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否
问题1:计算该人群观察期内的发病密度。 问题2:计算该人群观察期内的累积发病率。
问题3:描述该人群该病的发病频率,采用哪个指标更合适?
[课题五] 某国甲地与乙地2008年某传染病的死亡资料以及该国的标准年龄构成如表1-3所示。如果要比较两地该传染病的死亡频率,须用什么指标?请计算并说明其意义。
表1-3 甲、乙两地标准化死亡率计算表
年龄组 (岁) 0 1-4 5-9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 合计
甲地 5620 22105 52078 32596 33720 41588 41588 52078 65941 27351 374665
人口数
乙地 18701 74804 162699 108466 124362 140257 117816 93505 68259 26181 935050
死亡数 甲地 160 30 30 26 47 124 320 829 1901 2259 5726
乙地 542 86 60 131 213 458 973 1557 2113 2189 8322
标准年龄结构
(%) 2.3 9.0 19.9 13.4 12.7 13.4 11.4 8.7 6.1 3.1 100.0
[课题六] 某口腔医院在1981年年末总结1968~1980年口腔癌手术后随访各年存活人数,统计出13年的生存率动态如表1-4所示。 请计算口腔癌手术患者的各年生存率,并分析该法分析生存情况的不足。
表1-4 某医院372例口腔肿瘤手术后随访活存情况统计
术后年数(n) 存活人数 随访满n年人数
生存率
1 339 372
2 260 344
3 191 288
4 165 265
5 147 244
6 116 206
7 95 176
8 80 143
9 57 109
10 33 66
11 19 44
12 11 23
13 4 5
- 65 -
[课题七] 表1-5为某地2008年因脑卒中造成的生命损失,请计算各年龄组的PYLL并说明其意义。
表1-5某地2008年因闹卒中造成的生命损失
年龄组 40- 45- 50- 55- 60- 65- 70- 合计
※
※
组中值
男性
死亡数 0 2 1 4 2 1 10
PYLL
死亡数 1 0 2 1 1 3 8
女性
PYLL
总PYLL
:期望寿命为70岁
(陈清)
实习二 疾病分布的描述
一、目的和要求:掌握描述疾病分布的方法。 二、时间:3~4学时 三、实习内容:
[课题一] 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
问题1:表2-1为1939年~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请问1939~1949年英
- 66 -
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有何分布特点?提示什么问题?
表2-1 1939~194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猩红热病死率
年份 病死率(?)
问题2:表2-2为齐齐哈尔市2005-2008年布鲁菌氏病发病的按月分布。请问该市这4年布鲁氏病的发病时间分布有何特点?
1939 1940 1941 1942
0.72 0.49 0.25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2.32 2.36 2.24 1.22 1.15 1.15 1.14 0.76
[课题二]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
问题3: 2001年11月,国内尚磊等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县区)73 000名男青年的体检资料,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男性青年视力低下的地域分布特点。表2-3为其研究的部分结果。请问:我国男性青年视力低下有何地区分布特点?造成该分布的特点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 67 -
[课题三]疾病的人群间分布
问题4:1964年~1965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麻疹血凝制抗体调查。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如表2—3。问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表2-4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年)
月龄 人数
问题5:图2-1为广州市某农村≥1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请问该人群的高血压病有何分布特点?对高血压防控措施有何提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5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阳性率(%) 100
- 68 -
图2-1 广州市某农村15岁及以上村民的高血压患病率
[课题四] 安徽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描述 (一)情况介绍
该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属平地区。全县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贯穿境内的Y河和作为该县南界的H消费品汇合于该县东南部。全县分为十个行政区(图2-1)。全年降雨量多集中于秋季。该县要为旱地作物,夏收以冬小麦为主,秋收为豆类。农民住房比较简陋,秋收时农民多在场地搭建“人”字形工棚,野外露宿。该地区的野生物主要为鼠类,黑线姬鼠是当地的优势鼠种。每年4~5月和8~9月是黑线姬鼠的繁殖高峰期,该鼠喜湿,有迁移性。
该县自1958年即有肾综合征出血势发生,1961年疫情陡升,自该年起,某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协同当地卫生防疫站逐年进行该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本材料的人口资料来自该县分安局,基体属实。
现将该县肾综合出血热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提供如下。
(二)资料 1、疾病的时间分布
表2-5 某县1961.08~1962.07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 月别 病例数 构成比(%)
问题6:根据表2—5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各月病例构成比,并绘制某县1961~196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按月分布的曲线图。
8 0
9 0
10 15
11 271
12 754
1 304
2 54
3 22
4 3
5 0
6 0
7 0
合计 1423
- 69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流行病实习教材(第二次修改) ok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