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我们既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把增
投资与扩消费、惠民生更多地结合起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
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
面,对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
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几年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
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
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
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
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
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机制,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确
保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
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
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
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既要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改造和
提升传统产业;又要面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
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还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要准确把握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新医药、海
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攻关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
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整个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
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关系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要按照“两
个大局”战略思想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
略的优先地位,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
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对特殊地区采取
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
西藏、新疆等地的发展。同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
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要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抓住城乡人口结构转
折的重大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逐
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中释放内需
潜力、促进结构调整。注重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
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
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
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改造传
统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切实加强节约增效和生态环保,加
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
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
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
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十二五”时期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科教、文化、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