) 12、听一听,这时音乐在表现水满时加入了什么乐器?说明了什么?——聆听(加入了钹,说明了城堡里已经洪水大作,巨浪翻滚了) 13、此等场面,究竟该如何收场呢?——学生答(师傅回来收拾残局)。请听一听,师傅是何时回来的,你听到师傅回来了,请举手表示。——聆听 14、师傅回来后,音乐掐然而止,一切恢复了平静,此时小弟子心情怎样?有什么反映?——学生答。——聆听弟子的反映(惭愧) 15、虽然小弟子已经很后悔,很惭愧了,那你们觉得平息灾难后的师傅他会有什么反映?——学生答。——聆听师傅的反映(严厉的惩罚了弟子)。 16、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那么,在音乐中我们把故事的起因叫做什么?(序奏)经过叫什么?(主曲)结尾叫什么?(尾声) 17、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交响诗的作曲家——迪卡斯,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今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再一起聆听,欣赏。 18、迪卡斯的这首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其实是选自一部卡通影片《幻想曲》,接下来就请大家欣赏影片。 19、通过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学生答 20、教师小结:(略)下课。 迪卡斯简介:(1865——1935) 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第 10 页 共 37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