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书法家沈伊默先生说:“学书亦可养性习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娱。”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练,需要“铁棒磨成针”的“滴水穿石”之功。然而在学生写字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书写“生字书写本”中的作业时特别认真,而当他做其它作业(比如写周记、作文)时就马虎应付。是什么让学生在写作业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呢?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学生认为“生字书写本”的作业是练习写钢笔字的作业,态度自然就认真多了。而其它的作业在学生认为只不过是必须完成的作业,与练字无关。针对这种现象,我在班上提出:提笔即是练字。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再练字,更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一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也可能影响做作业的速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越练越熟,做到既写得好,又写得快。事实也证明了,那些书写快的同学他的作业是又快又好,而那些作业做得慢的同学也大都是书写马虎的同学。
四、认真掌握写字的要领
刚进入中年级,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最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实物展台,从写横开始,把常用笔画的写法教会学生,指导学生弄懂怎样起笔,怎样收笔,行笔的轻重如何处理。教师在范写的基础上,来回巡视,做个别辅导,做到班中学生人人过关。笔画关过掉,教师才可对学生进行字的书写指导。这
样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还真切地学会了用钢笔写字。其次要严格要求,基础做起。对学生来说,作业是最好的练字训练,也是最经常的检测手段。针对有的学生练字认真,有的学生作业粗心的情况,对于每次完成的作业,我要求必须认真书写。特别是当堂进行写字练习时,我都要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在上面画一朵花或一面旗,把认为笔画最不到位的那个字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凡是潦草应付的作业,一概重新书写。而那些完成作业认真的同学,给予及时鼓励与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当然,写好钢笔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既要保护学生对钢笔字的向往,维持学生们的热情和激情;又要不断渗透写钢笔字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促使学生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改正、自我适应。坚持积极性和循序渐进相并存,方可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钢笔,能用心写好每一个字,真正做到“掌握要领,轻松写字。”
持之以恒,练好钢笔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课题研究 实验小学 吴元珍
自上学期起,学生已经练了一个学期的钢笔字了,效果如何呢?回答并不那么让人满意。虽然有学生的字体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数毕竟不多,于所与所预料的结果相差甚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思前想后,总觉得该教的已经都教给学生了,比如:怎样选帖、准备什么样的练字用具、练字的坐姿、执笔的方法、笔画的写法等等,可是为什么出现与预期目的不一致的现象呢?最后发现是学生练字普遍缺乏恒心、毅力。须知练字要经常坚持,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俗话说: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在目前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因为课上时间相对较紧,所以练字就放在课下完成,但是对于老师布置的练字内容,很多学生因为作业多或是自己懒惰,不能很好的完成,于是就陷入了应付状态。怎样才能扭转这一状况呢?为此我设想了许多办法,但都不具备可操作性。
后来我发现要练好字就要求精练而不贪多, 所以近两个月来,我是这样让学生练钢笔字的:一周描摹,每天坚持练半页;再一周临帖,每天坚持练六个字,每个字练六遍。如此反复,隔周一次。同时采纳学生的建议,每周在班内举行一次钢笔字书写比赛,由各班语文小组长和班委同学共同评选出“每周一星”进行表扬,学期结束时评选出“书法明星”。这一举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练字的热情,经常在课余时间看到学生在认真读帖、仔细描摹、潜心临帖。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们从历代的书法名家刻苦练字的故事中获得启迪与教育。
魏朝大书法家钟繇,他是楷书的鼻祖。他练字非常用功,以致于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都在写字。怎么写?手指为笔,被里为纸。日复一日,连被里都给划破了。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特别喜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只要看见王羲之父子的墨迹就买回来学习研究。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传授王献之的《指归图》,不惜花了很多钱买了回来,放在家里天天观赏研究,常常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他整整学习研究了一个月,直到他懂得《指归图》的精髓为止。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他从小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练字,从不气馁。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
从这些书法名家的身上,学生们不难发现正是凭着一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他们才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学生们也懂得了只有坚持“水滴”才能“石穿”,“绳锯”才能“木断”。
记的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所以要想让学生练好钢笔字,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尤为重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则更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坚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钢笔字会越练越好。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结题报告 临澧县实验小学 吴元珍 课题组长 :吴元珍
课题组成员: 杨利君 徐玉香 徐伍英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
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
近年来,由于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学生的基本书写技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不少中学生、大学生不会写规范字,即使写自己的名字也是“丑”不忍睹。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的书写基础需要花大功夫夯实,这关乎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认认真真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造就高素质人才,为学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培养三年级学生良好钢笔字书写的习惯的研究(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