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7.2.2 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

7.2.3 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7.2.4 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7.2.5 在易燃易爆区不宜动火,设备需要动火检修时,应尽量移到动火区进行。 7.2.6 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2%(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

(2)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

7.2.7 对易燃、易爆或易中毒物质的设备动火或进入内部工作时,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工作前半小时,工作中应每两小时重新分析一次,工作中断半小时以上也应重新分析。

7.2.8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 (2)验电、放电; (3)各相短路接地;

(4)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7.2.9 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7.3 警示标志

7.3.1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

7.3.2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特种设备、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标识及警示标志。

7.3.3 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16

7.3.4 设备裸露的运转部分,应设有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7.3.5 吊装孔应设置防护盖板或栏杆,并应设警示标志。 7.3.6 煤气容易泄露和积聚的场所,应设醒目的警示标志。 7.3.7 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7.4 相关方管理

7.4.1 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

7.4.2 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7.4.3 甲方应统一协调管理同一作业区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 7.4.4 不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工程项目承包协议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7.5 变更

7.5.1 建立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计划。

7.5.2 对变更的实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所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7.5.3 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用后应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重大变更的,还应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7

八、 隐患排查和治理 8.1 隐患排查

8.1.1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 8.1.2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8.1.3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8.1.4 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 8.1.5 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8.2.1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8.2.2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8.3 隐患治理

8.3.1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8.3.2 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8.3.3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8.4 预测预警

8.4.1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8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 9.1 辨识与评估

9.1.1 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

9.1.2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9.2 登记建档与备案

9.2.1 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

9.2.2 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9.2.3 计量检测用的放射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放射物品使用许可证。

9.3 监控与管理

9.3.1 对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9.3.2 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9.3.3 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19

十、职业健康 10.1 职业健康管理

10.1.1 建立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

10.1.2 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2)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3)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4)职业危害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0.1.3 所有产尘设备和尘源点,应严格密闭,并设除尘系统。作业场所粉尘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的规定。

10.1.4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每1~2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1.5 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

10.1.6 定期识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10.1.7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10.1.8 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产生粉尘、毒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

10.1.9 多尘、散发有毒气体的厂房或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10.1.10 对封闭性的放射源,应根据剂量强度、照射时间以及照射源距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具有辐射作业场所的生产过程应根据危害性质配置必要的监测仪表。维护和检修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器和设备的人员应配备个人专用防护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4)在线全文阅读。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标准(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305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