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 林永文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本单元围绕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它与上一单元联系紧密,是它的延续。本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通过学习的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进一步加深对询问/指点方向的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在陈述句与疑问句中的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
(2)学习单词bank, theatre …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知识自学的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外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目的语素质教育、潜在外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方面。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询问/指点方向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
难点:句型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外语语言氛围,身临其境地把学生带到街区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询问/指点方向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通过五步教学法,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带他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并请他们依据我的提示猜测要去哪里?当学生猜出去农场时, 我们便“上车”, 一路欢歌去农场。随着“嘎”的刹车声,电脑打出农场全景,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有汽车声、动物的叫声,栩栩如生。以学生在街区问路为主线,通过询问/指点方向的句型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在一系列既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语境中详细讲解,反复演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其中多媒体展示的动画部分更具特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Boys ask,Girls answer等多种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反馈练习
本课的又一次高潮是将游戏与练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设计15个街区模型,让一对对学生上街 问路,并配有本课的重点Where's the … ? It's next to the … ?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体会到句型Where's the … ?It's next to the … ?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转轮,边做游戏边做练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5、归纳总结
本课除了板书所呈现的重点内容外,又把本课内容浓缩成韵律诗形式,巧妙地总结本课重点、难点,学生又通过优美的旋律、音韵动听的节奏。进一步巩固,加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6、展示板书
Unit 6 Lesson 21
Language points:
1. Look at the picture.
look at 看 look through 查看 look up 向上看 look out 向外看 look over复习
2.the post office.
合成词:(1)写成一个单词:bookshop. (2) 写成开放式:post office (3) 用连字符连接:pencil-box.
3. next to 紧挨
4. in front of 反义词 behind
5. excuse me 的用法:
(1)引起别人注意 (2)请求让路 (3)向人问路或打听消息
6. Thank you all the same.
all the same 仍然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较之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
牐牨究我裕⑿∽楹献餮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二字,对于未来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而言,是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未来的课堂可能更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作一些思考,哪怕只是瀚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是有价值的。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初三英语上册说课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为初三英语上册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整个说课包括教材分析、教材处理、说教法、说学法、课时划分和教学过程六大板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英语新教材第三册第2单元,本单元的核心话题为“talk about what they used to be like”,围绕着谈论过去自己和他人过去经常做的事,谈论自己和他人过去的外貌性格爱好,以观察图片、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等训练方式和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完成任务等形式完成目标语言的输入,学习句型Used to 为主要学习任务,并且设置任务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重在培养学生的习得语言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重点词汇
●Used to, dark, spider, insect
●Used to
●Conjunction but
重点句型
●Mario used to be short.
●Yes, he did. Now he’s tall.
●I used to eat candy all the time.
● Did you ?
●Yes, I did. And I used to chew gum a lot.
(2)能力目标
1)依托本单元的语言素材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自学、创新和沟通能力。熟练掌握“used to” 句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听说、乐于听说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
3)运用CAI或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
4) 在表演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used to句型。
难点:used to句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外语语言氛围,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对话和小组活动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法:
教学内容的核心要求符合科学规律、认识规律,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力求简练、正确、系统。通过五步教学法,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
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采用视听法、问答法,和情景交际法,并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1)视听法,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展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等方式提供让学生看、听、说、的练习机会
(2)问答法和情景交际法,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利用这些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获得信息,习得英语。
对教材的处理上本着,以“旧”代“新”,以“练”促“学”,以“熟”生“巧”的原则,通过朗读、背诵、对话和小组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且对话表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四、学法设计:
本单元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习得语言知识结合自己谈论自己和他人过去经常做的事,在对话中学习并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让学生学会:
1)课前预习,尝试自学。
2)课堂认真听讲,养成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复习巩固,拓展新知。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分五课时完成。
课 时内 容任 务主要方法
Period 1Section A 1a-2c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初步掌握used to 的用法听、说
Period 2Section A 3a- 4掌握并能运用used to 的用法,学会谈论过去;巩固新知,完成Section A学习任务。听、说、写
Period 3Section B 1a-2c能够谈论自己或他人过去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提高交际能力听、写、说
Period 4Section B 3a- 4b阅读理解,写出2b的描述。完成Section B,提高写作能力。听、读、写
Period 5Selfcheck1-2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拓展新知听、说、写作
通过这样五课时才能把整个单元的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单词
本单元的生词不多,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学习课文之前,集中识词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单词的读音规则与拼写。本单元的目标语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课前,教师可以将单词制成课件,用大屏幕展示,在检测学生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愉悦的视觉感受。对于不能用大屏幕展示的单词,可以做成单词卡片,正面汉语反面英语及词性,让学生完成他们彼此间的转换,使学生很好地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课前任务:请同学们带几张他们喜爱的人物以前和现在的相片。
课上任务: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看相片,由浅入深的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将以前和现在的照片对比,这样开始:
1)
T: What’s this?
S: It’s a photo.
T: Who is it?
S: It’s…
T: He used to be short, didn’t he?
S: Yes.
She used to be thin ,right?
She used to have short hair. outgoing ,etc.
让学生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从图片导入,为本课的学习used to 句型做了铺垫。当学生一一回答出上述问题后,将表示外貌和性格的形容词板书出来。可以请同学们描述照片中人物的过去的相貌和性格,并说出更多的这样的句子,引导学生该如何描述过去常常的事等,让他们慢慢领悟到:在对比情况下,怎样描述过去,让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接受新知识。
小组活动
为了进一步掌握目标语言,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请同学们拿出他们带的相片,描述照片中的人物过去的相貌和性格,其他同学猜猜他或她事谁。让目标语言在活动中多次出现,小组成员之间的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他们之间的互相总结,并请几位同学介绍照片上人物的变化。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还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为1b的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听力训练
听力内容听两遍。第一遍,听对话,完成1b。
Mario used t be__short______. He used to wear_________________.
Amy used to be ______________. She used to have ________________.
Tina used to have __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_____ hair.
第二遍,采用漏词填空形式,将听力材料打印出来,漏掉关键词语,让学生边听边填。最后,将含有答案的听力材料展示在大屏幕上。设置的填空既要考虑难易适中,又要照顾本课重点。不能让学生听不懂,失去信心。我们应该让学生觉得“我行”,而不是“我不行”。本课听力主要在于考察学生对形容词的掌握,所以在设置填空时,将其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填空去体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然后让学生根据手中的听力原文,跟读录音,进行朗读训练,这样不仅练习了1c的pair work,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到了纯正的语音、语调,弥补了教材朗读材料的不足。
2a的听力难度比1b要大,因此在处理时,先采用根据听力内容问答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听力之前就接触到听力中的重点词汇、感知听力内容。这样做降低了听力的难度,为2a的听力打下基础,增强了学生对听力的自信心。我是这样操作的:
大屏幕展示
教师根据本课需要给予提示语言: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表达自己的猜测。练习之后再听,学生听起来有的放矢,避免了听不懂听力内容的尴尬。听两遍学生就能顺利地完成2a和2b,也为2c 的pair work打下基础。
5.小组活动
教师让学生根据2b的重点句型,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的交谈讨论,自己对这些形容词的体会。然后可以给出例句。通过这项训练,使学生能用这些词表达自己,并恰当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完成本课的能力目标。最后教师用剩下的时间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6.作业:
1)尽可能多写描述外貌、性格的形容词,
2)教师可以指定一部分照片,或部分同学让全班同学描述起过去和现在,并且写出书面作业,下节课让同学们猜猜他们描述的是谁。
这样设计的作业,一是复习了本节课的目标语言,二是为下节课内容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1.检查作业
通过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上一节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其他的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描述。可以采用自己陈述,也可以通过互相询问的方式获得小组其他同学的猜测内容。由于学生谈论的是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又使下个环节的展开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学生高昂的情绪下展开新的内容,为本课时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2、说说写写
通过读写训练,进一步学会用 used to 结构来表达自己和同伴过去害怕,或现在仍旧害怕的事情,并且要把最后的结果书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将结果用英语告之其他同学,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能使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集中精力认真听。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目标语言,又为下一个环节3b的对话打下基础。活动结问题比较容易,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因此,在检查答案是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回答,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对话练习:
让学生两人一组,模仿3a中的对话,根据提供的信息与提示词进行对话练习,目的在于对新学的目标语言进行口头练习与设定情景中的运用。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推荐两至三组的同学到教室前面,就所编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其他同学既要充当评委,为表演的同学打分,又要评判出谁的对话最精彩。这样能使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集中精力认真听。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目标语言,又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伏笔。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表演好的与听讲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4.小组活动
ActivityPastNow
Eat…
Read…
Watch…on TV
Do …at school
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其他的小组成员陈述自己过去常做的事情,然后在全组中找出和自己有同感的,并讨论他们如何改变,成为现在的状况。由于是谈论自己的情况,学生们都会津津乐道,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当别人发言时一定要让小组每个成员做书面记录,记录下关键的词语,这是锻炼与提高写作的最佳途径之一,这样会使每一个同学都能聚精会神地听。组内介绍之后,让他们选出小组内表达最流利的,全班交流,给他们充分的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也给全班学生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展示才能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书面记录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练笔的目的。
本环节的活动设计从听、说、写三个方面进行练习,使学生对本节目标语言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作业
调查父母及朋友过去常常害怕的事、现在仍害怕的事;调查父母及朋友过去常常做的事以及如何改变的,并写出书面作业。下节课进行交流。本次作业的设计既练习了本节课的重点,又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第三课时
1、检查作业
作业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可以选出最好的,将其中的一部分在全班展示。
教师可以问:
What other things did you use to do when you were a child?
然后将学生的答案总结在黑板上,这样在检查了作业的同时,也复习了所学过的词汇,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做了铺垫。
2、小组活动
根据1a的图片提示,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述他们过去常常做什么?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发挥想象,他们这样做,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加上自己的理由,这样不仅练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并且为2a的听力打下基础,让学生熟悉听力内容,为2a铲除了听力上的障碍,增强了学生对搞好听力自信心。
3.听力练习
2a的听力难度虽然较大,但是有了前面的练习,难度已经降低,学生听起来,比较容易。做2a的听力,听力好的同学觉得这个题太简单。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补充的同时,可以加以想象和发挥。这样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符合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再听一遍,然后让学生回答2b的问题,学生就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这样既遵循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循序渐渐性,也为下面的角色表演做了铺垫。
4.才艺表演
学生两人一组就2a与2b的对话内容进行表述,由于有听力练习部分的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较好地完成对话表演,这个环节主要是给这些同学在全班表演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自由对话表演。还是pairwork。要求学生谈论自己的过去的好恶。不拘泥于本课中的问题与词汇,广开思路,并将对话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再选出组内最好的,在全班表演、交流。这样可以给学习较好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一个拓宽思路,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他们不仅练习了说、写能力,还学会了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可以巩固前面的听力,也将本课的内容拓展延伸。
5.作业。
模仿听力材料中的问题,询问自己父母在在过去常常喜欢做的事和厌恶的事,以及如何改变了。要求在运用本节课目标语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四课时
1、检查作业
小组内作业展示。向小组成员叙说自己父母的喜好,然后组长总结,将其罗列出来,向全班汇报。最后让小组成员复述成员的说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还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3a,学生更容易理解。
2.阅读训练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略读和细读的学习策略。并帮助学生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3a中的阅读短文。旨在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阅读课可分四个步骤完成。
默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这一环节教师
给出三个wh问题。
1.What is Rose Tang’s biggest problem?
2. What do Rose Tang think of her life?
3.Did she miss the old days?
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全文,从阅读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问题比较简单,答案也是一目了然,所以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很轻松的找到答案,这样使学生对文章不再有畏难情绪。这一过程又是对学生进行了先思考后提问的学法指导。也是培养学生略读这一阅读技巧。在略读之后,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即细读。使学生对日记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时做到有的放矢。这次,学生可以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这些问题难度相对大些,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学困生会有些困难,那么机会主要是给了中等以上的同学,对回答积极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与鼓励。有的问题可能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可把机会让给其他的学生。这一环节使学生练习了细读的阅读技巧。
让学生根据以上所得的信息,完成表格。教师将表格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阅读完成后,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
Rose Tang’ thenRose Tang’s now
然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内容。
教师自制课件,将3a的内容展示在大屏幕上,每幅图的下面有关键字提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组能最快地根据图片与关键词将课文内容口述出来。一位学生不能说全的,其他组员可以接着说。。每组派一名同学到屏幕前指着图片进行复述。看哪个组说的最流利,最好,最有创新。这样做体现合作精神,也是锻炼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能力的一个平台,更为下一步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写作训练(3c)
学习就是为了运用。本课最终的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语言交际和书面表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在组内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然后推荐好的在全班交流,与大家共同分享。这样做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更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4.作业:调查父母的喜好,并同自己的进行比较,完成表格。
I…My parents used to…
booksI like reading comics
music
sports
food
Favorite subject at school
Favorite things
第五课时
1.检查作业:和同班同学讨论你和你的父母,在对话的过程中,相互纠正语音语法错误。
2.本课主要是对前面四个课时内容进行复习检测。因而设计一些检测性的练习。
I. 词汇检测
Self check 中所列词汇皆为本单元重点,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了检测学生对词汇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这一环节设计两个练习。
选词填空
1)I _________the sea. I don’t know how to swim.
2)Don’t __________things so much. It will make you stressed out.
3)Sorry, I can’t join you. I __________study for a test.
4)I really ________my friend Tina. She moved to another town.
5)I _________have short hair but now I grow it long.
Check the answers.
这一练习设计以抢答的方式开展,。抢答竞赛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挑战的乐趣。
II.用下面所给的词造句。
1) be afraid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orry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av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mi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used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练习要求学生对本单元中所学的目标语言熟练掌握,比上一个练习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检测学生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可设计为小组活动。
3.写作练习
本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活动设计分三个部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图说话,其他学生给于意见和纠正。交流的过程亦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
学生以书面形式写下所说内容,小组交流,交换批改。使每一位学生都会用心去做。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几项活动的设置,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检测了自己掌握与运用本单元知识的程度,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
这个环节使学生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巩固了目标语言,实施实现了本单元能力目标要求。
要求学生抄好作文。交给教师,作为本堂课的答卷。教师批改后,将好的作品贴在黑板报的专栏里,让大家学习。这样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督促。
3.作业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写一篇有关文章,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有何不同。
初三英语上册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说课教案
教案(Teaching Plan)是教师施教的课时计划或方案,是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依据。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案写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都非常注重写教案。那么写教案时应写什么呢?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Lesson Type)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讲课时要首先告诉学生,并写在黑板上。因此要写得准确。课型是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 Lesson)、复习课(Revision Lesson)、语音课(Phonetic Lesson)、听力课(Listening Lesson)、听说课(Aural-Oral Lesson)、阅读课(Reading Lesson)、语法课(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课型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方法,只有确定了课型,才能选择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二、写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三、写教学的重点(Main/focal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和关键点(Key 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素质教学关键是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Tool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录音机、教材录音带、教学挂图、卡片、实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练习题、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五、写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写教学过程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是什么要写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有
些教师采用“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准备阶段(自由交流、复习检查)、讲练阶段(导入课程、分层操练)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布置作业)。
2、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写好所用时间,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3、写教师活动。不仅要写教师“教什么”,还要写出教师“怎样教”,即写清楚教师要教的内容,写出讲授这些内容的方法。写出课堂用语和各环节的过渡语。课堂用语要求简练、口语化,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听得懂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自然流畅。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4、写学生活动。写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特别是怎样学应写清楚。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活动写成听、读、思考、操练、做题等。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和达标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小黑板、看刻印材料或学生已有材料等。写出这些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on Teaching)
课堂小结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小结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写清楚,不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还是由教师归纳总结,都要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
八、写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板书是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计划地使用黑板,板书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等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避免课堂上东写一个句子、西写一个短语、一会儿写、一会儿擦、一会儿擦了又写的板书混乱现象。好的板书能使讲课的内容系统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开始备课时,教师得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计划一个课时?如何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标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怎样最充分地利用课本和各种教学手段?怎样的教案才算是“规范”的?下面谈谈如何写好规范的教案:
一、教案的格式
教案的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好的教案一般至少应包括
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即一堂课最主要的总目标。
2、教学目的:即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详细目标。细列这些条目,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预先判断目标是否适度,在课堂结束时或课后评估学生的学业成就。要罗列教学目标,明确写清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太含糊。这里要注意其可行性。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后重新审视并评估学生对教学目
标的掌握程度。
3、重点和难点:一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列出来,以便于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4、教材和教具:列出教材和教具看似小事,但设计好使用策略就意味着教师明确了上课要带什么以及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安排。常常有教师去上课忘记带录音机、投影片、挂图、卡片、课堂作业或学生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写上要带什么、如何应用会有帮助。
5、教学步骤:这也没有统一格式。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步骤自然不同。即使相同的课型,教材、学生、教学条件不一样,教学步骤也就不一样。这一部分可包括:
(1)开场白或开场活动、游戏,作为“热身”(warming-up)。
(2)一系列的活动及教学设计。应预先给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两两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说话时间等各个环节分配好时间。
(3)结束语。
6、板书设计:将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或知识点,列出来,使得学生明确一节课的重点,课前设计好,就不会出现漏写或者板书杂乱无章的现象。
7、课外作业: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8、课后小结:小结一堂课的得失,分析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及时作出调整。
二、写教案时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的语言能力,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重点和难点,考虑用哪些教学法来组织课堂。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练习,列授课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
2. 思考几个问题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教学目标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下一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例如: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备课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新教师往往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值得提醒。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则进行复习巩固练习。
3. 学生的个体差异
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头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体同学都参与。
4.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得多, 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向课内时间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备课是关键。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使之成为教师备课的必须考虑的内容,对备好课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教案(Teaching Plan)是教师施教的课时计划或方案,是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依据.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案写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都非常注重写教案.那么写教案时应写什么呢?
一、写课题(Topic)和课型(Lesson Type)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讲课时要首先告诉学生,并写在黑板上.因此要写得准确.课型是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 Lesson)、复习课(Revision Lesson)、语音课(Phonetic Lesson)、听力课(Listening Lesson)、听说课(Aural-Oral Lesson)、阅读课(Reading Lesson)、语法课(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课型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方法,只有确定了课型,才能选择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二、写素质教育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
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三、写素质教育教学的重点(Main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和关键点(Key Points) 素质教育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素质教学关键是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写教具(Teaching Tool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录音机、教材录音带、教学挂图、卡片、实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练习题、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五、写素质教育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素质教育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写教学过程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即教学任务是什么要写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有些教师采用“三阶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准备阶段(自由交流、复习检查)、讲练阶段(导入课程、分层操练)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布置作业).
2. 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写好所用时间,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3. 写教师活动.不仅要写教师“教什么”,还要写出教师“怎样教”,即写清楚教师要教的内容,写出讲授这些内容的方法.写出课堂用语和各环节的过渡语.课堂用语要求简练、口语化,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听得懂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自然流畅.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4. 写学生活动.写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特别是怎样学应写清楚.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活动写成听、读、思考、操练、做题等.
六、写课堂训练题(Exercises)
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题和达标题要写在教案中.写清出示这些题的办法,如用小黑板、看刻印材料或学生已有材料等.写出这些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七、写课堂小结(Summing-up on Teaching)
课堂小结是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小结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写清楚,不论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还是由教师归纳总结,都要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纳入知识系统之中,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
八、写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s)
板书是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计划
地使用黑板,板书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的粉笔等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避免课堂上东写一个句子、西写一个短语、一会儿写、一会儿擦、一会儿擦了又写的板书混乱现象.好的板书能使讲课的内容系统化、结构化,有利于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写教案时要考虑的问题
1、如何开始备课
在教师着手备课之前,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大纲)及教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的语言能力,以确定课题和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重点和难点,考虑用哪些教学法来组织课堂。然后精心挑选、设计练习,确定要做、改、删、增的练习,列授课计划提纲,再逐步仔细预测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可能修改计划、增删内容的教学步骤。
2. 思考几个问题
(1)教学技巧上,是否有足够的变化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成功的外语课上总有不同的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2)不同教学技巧的应用和教学的组织有没有得到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安排?理想化的课堂教学须朝着教学目标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建立在新知识之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安排。
(3)整堂课的节奏设计得好吗?节奏的含义,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活动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如果课堂活动多而短,那么学生刚刚找到某活动的“感觉”,又得“跳到”下一个活动去了。这样不好。第二,教师应考虑如何把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揉合在一起。例如,一堂课上连续搞全班俩俩全班小组俩俩全班……的活动,每个活动五分钟,那么,这些活动是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第三,控制好节奏也有利于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衔接。例如:
(4)整节课的时间有没有安排好?这是备课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新教师往往容易提早授完所备内容,而后又易矫枉过正,不能完成课时计划。这里有两点值得提醒。预先准备一些“备用”的复习活动。如果提早授完已准备的内容,则进行复习巩固练习。
3. 学生的个体差异
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主张,备课一般应以中等程度的学生为准,但也应适当照顾两头的学生。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内容适当包含一些较难或较易的项目,(2)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问不同难度的问题,(3)设计的教学活动尽可能让全体同学都参与。
4. 学生谈话与教师谈话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谈话时间。一般的英语课上,总是教师说得多, 学生说得少。要注意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际。
初二The visit to Monkey Island 说课教案
Ⅰ.Words and Phrases: ? 1.Why not ?为什么不呢? 2.be alone独自 ? 3. tiger老虎 4.monkey猴子 ? 5.unusual不同寻常 6.look around环顾 ? 7.(all)by oneself完全靠自己 8.no longer不再 ? 9.at once立刻 ? Ⅱ.Grammar: ? 1.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 ? e.g. ? a)I want to read the book. ? 2.由some-,any-和no-构成不定代词的用法。 ? e.g. ? a)Something is there. ? b)I can’t hear anything. ? c)Can you see anything?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A.Grammar: ? 1.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用法 ? e.g.①说汉语时,往往会把两个动词放在一起连用,而英语中,两个动词连用,中间须加上 ? 表示不定式符号的“to”。 ? ②除了want, start以外,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可以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还有 ? like, hope, mean, begin等。 ? (3)两个动词连用,有时也用and连接,表示同时或先后发生,都作句子的谓语。 ? e.g.1.We don’t want to go there.我们不想去那。 ? 2.They stared to look around the island. ? 他们开始在岛上四处看看。 ? 3.My father likes to go fishing on Sundays. ? 我爸爸喜欢星期天去钓鱼。 ? 4.I hope to go there tomorrow.我希望明天去那。 ? 5.I mean to go by myself.我打算自己去。 ? 6.It began to rain.天开始下雨。 ? 7.We must stay here and find our lunch. ? 我们必须呆在这里并找到我们的午饭。 ? 2.不定代词: ? ? somebody something someone anybody anything anyone nobody nothing no one ? ? (2)一般情况下,somebody、something等词用于肯定句,而anybody, anything等词用于否定句、疑问句或从句中。 ? (3)但当表达请求、建议、反问等肯定意同时,somebody等词也可用于疑问句形式。 ? (4)这些不定代词被定语修饰时,定语必须放在其后。 ? e.g. ? a)somebody is coming.有人来了。 ? b)Is there anybody here?这有人吗? ? c)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你要来点喝的东西吗? ? d)Whay don’t you ask somebody to help you ? ? 你为什么不请人帮你呢? ? e)Shall we get something to drink ? ? 我们弄点喝的怎么样? ? g)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say. ? 我有重点的事要说。 ? B.难点解释: ? 1.Are you coming with us tomorrow ? ? 明天你来和我们一起去吗? ? 这里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动作,可以用于这种用法的动词主要有come, go, see, leave, start,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即将发生的事。 ? e.g. We’re leaving soon. 我们马上就离开。 ? 2. Let’s go to the farthest one instead. ? 我们还是去最远的那个岛吧。 ? far这个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有两种形式,如下: ? 比较级farther(比较远的) further(更进一步的) ? 最高级farthest(最远的.) furthest(最大程度上的) ? 3.We’ve never been there before.我们以前从未去过那。 ? have been to +地点表示“曾经去过什么地方”。 ? never是个表否定意义的副词,译为“从未”,“未曾”。如这个结构后面接的是副词,如 ? here、there,则不必用介词to。 ? e.g.He has never been abroad.他从未出国。 ? 4.Can’t you hear anything? 难道你没听到什么声音吗? ? Can’t…?是一种否定疑问句形式。在这里对于同伴没听到声音表示惊讶。另外,否定疑问句 ? 还可以表示责难、赞叹等情绪或提出看法、建议、邀请等。 ? e.g. Can’t you come a little earlier?你就不能早来一点吗?(责备) ? We’re all by ourselves. Isn’t that great ? ? 这要全靠我们自己,这不是很棒吗?(感叹) ? 5.Let’s pull it out of the water.让我们把它从水中拉出来。 ? The children pulled the boat up from the water. ? 孩子们把船从水里拉上来。 ? Let’s push the boat out and go home. ? 让我们把船推出去回家吧。 ? 其中pull与push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动词。pull表示拉的意思,即to draw(拉)sth. Along behind or after one while (当) moving;而push表示推的意思,即to use sudden(突然的)or steady(持续平稳的)pressure(压力)in order to (目的是) move sth. or sb. ? e.g. ? a)He pulled the case into his room. ? 他把箱子拉进他的房间。 ? Don’s push, wait your turn to get on the bus. ? 别推,等轮到你再上车。 ? 6.The picnic basket was no longer under the tree. ? 野餐篮子已不在树下了。 ? no longer(=not…any longer)表示“不再”的意思,一般修饰延续性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 ? 不再继续。在句子中,一般放在实义动词之前,或情态动词、助动词和be动词之后。 ? e.g. ? a)I no longer live here.我不再住这儿了。 ? (=I don’t live here any longer.) ? We are no longer students.我们不再是学生了。 ? (=We are not students any longer.) ? He can no longer sing.他再也不能唱了。 ? (=He can’t sing any longer.) ? 7.We won’t go until we get it back again. ? 不把它找回来,我们就不回去。 ? “not …until”意思是“直到……才……”,表示直到某一时刻或某一动作结束,另一动作 ? 才开始。 ? 此处until是个连词,引导一个时间状语从句。 ? e.g. ? a)I don’t know it until you tell me. ? 直到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件事。 ? (=I know it after you tell me. ) ? C.重点单词与句型的使用: ? 1.keep的用法 ? (1)keep+具体事物名词“持有,拥有” ? (2)keep + n. + adj./adv.使维持某种状态 ? (3)keep + n. + doing让……继续…… ? e.g. ? a)Can I keep this book ?我可以保留这本书吗? ? b)This coat will keep you warm.这件外套可以让你暖和。 ? c)He kept me waiting for half an hour. ? 他让我等了半小时。 ? 2.around , round与about ? (1)这三个词在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意为“各处”、“在周围”、“大约”;但在表示“环 ? 绕”时,一般不用about和round,而用around。 ? (2)当它们作“在附近”解时,一般作介词,而不作副词。 ? (3)around多用于美国,round多用于英国。 ? e.g. ? a)They sat around the teacher.他们围坐在老师身旁。 ? b)My home is around the school.我家在学校附近。 ? 3.否定疑问句: ? A.否定疑问句 ? (1)形式:把n’t与助动词放在一起,置于句首。 ? (2)意义:表示希望得到肯定回答,故而这类句子常用来提出邀请或表示感叹,也可表示吃惊 ? 等。 ? (3)回答:按照事实答“yes”、“no”,用陈述句。 ? B.汉译英: ? a)你昨天不是去看海伦了吗?她怎么样? ? Did you go to see Helen yesterday ? ? How was she ? ? b)难道你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 Wouldnt’ you like to go with us ? ? c)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吗? ? Don’t you know it ? ? d)“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吗?”“是的,很好。”“不,不好。” ? Isn’t it fine today ? ? Yes, it is . ? No, it isn’t . ? 日常交际用语 ? 1.“推测”的表示法 ? (1)Can’t you hear anything/anybody ? ? 难道你没听见有什么声音? ? I can’t hear anything/anybody.我什么也听不见。 ? (2)There’s somebody/something/nobody there. ? 那有人/什么东西。或那没人。 ? (3)Maybe it is a (tiger).那可能是(只老虎)。 ? (4)I can hear/smell something. There may be… ? 我能听见/闻到有什么东西。可能…… ? 2.有关距离的表示法 ? (1)How far is it from Beijing to Tianjin? ? 从北京到天津有多远? ? (2)Is it near from Beijing to Tianjin? ? 从北京到天津近吗? ? (3)What’s the distance between Qingdao and Shanghai ? ? 青岛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 (4)It’s quite near. 相当近。 ? (5)It’s about…kilometres a way.大约有……公里近。 ? 同步练习略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话课是突出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提高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第二册第77课,是一篇对话课,它的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交际原则,功能意义明确;它的词汇较多,仅教参要求掌握或识记的就有9个生词和词组;本单元是个复习单元,其内容和练习形式都比较丰富多样。从知识层次看,它主要复习前面五个单元的语法及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出现新的语法。非智力因素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告诉他们:笑比哭好,高兴比悲伤好,心情愉快能使人健康…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如下生词和短语:
yet,myself,cousin,engineer,cancer,care,takecareof,sad,death
(2)、复习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奋进。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新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个方面。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理解并掌握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2)、复习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丛句。掌握如下重点句型:
Whatmakesyouhappysad?
Itmakesmevery…when….
2、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高兴和悲伤。
2)让学生对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采访、调查并填写表格。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高兴和悲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表演、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法概要:
对话课教学的基本环节Revision→Presentation→Readingaloud→Practice→Consolidation也适用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中考虑了以下二点:
1、情景性同语言知识训练的统一;
2、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统一。
在教学中通过“五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坚持综合四会训练,落实笔头练习。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必要的课前预习。
2、引导学生学会在看、听、读的过程中掌握新词的发音,在语境中了解新词意义,并做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和正误判断。
3、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鼓励学生运用英语。
五、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表现高兴和悲伤的片段,问学生“Whataretheydoing?Aretheyhappy?Whatabouther?”引出本课主题Learnsomethingabouthappyandsad.随着“咔喳”一声,电脑打出课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我按课文的篇章结构,第一部分运用两个对话来表达高兴与悲伤。第二部分是操练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very…when….很自然地分成二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上灵活、直观性强的VCD,通过看VCD,听、看对话的内容,让学生了解HanMei得到电脑的喜悦和Paul知道叔叔生病的悲伤。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1)WhyisHanMeihappy2)WhyisPaulsad?”,然后让学生反复操练对话,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由对话。在老师设计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了解韩梅和她的堂姐的有关信息,学习并掌握如下生词(yet,cousin,engineer,cancer,takecareof),高兴和悲伤本来是人的情感的两个方面,我把它们自然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把学生从HanMei的高兴和Paul的悲伤过渡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Areyouhappysad?Whyarehappysad?然后再引申到课文第二部分需要掌握的两个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happysadwhen….利用各种形式:师生互问互答、分组对话、看图说话、游戏操练、调查采访等反复操练句型,尽量让学生脱口而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分组表演对话,以及快速抢答、正误判断、回答问题、调查采访等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归纳总结与反馈练习:
本课板书所呈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复习了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巧妙地总结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书面练习“Makeasurvey”,突出了“写”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调查、采访
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采访: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when….然后,填写在调查表上。
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情感态度。从而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
6、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体现知识的板块结构,既有对文章理解的问答题、判断正误题、讨论题等,又有重要的语法现象和句型的归纳。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This is his body小学英语说课教案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是学习、表达人体部位head,face,ear,nose,mouth,eye,并能运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1.2教材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如何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是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身体部位,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说目标
2.1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head 和五个有关五官的词汇:face,ear,nose,mouth,eye;听懂、理解句子Look at me. This is my nose/eye/….;快速反应:Touch your head /eye/…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做,说,读的能力,增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最终使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2.2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听、说、认读head和五个有关五官的词汇。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将这六个有关人体部位的词汇运用到简单的英语句子中表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跳跳、唱唱、画画,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Let’s do快速反应,使单调的知识溶进生动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听,做,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灵活地运用。
3.说教法
3.1教法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了讲读、直观演示、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他们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
3.2学法指导
鉴于本课词汇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准备引导学生听、看、读、想、说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身体部位,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运用能力。同时,多表扬、勤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积极性,在知识上均有所提高。
3.3教学手段
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教化,比较形象、直观,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学生思维,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说过程
4.1 导入设计
4.1.1 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进行日常口语训练:教师先示范自我介绍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Hello! I’m Mr…. 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4.1.2热身活动Listen and act,教师说:Open your pencil-case. Close your books. …让学生做出动作。
设计意图:提高对知识的再现率,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课前的对话,热身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开始。
4.2新课呈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
4.2.1
教师依次出示head,face, ear,nose,mouth,eye这几个五官头饰,结合身体语言,逐个呈现这几个新单词。然后分别采用升降调教师逐个带读这几个新单词,再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4.2.2
教师把这些图片一一贴在“face”=图上,刚好凑成一副五官图。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Let’s learn的词汇,全班分组齐读。再采用个别或两人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用头饰将单词引出,让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一种都想扮一扮,说一说的愿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年龄特点。
4.3
4.3.1
教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Look at me, this is my nose。然后板书Look at me, this is my…,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接着问学生:Where is your nose? Can you tell me?引导鼓励学生试着说一说自己的五官Look at me, this is my nose/eye/…。
设计意图:语言教学要贯彻整体性原则,“句不离词,词不离句!”单词教学应放到句子中教学,对话中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
4.3.2
Let’s do教师发指令:Open your mouth. Close your eyes. Show me your nose…让学生做一做,自然引入Let’s do :Touch your head/face/ear/nose/mouth/eye.
设计意图:Let’s do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是对本节课重点教学内容的巩固练习。在学生充分掌握生词的基础上,教师运用体态语示范新动作,引导学生对指令作出正确反应。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各种机能的协调发展。
4.3.3Game: What’s missing?
教师把五官的图悄悄拿掉一个部位,让学生说出拿掉部位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观察复习巩固单词,训练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调动课堂气氛。
4.4拓展延伸
Game: Guessing.教师让学生戴上某个五官头饰,躲在教室某处,让其他学生猜,引导学生运用对话:
A: Hello!
B: Hi! Who’s there?
A: Guess.
B: Are you Mr. Ear?
A: Yes./No.
设计意图:进行此游戏,将单词融入到会话,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再一次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5课后作业
熟读本课新词。同学间相互进行听听做做的活动,能对单词的意义作出快速反应。
5.说评价
本节课我注重从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法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接受。把英语课与活动课相融合,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快快乐乐学英语,通过听听、做做,说说、玩玩、演演等方式,将词汇教学融入到对话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题: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教学设计
Section A
参赛教师:邱静
所在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日期:2008年12月7日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第一文库网感受成
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
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
3.“用语言做事”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则,也是设计课堂任务的主要思路。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使用语言完成任务。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平台。
本节课最后希望学生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即用礼貌的语言请求或征得他人的许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特别注意了词汇学习、功能句学习等方面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学语言的过程,即是用语言做事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Go for it!内容为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的第一课时,是一节听说课,目的是通过听说活动学会用话题语言进行礼貌请求及征得他人的.许可,最后学会用本单元目标语言做事,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2.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设计用英语做事情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3.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既有传统的黑板、粉笔,又有现代化的动画、图
片等多媒体资源。 三、教学内容
1.有关家务劳动的词汇及词组。 2.向别人进行礼貌请求的句型。 3.征得别人许可的句型。
4.能够用所学语言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室友,学会用本单元目标语言做事情。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掌握基本的有关家务的词汇:do the dishes, sweep the floor, fold the clothes, make the bed, do the laundry, take out the trash等。学会运用基本目标句型:Could you please…? Could I …? 向别人进行礼貌请求及征得别人许可。 技能:
能将所学语言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完成老师设计的特定情景任务。真正做到用语言做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家务词汇的学习,积极思考、模仿向别人进行礼貌请求及征得别人许可的句型,灵活运用于对话中,参与、合作、分享,最后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个人独立观察、体验和思考,小组活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有关家务的词汇,如何向别人进行礼貌的请求及征得别人许可。 2.难点:能正确地使用目标语,并能灵活的运用,学会用语言做事情。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学案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tep 1 Exercise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 After dinner, you need to ______________.
2. After the washed clothes are dry, you need to _________________ . 3. If the dustbin(垃圾箱) is full, you have to __________________.
4. If there is lots of dust(灰尘) on the floor, you hav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 5. After you get up in the morning, you need to ______________. 6. If your clothes are dirty, you need to ____________. 7. If your bike is dirty, you have to ______________.
Step 2 Listening practice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find what kind of chores Mom and Peter do?
Step 3 Speaking practice
Cinderella(灰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mother(继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 Consolidation
You are looking for a roommate. But you have many quests(要求), you don’t know if he/she can accept(接受). So try to find the suitable(合适的) roommate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irst, check √ the requests that you think more important to you.
Then, try to find the suitable(合适的) roommate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Step 5 Quiz
See if you are a good boy/girl at home!
(1) If you have to choose one chore to d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you choose? A. Sweep the floor. B. Do the dishes. C. Take out the trash. (2) If your mother asks you to do the chores you dislike, what will you say to her? A. Yes, sure. B. Sorry,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C. No, I can’t. (3) When your mother is very busy, could you help her do the chores?
A. Yes, I can. B. No, I can’t. C. See if I am tired. (4) How often do you do chores every week?
A. Only once. B. More than twice. C. Every day. (5) Why do you do chores?
A. I like doing chores. B. In order to(为了) make my parents happy. C. I don’t have to study. Your score(得分): _________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学设计初二英语 U5 L18 说课教案(合集9篇)(初二英语下册课本电子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